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榮耀!第一屆金牌農村大獎出爐,新北共榮暨安康社區、新竹南埔、臺東永安社區奪金

政府推動許多政策弭平城鄉差距、促進農村發展,包括地方創生、農村再生等,「但到底要用什麼形式呈現下一階段的農村風貌?」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持續發展農村典範便是解答,透過一連串的金牌農村競選活動做完整盤點跟驅動,台灣農村發展還有需多階段要完成。

農委會舉辦「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從全台707個農村社區,篩選出22個農村社區進入決審,今(26)日更正式公佈金牌、銀牌、銅牌名單,總統蔡英文也至現場頒獎。金牌得獎社區為新北市三芝區共榮社區暨安康社區、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臺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社區可獲得獎金五十萬及前往德國農村參訪。

(圖中)總統蔡英文(右三)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右四)農委會主委李退之,及社區大合照(圖片提供/農委會)

李退之:著重農村未來發展性

得獎後最重要的工作才開始,林聰賢強調,得金牌的農村就是要當領頭羊,不僅到發展成熟國家見習,也必須影響周邊農村,從各個縣市慢慢擴散至全國,達成幸福農業、安全生產,大家都是富裕農村目標。

評審團召集人、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則指出,此次審查著重農村未來發展性,生活、生態、生產都要兼顧。從生活面來看,農村應顧及不同年齡階層的照顧發展,像是小孩能夠被照顧、青年得到創業跟商機、老年長照照護;生態面,則是必須注重生態多樣性,農村生態的維護;生產面來說,社區如果有自給自足的產業,並支持社區再發展,是相當重要評分要素。

李退之表示,台灣農村社區營造自九二一地震後,掀起一波高峰,農業部門也挹注相關資源協助發展,但已經走了十年,現在也要再提升,農村再生計畫2.0,就是希望社區不再單純為計畫而計畫,「像是開發社區特產,到底能不能成為社區發展動力?還是說只是開發產品交差了事?」希望能夠平衡發展,重視生產、生態、生活,讓社區產業真的能經營下去,導入政府資源,讓農村產業站起來,成為比較公益性的社區產業。

共榮暨安康社區:花了十五年凝聚人心,才集結力量

獲選為金牌農村金牌獎的新北市三芝區共榮社區暨安康社區,經營社區營造二十年,兩個社區隔著一條八連溪,透過長年復育生態,找回幾乎滅絕的生物。安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水池就指出,「社區最大特色就是溪流跟山很漂亮,生產、生態、生活,在我們社區都看得到。」

不過,談到農村再生困難點,楊水池劈頭直說,「就是『人』的問題。」農村再生計畫要上課,但社區居民參與人數很少,「我們就一直努力請他們過來,花了十五、六年去凝聚人心,集結成現在這股力量。」

最剛開始要推廣時,地方派系很多,有些人不諒解為何要這樣做,「好像我們在跟地方作對,後來慢慢克服,有些人逐漸被我們說服,甚至會幫我們說話。」解決關鍵點就是靠時間培養,並實際做給他們看,不是光說不做,大家就會慢慢認同。

共榮暨安康社區(攝影/劉怡馨)

永安社區:結合休閒農業擴大發展,人潮商機也是隱憂

同樣獲選為金牌農村金牌獎的台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廖中勳則表示,自己民國八十七年返鄉,投入農村社區營造二十年,從軟體、硬體到社區總體規劃未來願景等,每個階段都有各自挑戰,但社區一直是有連貫性去計畫,「不會說今年做哪、明年又做哪。」致力將傳統農村結合休閒農業,擴大農村發展。

永安社區是東台灣較大茶葉生產地,廖中勳解釋,最早期是丘陵台地,農產收入不高,民國五零年代開始有茶產業,收入慢慢提升,但茶產業必須不斷提升,才能讓農民生活更好,因而發展出「紅烏龍」茶,以前紅茶外銷一公斤三、四十元,現在一公斤紅烏龍可以賣到一、兩千元,產值差很多。

而在茶葉結合休閒農業部分,舉辦兩天一夜製茶體驗營、茶文化體驗,還有專業環境教育等,更舉辦東台灣農業市集「二六二六市集」,社區小農到武陵綠色隧道擺攤不收費。

此外,永安社區另一項吸引觀光人潮的便是一年一度的熱氣球嘉年華,廖中勳表示,民國一百年熱氣球正式進到鹿野高台,每年為期四十五天的活動,可帶入將近八十萬人潮,雖然現在遊客量下降,但能維持在三十萬至五十萬人潮,帶來不小商機。

不過,廖中勳也坦承,雖然帶來人潮、商機,「但對我們來說有很多隱憂。」像是去年暑假光雕展,鹿野高台同時湧入三萬人,對環境負荷高,因此社區很努力推動生態環境總量管制跟制度性規範,包括民宿跟餐廳業者不能哄抬物價,也明確規範有些地區必須事先預約才得以進入,以降低對環境及社區的影響。

(右一)台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廖中勳(攝影/劉怡馨)

南埔社區:想要改善生活環境,創造在地活力

獲得金牌農村金牌獎的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在社區產業部分,和農民合作推出南埔米、桶柑餅、桶柑醬、桶柑露、橄欖醬等。「其實現在做的跟當初想的不一樣,」南埔村村張莊明增回想,當初是想讓南埔村發展休閒觀光產業,但真正跟居民接觸後,發覺這方向不太對,居民真正想要的只是生活環境改善,生產的東西賣得出去就好,後來調整發展方向,朝友善土地、友善環境方向走。

另外,近三、四十年來,南埔水圳淤積嚴重,水量逐漸減少,但灌溉水源是農業的基礎,因此為了修復水圳,全村達成協議休耕一年,而這一年也成為南埔社區的轉捩點。南埔社區發展協會包姓成員表示,那一年南埔居民積極討論未來規劃,重新找出社區的文化脈絡,「居民忙著上很多課程,把米食、桶柑餅改良方法找出來,同時居民也自己分工,做各種社區調查,像是生態、米食、文化等。」

南埔社區不斷創造在地活力,像是休耕那年成立的鹹菜桶打擊樂團,在地居民拿起鹹菜桶開始玩音樂,甚至也演出當時修水圳的故事;每年十月當地會舉辦代表客家特色的鹹菜祭,也保留完整當地石爺祭文化。

總統蔡英文頒獎給南埔社區(圖片提供/農委會)

《附錄:得獎名單》

此次「金牌農村競賽」金牌得獎社區為新北市三芝區共榮社區暨安康社區、新竹縣北埔鄉南埔社區、臺東縣鹿野鄉永安社區,社區可獲得獎金五十萬及前往德國農村參訪。

銀牌得獎社區為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苗栗縣公館鄉黃金小鎮休閒農業區、苗栗縣大湖鄉薑麻園休閒農業區、臺南市後壁區仕安社區,可獲得獎金三十萬。

銅牌得獎社區為桃園市龍潭區三和社區、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南投縣埔里鎮一新社區、南投縣仁愛鄉南豐社區、嘉義縣太保市後庄社區、臺南市後壁區無米樂社區、高雄市大樹區龍目社區、花蓮縣瑞穗鄉富興社區,可獲得獎金二十萬。

延伸閱讀:全村休耕一年,共同修復水圳!南埔社區老農長輩組團隊,勇奪農村金牌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