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的圓木屋

[wpbb post:terms_list taxonomy='category' separator=', ']

作者
津端英子

一九二八年生於愛知縣半田市,老家是有兩百多年歷史的釀酒廠。一九五○年結婚,闢地種菜,實踐在大地紮根的精緻生活。夫妻合著的作品有:《懷念的未來生活方式》、《閃亮而摩登》、《明日也是小春日和》以及《英子的故事,積存時間的傳家手藝》。

水野惠美子

曾任職出版社,目前獨立工作,從事飲食和生活方面的活動。以採訪口述的方式,出版廚師、甜點師傅的書,著有《森茉莉──奢侈窮困的生活》、《永井荷風──獨居生活的奢侈》。

落合由利子

攝影師。日本大學藝術學系攝影學科畢業,從事人文方面的採訪。著有《與絹奶奶的九○年旅行──出生於夢幻的舊滿州》、《工作與育子》等書。

文/津端修一、水野惠美子.  攝影/落合由利子. 圖片提供/太雅出版社

是建築師也是大學教授的津端修一,與妻子津端英子用30多年的時間,過著無積蓄,卻令人羨慕的好生活;
「好生活不是用錢可以買的,是用時間積存下來的」。
用時間等候泥土肥沃、讓蔬果豐收,
用一生的長度完成兩個人各自的夢想,
耐心存錢買下的生活好物,且繼續傳給女兒。
在時間的長流,建立跟大自然的情感關係,
手腳並用的菜園生活,激發兩老驚人的智慧。
無關乎你有沒有菜園,關乎你要用時間累積出什麼好生活?
你我都能,只是要趁早開始。

這間房子是以建築大師安東尼•雷蒙(Antonin Raymond 1888∼ 1976年,生於捷克,師事美國建築師萊特) 位於麻布笄町的住宅兼工作室為雛型設計的。雷蒙先生是我這一生最尊敬的人,我想要沿襲他的精神。在戰後物資貧乏的時期,雷蒙先生就想到使用鷹架圓木和三夾板等最便宜的材料蓋房子,而建造出工作室。

我當初會在雷蒙先生底下工作是因為去前川先生的事務所求職,他卻說今年錄用的人選已經決定了,而寫了一封推薦函給我:「你拿這個去雷蒙事務所看看。」因為前川先生(前川國男1905∼1986年,曾師事建築大師柯比意、雷蒙,為現代建築先驅,並領導日本建築界)也曾在戰前跟著雷蒙先生學習。我就這樣從東大的建築科畢業,在昭和二十六年( 1951年) 進入雷蒙事務所。

在成長時期,與能力高強到無法超越的人近距離接觸,對我日後的人生來說,也是一筆豐厚的財富。

最先令我驚訝的是雷蒙先生傑出的才華,以及在他身邊聚集,具有豐富資歷的人,有的從事建築,有的設計結構,有的能夠在工地說服技藝精湛的師傅。那是一個大家庭,當時大約有七十名員工。在成長的時期,與能力高強到無法超越的人近距離接觸,讓我獲得了寶貴的經驗。這對我日後的人生來說,也是一筆豐厚的財富。

我並不是直接聽取雷蒙先生的指令做事,但是他確實對我設計的建築產生影響。事務所也經常有吉村先生(吉村順三1908∼1997年。曾師事雷蒙,以融合日本傳統與現代主義為宗旨)等人來訪。雷蒙先生畢竟給人地位崇高的感覺,我沒有和他一起吃過飯。

不過,我結婚時,他送給我一對由諾艾米•雷蒙小姐( 雷蒙夫人) 設計的椅子。椅子有扶手,坐起來輕鬆舒適。後來他還說要送我一張桌子,我覺得過意不去,就沒有接受。英子說:「你應該收下的。」對物品不執著的她難得說出這樣的話。那兩張椅子我們很愛惜,一直用到現在,完全不顯舊。

蓋這間房子時,我把住宅公團(日本政府設立的特殊法人,在都市興建公營住宅)給的八百萬日圓退休金都用掉了。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由長野縣山口村的木匠一個人蓋出來。他是工務店推薦的人,做工很細。我很想再見到這位木匠,不知道他現在好不好。

