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粉業遊說 含米5%就是米粉 食藥署決議 業者調查定含量

2013年上下游揭發米粉無米亂象監察院糾正衛生署「長期漠視消費者權益」,食藥署在輿論壓力下,在當年提出新法,要求100%含米才能稱為米粉,50%以上才能出現「米粉」兩字,不到50%只能冠名炊粉,且需註明含米量,預計2014年7月1日開始實施。

2014年7月1日上午,新法上路,但在新竹市政府和新竹米粉公會反彈下,食藥署在當天立即召開記者會,宣布政策轉彎,業者含米量不到5成仍可標示米粉,但需加註炊粉或水粉等「品名」,例如「新竹米粉(炊粉)」,也毋須標示含米量。這項標準的「朝令夕改」政策大轉彎,引起消費者團體、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批評,不但罔顧消費者權益,也讓市場更混亂。

不過,米粉事件並未落幕,2016年6月,米粉同業公會業者找立委柯建銘辦公室、食藥署協商,希望無米也能叫米粉,持續透過不同管道,希望爭取無米也能稱米粉。7月20日,時任監察院長張博雅更在媒體前批評食藥署,米粉正名措施是「隨便幫人家改名字!」,讓食藥署十分尷尬。

2016年11月,新竹米粉同業公會再度向食藥署提出要求,希望採納新竹米粉同業公會行業標準,以5%含米量做為米粉標準。食藥署副組長許朝凱雖強調,米粉改標一事沒有決議,但是決議,將交由新竹市政府、新竹米粉同業公會提出消費者認知調查,訂出含米量下限標準。

至於「消費者認知調查報告」要怎麼做?許朝凱沒給具體答案,報告要多詳盡、多完整,食藥署站在公正立場,不干預報告執行方式,只強調「要能說服我們」。

13528913_1398511813499020_6049326198798501171_n

米粉公會:米粉炊粉差一個字有那麼重要嗎?

按照現行規定,含米量超過50%才能稱「調和米粉」;低於50%只能稱作「炊粉」或「水粉」。名稱標示不實可依《食安法》裁處,最高可處以400萬元罰鍰。

「『米粉』、『炊粉』,差那一個字真的那麼重要嗎?」新竹米粉同業公會總幹事蔡勝興大嘆,名稱跟食安根本無關,「我們完全國外規範,沒驗出任何不良物質。」更強調全世界只有台灣有米粉標示規定,主張只要標示透明,讓消費者知道自己吃了什麼即可。

「含米量高的米粉不是不能做,但重點是,消費者願意買單嗎?」蔡勝興表示,如果消費者需要玉米澱粉含量高的米粉,我們就生產玉米含量高的米粉;「如果消費者喜歡米含量高的米粉,我們又怎會拒這個市場於門外呢?」

目前市面上近九成五的米粉產品含米量都是5%;蔡勝興表示,雖然米粉業者也有做含米量100%、50%、20%、10%不等的米粉產品,「但消費者就是拿著含米量低的米粉跟我說,『欸老闆!這款米粉很好吃耶!』」

含5%米,就可以稱為米粉

「我們也曾經想在市場宣傳含米量高的米粉。」蔡勝興解釋,兩年前不斷向市場宣傳口感特性、做法,「像是烹煮火侯不能高、米粉不能先燙過、料理時要先備好料、不能隔餐食等等。」但只換來消費者一句,「水才剛煮開,米粉就爛了,要怎麼調味?」

蔡勝興更表示,去年九月也曾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共同研究,如何讓含米量高的米粉維持現在普遍市場所認知的米粉口感,「結果研究出來,要添加五至十倍的食品添加物才能維持消費者習慣的口感。」米粉業者當下決定絕不採用這種做法。

新竹米粉同業公會重申,「純米粉」絕對只能使用米、水製成,讓堅持古法的米粉業者與一般米粉業者有所區隔;至於「米粉」,只要含米量達到5%,就能使用「米粉」稱號。

至於「消費者認知調查報告」要怎麼做?許朝凱沒給具體答案,報告要多詳盡、多完整,食藥署站在公正立場,不干預報告執行方式,只強調「要能說服我們」。

消費者反應不一 董氏基金會主張至少含35%

聽到米粉業者主張5%含米量也能稱作「米粉」,純米粉業者憂心,恐將增加米粉含米量的灰色地帶,「如果99%叫米粉,5%也叫米粉,誰會做99%含米量的米粉?」

但究竟市場能不能接受含米量5%的米粉產品使用「米粉」這個名詞?《上下游》實測消費者反應,部分消費者還能接受,「只要沒有毒、吃起來像米粉,就可以叫米粉。」但也有消費者表示震驚,認為既然稱作「米粉」,含米量當然不能只有5%,廖姓女子認為,至少要有25%才合理,「否則豈不在吃『玉米澱粉』粉?」葉姓男子則堅持至少要有50%。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也不禁嘆了一口氣表示,純米粉確實是比較軟,但含米量50%的調和米粉口感已經相當不錯,且也能克服製程技術問題,質疑業者要求將含米量標準降到5%是出於成本考量。

雖然許惠玉個人主張,將米粉的含米量標準訂為35%較能接受,但現在仍未有定論;「目前共識就是,一定要標示米含量!」許惠玉強調,最好品名多大,產品標示就多大,讓消費者自行選擇。

業者:清楚標示含米量 消費者逐漸認同純米粉

對此,純米粉業者也表認同,「清楚標示含米量,能夠讓想要買純米粉消費者找到純米粉產品。」自從食藥署要求標示成分含量後,已慢慢有消費者願意去找「純米粉」產品。

但調和米粉業者也指出,改標根本是擾民,「消費者好不容易才稍稍有米粉的觀念,現在又要改名稱!」換包裝、重新打版實在太麻煩,業者已經不打算改了,「叫炊粉就叫炊粉吧,反正我們原本就有標示含米量了!」

面對現在市場通路上,近九成五的米粉產品含米量都僅有5%,米粉業者坦言,自家工廠有開發含米量5%、10%、25%、50%、75%、100%的米粉產品,但觀察市場銷售情況,確實含米量5%的米粉銷售情況最好,市場接受程度最高。

對此,許惠玉表示,「消費者口味確實是要培養!」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但如果從小培養起,應該比較容易接受米含量高的米粉口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