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斑蚊成蟲(圖/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蟲媒傳染病實驗室提供)
埃及斑蚊成蟲(圖/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蟲媒傳染病實驗室提供)

登革熱易誤判感冒、腸胃炎 錯用阿斯匹靈或類固醇更「血上加雙」

喉嚨痛、發燒、拉肚子,你以為是「感冒」、「腸胃炎」,想買阿斯匹靈舒緩症狀,但小心可能「用錯藥」。台南市衛生局指出,目前市內流行的第二型登革病毒部分症狀和「腸胃炎」類似,而阿斯匹靈、類固醇都有引發出血的可能,因此要求醫師、民眾切勿使用這類抗發炎藥劑。一旦察覺身體不適,應盡速就醫、抽血,才是上上策。(圖/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蟲媒傳染病實驗室提供)

由於這波疫情部分臨床症狀和「腸胃炎」相似,衛生單位提醒民眾不要擅自使用阿斯匹靈、類固醇等藥物,因為研究證明這類藥物能引發人體出血,一旦感染登革熱後果不堪設想。而民眾家中、鄰居患有登革熱時,應趕緊就醫、抽血,避免誤判是「腸胃炎」、「感冒」。

為此,上下游記者特別專訪在國內流行病學界負有盛名的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金傳春,針對這次台南嚴峻的登革熱疫情分析,並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呈現:

病毒、臨床、血清偵測「三軌並進」,才能有效控制疫情

金傳春說台灣對熱帶醫學的研究其實有許多成果,但應投入更多資源在訓練基層人員,讓疫政體系更能掌握實際情勢。(攝影/潘子祁)
金傳春說台灣對熱帶醫學的研究其實有許多成果,但應投入更多資源在訓練基層人員,讓疫政體系更能掌握實際情勢。(攝影/潘子祁)

登革病毒依照血清可以分四型,某人今年感染過第一型,未來他會對第一型登革病毒免疫,但是感染到其他型別的登革病毒,容易引發臨床病徵嚴重的「出血型」登革熱,死亡率可自1%升至高達50%

因為登革熱這個特性,去年台南流行第一型,所以今年第一型的登革病毒案例自然相對減少,就改流行第二型的登革病毒,也引發「交叉感染」的風險。

現在台南市疫情嚴峻,我認為當前要「病毒偵測、臨床偵測、血清偵測」三軌並進。

病毒偵測可以分出登革病毒型別,知道台南流行第二型,高雄流行第一型;臨床偵測則可以掌握每一波流行的症狀。我特別強調,每次面對疫情都應該要「虛心」了解臨床病徵。

易誤判為感冒或腸胃炎,第一線醫療人員要提高警覺

以往登革熱的症狀比較容易被誤判是「感冒」,但這次有點像腸胃炎,會噁心、嘔吐、拉肚子;現在又是夏天,大家以為是食物不乾淨,但其實有可能是登革熱,尤應注意「不顯性症狀感染者」(asymptomatically infected persons)仍有傳播病毒的角色。因為每年流行的臨床病徵都會不同,疫區的一線醫療人員得提高警覺,尤其是兒童,他們要不是誤以為是感冒,就是容易出血。

因此血清偵測就很重要,也就是以前說的「擴大疫情調查」、「半主動偵測」,可以掌握病毒的活動範圍。只要一有零星的案例,半徑50公尺內的住家都要去拜訪,最好能抽血檢查有沒有感染登革熱;案例最近2週去過哪些地方、拜訪哪些人也要調查,最後標記在地圖上,馬上知道哪邊是病毒活躍的熱點。

自6月起累計登革熱案例分布,可以發現北區、中西區、南區疫情相當嚴峻。緊接著鄰近的東區、安平區、永康區更是快速增加。
(地圖來源:http://homepage.ntu.edu.tw/~wenthung/DengueMap2015.htm)

