雖然看到熟悉的身影,也比在台灣見到的大上許多。攝影/徐彩雲

宛若一抹跳動的日出

只猜得出鮪魚和沙丁魚,唯一感到安心的,就是食物們都緊跟著「海洋」這個主題不放,即使不懂義大利文,也像是被海風吹拂般自在熟悉,我注視著魚背黑黲黲的那道弧線,穿越魚販的手,劃向藍天。

2009年初秋,循著吉賽兒·波特Giselle Potter《那一年,我沒有上學》的創作足跡,一家六口到南歐流浪一個月,最後幾天在義大利西西里島度過,沒想到幾步之外就是露天早市,對不熟悉歐洲的我們來說, 倒像是有趣的博物館。一大清早,蜜糖色的陽光灑進小小的露台,各種香味爭先恐後地鑽入百葉窗的縫隙,一推窗,熱情有勁的叫賣聲鏗鏘作響,浸潤在歲月痕跡裡的老建築,不管是牆垣、雕刻,石板路或階梯,都被大嗓門打磨得光亮起來,弟弟們還在濃濃的睡意裡,便帶剛升小二的光妹出門逛逛。

雖然看到熟悉的身影,也比在台灣見到的大上許多。攝影/徐彩雲

西西里島地處歐非之間,歷經希臘人、迦太基人、羅馬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法國人、西班牙人的統治,食物自然而然瀰漫著混搭的氣息,一道道沒見過的街頭小吃令人目不暇給,光是蕃茄的排列組合就有新鮮的、風乾的、油漬的,更不用說醃橄欖和起司,加上五顏六色的香料,深深覺得義大利的國旗不就是「綠白紅」這幾個顏色的組合嗎?往生鮮攤位走去,偌大的魚頭深情款款,想忘也忘不了,但是能辨認的有限,只猜得出鮪魚和沙丁魚,唯一感到安心的,就是食物們都緊跟著「海洋」這個主題不放,即使不懂義大利文,也像是被海風吹拂般自在熟悉,我注視著魚背黑黲黲的那道弧線,穿越魚販的手,劃向藍天。

被海洋包圍的西西里島,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很短,可確保魚貨的品質。攝影/徐彩雲
忙碌的魚販,正將最新鮮的魚貨交到客人手中。攝影/徐彩雲

母親的拿手好菜「魚析」:四破魚、薑絲和醬油

突然想起曾跟父親去信義路和金山南路交叉口,同樣是露天的東門市場買魚,還沒上學的我,尚不識字,父親走到其中一攤,說要買「蒼蠅」,魚販連問了好幾次,父親還是相同的答案,我十分不解,看著銀亮寬扁的魚身,一隻蒼蠅也沒有,他跟魚販一來一往討價還價,最後滿意地提著魚回家,多年以後解開疑惑,原來父親說的是「鯧魚」,兩個字攪拌了黏稠的客家口音,竟變成謎一樣的料理!

當然,也不得不說說母親的拿手好菜「魚析」(扁長狀的魚塊),材料非常簡單,只有四破仔(四破魚)、薑絲和醬油。先用薑絲煸香提鮮,再放入一片一片撕好的魚肉,最後澆上醬油就完成了。尚未開動前,我喜歡挑出魚刺,放在一旁。母親說她小時候每逢外公要出門採買,小舅舅總是期待「要買大魚回來喔」,但是帶回來的都是像拇指般粗細的四破仔,等不到大魚。這段記憶,讓我想到王童執導的《稻草人》電影當中的對話。

「阿嬤,這些魚好不好吃?」

「好吃,好新鮮,好久沒有吃過這麼多魚呀!你不要一次吃太多喔,會拉肚子呢!」

因為陰錯陽差而導致的皆大歡喜,畫面最後每個人都沉浸在吃魚的美味裡,相信觀眾心裡卻是不一樣的滋味,我感受到魚身搖晃晃的那道弧線,酸酸楚楚,遁入黑夜。

攝影/徐彩雲

鯉魚伯公傳說,可見鯉魚在常民心目中的重要性

撇開買魚不談,有一首客家童謠,描寫了農村過去蛋白質的來源,「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親家門前一口塘,畜隻鯉嬤八尺長,長的拿來煮酒食,短的拿來討餔娘。」鯉嬤就是鯉魚,是陂塘的常客,刺多,但是分量十足,苗栗公館和台中東勢甚至流傳著鯉魚伯公的傳說,可見其在常民心目中的重要性。

有一回從台北趕赴鄉下,沒吃早餐,看見桌上擺著一大碗公的鯉魚卵,伯母問我吃了沒?說堂哥堂姐都吃飽工作去了,沒吃的話,就隨意吃一點吧!顧不得飢腸轆轆,馬上把魚卵塞進嘴裡,沒想到真是人間美味啊!忍不住多扒幾口,伯母指著屋後的陂塘,比手畫腳說著抓魚的經過,意思是下大雨,魚群便湧了出來……。後來我才知道水流東地名源自於「水流東壢」,依著山勢,水往東流,其間散落著大大小小的陂塘,我不在這片山林長大,卻享受被餵養的幸福,我想像著魚腹亮燦燦的那道弧線,穿越崁下的潭水,流向山澗。

光妹和光棣在水流東的陂塘餵魚。攝影/徐彩雲

「水路是一條讓我們在夢裡會笑的路,水路像夢境,但絕非虛幻。」這是老朋友陳永淘阿淘哥多年前在專輯裡的感懷,他愛釣魚(《天才小釣手》是他最愛的漫畫),更愛清澈的鮮鮮河水。在農村,到河壩玩水是日常的流動,尤其天氣熱的時候,有一年我們躲在高大的無患子樹蔭下,老么光妞拾起水面上黃綠色的果實,一面搓著泡泡,一面唱著歌、踩著水花跳舞,小哥哥光然只想抓蝦公,無心欣賞谿壑光影,他努力翻找腳邊的石頭,都無功而返,急得問我:「媽媽,我想去遠一點、深一點的地方!」

光野和光然在乾淨的溪谷撈小蝦公。攝影/黎振君

我跟著他,小心翼翼踩著滑溜溜的石頭,漣漪把山林碎成朦朧的倒影,感覺水面下有更多動靜,果然,他連抓好幾隻,高興得跳跳水,挽著一截清涼,心滿意足地回家。有時候,我們也去小東河步道,在長滿青苔的小山溝,不用翻石頭就有很多小小的魚蝦,孩子們樂得幫牠們取名字,有小巴巴、小哇哇、小威威……。我望著孩子在水裡跌倒、翻滾、笑鬧,用身體感受舒爽和疲憊,也常常望著苦花魚覓食青苔,扭擺身體的樣子,麟片層層疊疊,轉動出那道弧線,宛若一抹跳動的日出,躍入眼簾,我想,孩子們能夠在自然裡長大,應是此生最棒的禮物了!

看看光然抓到了什麼魚?攝影/黎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