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圖/黎忠榮)

綁肉粽

姆婆像運籌帷幄的將帥般氣定神閒的端坐在板凳上,面對掛著粽繩的竹竿,把多餘的湯汁拌入糯米中,拿起兩張粽葉頭尾交疊,拗出一個三角錐形握在左手,開始填入一半糯米,放入炒好的肉粽料,務必讓每顆粽子都有一塊肉和一朵香菇及所有配料,再舖上糯米填滿…

(繪圖/黎忠榮)

飲食習慣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例如八月十五過中秋節,民俗專家認為「中秋祭月」活動,真正的目的是為了慶祝秋季豐收,農民還會準備祭品祭拜土地公,以答謝一年來的庇佑。《禮記》早有記載設香案辦「秋暮夕月」的迎寒和祭月活動,中秋節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平時散居各地工作的人都會趕回家中一起吃飯團聚,共同享用祭月的供品,供品形狀多為與月亮有關的圓形食物,例如月餅或月光餅,也有時令水果如象徵保佑的柚子,小時候過中秋,大人每剝一顆柚子,都會把外皮剝成瓜帽狀,倒扣戴在孩子的頭頂上,希望月神保佑孩子平安。

我的故鄉東石不是在清明掃墓祭祖,而是在農曆三月初三做三日節,這是來自閔南地區的習俗,民眾用薄餅祭祖,祭祀結束後家人圍在一起吃薄餅,所以也叫潤餅節或春餅,餅皮是由高筋麵粉做成的,配料多為肉絲、蛋絲、豆芽、高麗菜絲、蔥、韭、蒜苗、芫荽等春蔬,再撒上花生糖粉,捲成一捲拿在手中食用,吃起來香甜爽脆,忍不住吃了一捲又一捲。

紅蔥頭、乾魷魚、五花肉、香菇與蝦米 炒得忒香

阿嬤很會炊粿,卻手拙不會包粽子,莊家祖宅正廳左手龍邊住長子我伯公一家,我的阿公是次子住在右手虎邊,曾祖父因為娶大某細姨(大小老婆),所生的兒女就有嫡庶親疏的分別,我們與伯公兩家人都是嫡傳,又同住一個屋簷下,情感自然比較親近,加上伯公與姆婆為人都寬厚,不會欺負不擅言詞又手腳慢鈍的阿嬤,兩家人要準備過節的食物都會採取互助的方式,五月端五肉粽節的時候,就共同備料,由姆婆領著晚輩一起包粽子。

孩童的我平日是關不住的野丫頭,總愛和同伴四處玩耍,過節時反而會待在大人旁邊纏腳絆手,好奇的看著大人忙什麼?一大澡盆的粽葉浸泡在水中許久,阿嬤搬來板凳坐著,盆裡放上洗衣服的搓板,用洗衣刷把粽葉一張張刷洗乾淨;姑姑們忙著剝紅蔥頭,有的拿剪刀將泡過水的乾魷魚剪成細長條,還有在切五花肉塊,浸水過的香菇和蝦米各自裝在大碗公裡,沒有鹹蛋黃和栗子,因為當時能包這樣已經夠好。

(攝影/古碧玲)

當材料準備得差不多,廳堂裡兩張椅條架一根扁擔,吊掛兩串粽繩,阿叔提來兩鉛桶浸透的糯米,阿嬤洗完粽葉開始在灶間升火炒料,燒熱的大鼎舀入幾匙豬油,先下紅蔥頭炒得滿灶間香噴噴,接著下豬肉炒出肉香,然後是蝦米、魷魚絲和香菇,最後淋上醬油,再加入一點五香粉就盛入鍋子裡,端到大廳交給姆婆。

透過遊戲,飲食文化習慣早已深植我心

姆婆像運籌帷幄的將帥般氣定神閒的端坐在板凳上,面對掛著粽繩的竹竿,把多餘的湯汁拌入糯米中,拿起兩張粽葉頭尾交疊,拗出一個三角錐形握在左手,開始填入一半糯米,放入炒好的肉粽料,務必讓每顆粽子都有一塊肉和一朵香菇及所有配料,再舖上糯米填滿,把粽葉倒蓋折成四角形,穩穩包裹好握在手裡,用粽繩札札實實的捆牢綁好,一顆又一顆,很快綁好兩串粽子。

阿嬤早已燒開大灶上大鍋裡的水,我們眼神充滿期待的看著阿嬤放入粽子蓋上鍋蓋,灶間的空氣中很快飄散出粽葉的香氣,隨著時間肉粽的味道越來越香濃,誘得我們頻頻吞口水,在大廳和灶間穿梭,看姆婆持續包粽子,也關注著阿嬤煮肉粽不知還要煮多久才會好?

記憶中我找不到端午划龍舟的印象,當時也沒聽過白蛇傳和屈原投汨羅江的故事,自然沒有飲雄黃酒的習俗,門口插艾和菖蒲、榕樹葉等避邪物是有的,否則我母親不會每年端午節都在高雄憲德市場口賣這種應景之物。包粽子似乎只是為了肉粽節要祭祖,比較特殊的是親戚間有新嫁娘,都會縫製一串十二生肖香包給家族裡的孩童選擇,那可是稀奇之物,未成年的孩子都爭相搶著要,香包之氣似乎融合藥香與辛香,能拿到一個掛在身上就夠我們神氣很久。

(攝影/古碧玲)

吃完粽子還要再等一年才有,女孩們迫不及待的開始在扮家家酒時模仿大人包粽子,採竹葉包沙子,中間放入一顆小石子,拿撿來的草繩學著綁成一顆肉粽的模樣,腦海中回味那混合著肥豬肉、香菇、蝦米、魷魚、油蔥及粽葉的香氣,透過遊戲,飲食文化的習慣早已深植我心,不必刻意傳授也能輕鬆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