登革熱是「社區病」,4月滅蚊做得好,一整年都會好

大雨過後的積水,都是病媒蚊孳生的溫床。(南市衛生局提供)
大雨過後的積水,都是病媒蚊孳生的溫床。(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南市長賴清德把登革熱視為「社區傳染病」是對的,但要控制登革熱的疫情最重要的還是4月以前的防治。剛剛我講的「三軌並進」,是針對現在高峰期要做的事情,但只要每年4月前控制得好,今年疫情大概也就能控制得好。

4月後天氣越來越熱,蚊子繁殖得更快,加上開始下對流雨,水流就會讓疫情散布更快,也更容易提供蚊子生長的環境;一旦滅蚊、防蚊的工作沒做好,5月後就會知道什麼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所以賴市長說要透過區長、里長動員社區清除孳生源,我認為是對的;但現在疫情嚴峻,應該要再動員到「鄰長」才能加強控制力道。

從這次流行型別和去年不同來看,可能流行高峰過後會有一批交叉感染的出血性患者,要特別注意。

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抵抗力低,建議快篩檢查

現在因為經費的關係,登革熱都是針對NS1抗原進行快篩,但是這種方法對二次感染的敏感度較低;也就是說過去流行第一型登革病毒但現在流行第二型登革病毒的區域,會干擾NS1抗原判斷,應該合併使用登革病毒特異性的IgG抗體,判定登革病毒特的感染可考慮使用二合一(NS1 and dengue-IgM)或三合一(NS1, dengue-IgM, dengue-IgG)快篩試劑,用系列檢定法來提高檢測的敏感度(sensitivity),如此只要最近感染過登革病毒,就可以偵測得到,才能更確實掌握疫情。

台南發生2起死亡案例都是高齡且有慢性病史,因為長輩在家時間較長,被病媒蚊叮咬的機率本來就比較高,而且研究也證實「糖尿病」會抑制人體的免疫系統,因此感染登革病毒後就容易出血、死亡,我建議應該加派人力去做疫區內患有慢性病老人的抽血檢查。

還有民眾跟醫生都要注意,流行疫區不能使用阿斯匹靈和類固醇藥物,許多研究也證實這類藥物容易導致出血,和登革病毒感染結合,後果不堪設想。

登革熱防治人才出現斷層,應積極培養

金傳春呼籲設立「一線衛生人員的津貼」,鼓勵畢業學生從事基層醫師、公衛、醫檢、免疫學的工作。(圖為台南市衛生局人員檢查環境中病媒蚊指數,南市衛生局提供)
金傳春呼籲設立「一線衛生人員的津貼」,鼓勵畢業學生從事基層醫師、公衛、醫檢、免疫學的工作。(圖為台南市衛生局人員檢查環境中病媒蚊指數,南市衛生局提供)

台灣防治登革熱經驗出現「斷層」,應鼓勵人才投入第一線防疫作業,並統合臨床、病毒、醫檢、流行病學和各地、各國進行經驗交流。

其實我們以前有非常豐富的登革熱防治經驗。1987年、1998年、2007年台南南區、中區都曾經有控制大流行的經驗,1988年的時候還是行政院衛生署,流行病學研究所組長吳盈昌始建立擴大疫調的措施,於是在1996與1997年極成功地把本土登革熱病例壓得比境外移入還低,連美國都來取經。

但很可惜現在這些有經驗的人才都不在環保署了,新訓練出來的公共衛生學生也不太投入第一線的防疫衛生工作,造成台灣相關經驗中斷。我常呼籲應該要設一個「一線衛生防疫人員的津貼」,鼓勵畢業的學生從事基層醫師、公衛、醫檢、免疫學的工作,從疾病流行中了解自然規律,才能整合思考而回饋到疫病防控政策擬定上。

現在看起來,我們很多縣市也像在「各打各的仗」,但疫政應該統合,「像大腦」掌握疫情、指揮調度,還要提高民眾的警覺性,並讓不同區域互相交流,學習成敗經驗,像高雄左營、三民可以和台南北區、中區的交流;而這次流行第二型的登革病毒,在泰國也流行20多年,都應該互相參考借重他國寶貴經驗、交流。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