用疏伐材蓋房子,營造沒有柱子的空間,實踐出「簡單最好」的理念

鷹架圓木是「疏伐材」(為了維持森林樹木的間距而砍除的直徑較小的樹木),要營造沒有柱子的空間,就必須巧妙組合這種木材。這是最省錢的方法,還可以產生很大的空間。我奢侈了一點,用山毛櫸木鋪地板,不然可以更省錢。聽說日本的疏伐材沒地方用,我覺得大可以像這樣用來蓋房子。

其實雷蒙先生建造的房子非常樸素,更加單純。那棟木造建築好像是在強調他「簡單最好」的理念,我這裡則是加了廚房和浴室等要用到水的部分,變得有點複雜。但是沒有玄關這一點也是模仿雷蒙先生的房子,經常使第一次來訪的人找不到入口。大概連小偷也進不來吧!這個單間房屋有三十二張榻榻米大,天花板是挑高的,感覺很開闊吧,讓人感到輕鬆自在。夏天時,我會把吊床綁在這根梁柱上,讓女兒或孫女舒舒服服地睡午覺。

窗戶比雷蒙先生的尺寸小一點,雷蒙先生的是六尺五寸,我們家是六尺。打開窗戶,就會有隨著四季變換的雜樹林景色進入眼簾。這裡的前面是公園,看起來好像是連成一片的綠意。陽光透進來的程度會隨著季節變化,人對景色的感覺也就跟著改變。雜樹林的葉子在冬天掉落時,陽光會更深入屋裡,所以傍晚以前都很暖和。夏天時,有茂密的葉子擋住陽光,屋裡就可以保持清涼。

《英子的自言自語》在這麼大的單間房屋中生活,感覺很舒適。初次來訪的客人進屋時通常會嚇一跳,畢竟這房子和一般人的概念不一樣。

積存時間,好東西會越用越好用。

文/津端英子、水野惠美子

「購買的東西要傳給下一代。要買就買好的,絕對不可以買便宜貨。」這是娘家的教誨。結婚後,因為有帆船之類的開銷,沒有錢應付別的地方,我買東西時更加慎重,一定要買自己喜歡的,而且品質要好。只是堪用是不行的,我會耐心地等待買得起的那一天。對,這就是積存時間的生活。直到結婚超過十年,我們的家具才正式買齊。修一有一天去長野辦事,跟松本民藝家具的師傅聊天,從此就著迷了,認為「只有這個才是真正的家具」。後來花了三十五年的時間,從餐具櫥、五斗櫃、衣櫥開始,一件件地買齊。

「生活中有超過一百年歷史的東西在身邊,真是件好事。」

好東西會越用越好用。我們兩人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決定的,嫁女兒時,要讓她帶走這些家具,而不是送給她們一組全新的。我們還叮嚀她們:「這是妳們的陪嫁,要小心使用。」每年都要清潔一次,把家具的抽屜全部抽出來,和女兒在太陽下擦拭,教她們怎麼保養。結婚以後就要處在和以前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中,難免會害怕。如果身邊就有之前用過的器具,也許就會產生受到保護的感覺。

那邊有一個藍色的直立大火盆,從我祖父之前的年代,它就一直被擺在釀酒店的泥地房間中使用。我哥哥關釀酒店時,把它讓給我了。以前客人會圍著這個直立火盆,一邊站著喝茶一邊談生意或聊天。上面總是擱著一個鐵壺,有白色蒸氣從壺口冒出來,那景象彷彿就在眼前。我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的窯燒出來的,但是藍色的秞藥很漂亮吧!我小時候就非常喜歡這種色調,現在早晚都可以欣賞到,真的很開心,心情總是會平靜下來。

修一也為我高興,他說:「生活中有超過一百年歷史的東西在身邊,真是件好事。」不知道為什麼,舊東西就是能讓人放鬆心情。可以像這樣繼承上一代留下來的物品,實在很幸福。要是我們也能夠將這樣的東西留給下一代,那就太好了。

親手營造奠基於生活的資產,就是「積存時間」的意思。

本文轉載自《積存時間的生活》

《積存時間的生活:為英子加油紀念版》ときをためる暮ら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