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繪圖/李政霖)
鯉(繪圖/李政霖)

漁人的武林——淡水河流域魚類生態野史(下)

【本文由《台灣淡水及河口魚蝦圖鑑》主作者周銘泰口述/李政霖撰文】

從各河段捕魚的「兵器」看淡水河曾擁有的區域生態特色。淡水河的環境,一度連鯽魚、鯉魚這類耐汙的魚種都難以存活,且牠們所喜好的緩流深水、草叢區,往往是被人們認為髒亂、任意剷除的區塊,不過近年水質好轉,許多濕地公園有棲地保育作為,淡水河的鯽魚和鯉魚也都慢慢重現江湖了。

文/周銘泰口述 整理/李政霖

釣香魚

今天,淡水河系的上游,如金瓜寮溪,是野外香魚的盛行釣點。

釣香魚有一種有趣的方式,稱「友釣法」,是利用香魚的本能來作釣。先準備一尾活香魚,勾在釣線上,作為活餌,讓牠在釣點水下活動。此時就會吸引周遭的香魚受到領域本能的驅使,而前來與之攻擊相鬥,在活餌的後方設有錨鉤,打鬥的過程中就會釣到新的香魚。這種源自日本的傳統釣法,後來也有使用假的香魚模型來取代活餌,同樣能起作用。

釣香魚的漁具,是很長的釣竿,有一定的規格與價值,日本人可能認為釣香魚是個有發展性的產業,在台灣的野外香魚族群消失之後,仍多次試圖引進日本琵琶湖的陸封香魚,在台放流復育,經歷好幾次的失敗,最後在1980年代末期成功建立了香魚的野外族群,只是,最近的親緣鑑定研究發現,台灣原生的香魚應該較近似於中國大陸的,而非日本,所以至今台灣仍未有原生香魚復育的事實。

圓吻鯝(攝影/周銘泰)
圓吻鯝(攝影/周銘泰)

憨魚

稍往下游,來到新店小碧潭,這個河段原本是「淡水河第一憨魚」成名的地點。

圓吻鯝俗稱「阿嬤魚」,台灣的自然分布僅在淡水河、蘭陽溪水系周邊,主要生活在河川中下游開闊水域,清明時節會上溯至中上游淺瀨區群集產卵繁殖,小碧潭就是牠們其中一個聚集點。

阿嬤魚的群集甚至是一個著名的奇景,當地人還特稱為「庵仔炭」,每年的清明時節,大群的阿嬤魚就像自己送上門來一樣在淺瀨區翻來翻去,利用這個特性,人們可以用各種方式,網、挫、甚至毒,一次捕捉到上千尾,有的甚至當作飼料餵鴨去,如此唾手可得的魚類,莫怪稱之「淡水河第一憨」,甚至直接俗稱「憨魚」。

但,因為淡水河隨著台北經濟發展的汙染、河川工程阻擋了生殖洄游的去路,阿嬤魚的族群分布已不如過往,時至今日,要看到「庵仔炭」(阿嬤拓的台語音譯)的壯觀場景,比較為人所知的地點只有宜蘭的龍潭湖,而且不再是如同過去那種大動輒三、四斤的大型個體的群集,無論體型或數量都大大縮水了。

鯽(攝影/李政霖)
鯽(攝影/李政霖)

第二憨

講了「第一憨」,有沒有「第二憨」?有,那就是更下游的,鯉魚。這裡說的鯉魚指的不是人工配種產生的五顏六色的錦鯉,是野生自然型態的鯉魚,通常身形相對苗條呈橢圓筒狀,與養殖食用的側扁個體又不一樣。

鯉魚通常棲息在河川中下游的大型緩流水域,躲藏穿梭在水生植物叢之間,牠們有固定的洄游路線,每年到了春天,也會成群聚集到岸邊草叢處,進行繁殖,這時候,又變成了孰悉牠們習性的中下游居民手到擒來的河鮮,根據文獻描述,似乎使用「草蓆」作為陷阱就可以捕到滿意的魚獲,這魚就這麼憨。

另一種棲地相近形、外型也似鯉魚的魚類──鯽魚,也是赫赫有名,寵物金魚就是從野生鯽魚經過代代配種而來的。台灣野外出現的鯽魚,有來自日本的高身鯽與廣布歐亞大陸的土鯽,牠們的外型差異從俗名就可以看出來,日本鯽應該是外來種,而土鯽因為太早被引進與利用,野外看到一尾土鯽,身世究竟是否台灣原生,至今已很難判定。

想成為釣鯽魚的高手,就需動點腦筋了,釣鯽魚可使用長短鉤加粉餌,構造是一個在水下懸空的餌,搭配一個拖底的餌。這利用的是鯽魚覓食的特性,我們觀察一下鯉魚和鯽魚的口部,開口都是朝前下方的,表示牠們是往下方尋找與攝取食物,屬於偏向底層覓食的魚種,所以,拖底的粉餌是用來讓鯽魚上鉤的,那懸空的餌何用呢?

粉餌在水中是會慢慢溶散的,懸空粉餌在溶化過程中,便會在水裡留下一片味道,這就可以誘導附近的魚靠近過來,而懸空是為了延長作用的時間,不要一下子就被底質拖散了。

淡水河的環境,一度連鯽魚、鯉魚這類耐汙的魚種都難以存活,且牠們所喜好的緩流深水、草叢區,往往是被人們認為髒亂、任意剷除的區塊,不過近年水質好轉,許多濕地公園有棲地保育作為,淡水河的鯽魚和鯉魚也都慢慢重現江湖了。

雙線舌鰨(攝影/周銘泰)
雙線舌鰨(攝影/周銘泰)

番薯皮

相傳朱元璋有玄奇的「金口」,曾經在河邊撈起一尾魚,享用到一半時被人叫住,啃了半面的魚落到水裡,朱元璋嘆道:「這麼好吃的魚丟了真可惜,你可要好好活著等我下回來吃啊!」,結果只剩一半的魚就活了起來,從此以後世界上的魚類就多了一個類群……。

這個類群,也有幾個物種,生活在我們的淡水河口,牠們就是俗稱「比目魚」的鰈形目魚類。比目魚不是鹹水魚嗎?是,但回想到前面說過的淡水河坡度平緩的特性,出現在人類認知的「河裡」就不足為奇。

淡水河口最常見的比目魚是「雙線舌鰨」這個物種,牠的俗名是「番薯皮」,理由不用解釋,看照片就知道為什麼。我們觀察一下這條魚,牠的「上面」是暗色的,花色會隨環境而改變,「底面」則是偏白的淡色,像一般魚類的肚子一樣。不過仔細看,從「上面」看去,這魚並非完全「左右對稱」,僅有一邊擁有胸鰭,翻到「底面」,你卻會看見另一片胸鰭,且「上面」與「底面」各有一組鰓。原來,這個「上」與「底」兩面,其實是魚的左右兩側,整個魚身特化成左右不對稱,右眼位移到左側,整條魚是側著行動,右側永遠貼底。

更奇妙的是,不同種類的比目魚,還會有不同的偏側,有的眼睛都長在右側,左側貼底。

6、70年前的淡水河口,漁家會駕著小船,開始退潮時從社子段出發,帶著一種25尺竹竿、前方有一排鐵製釘狀物的「兵器」,往下游方向駛去。沿路上,不斷橫向拋出那「釘耙」,藉由末端的震動來感應是否中魚,駛至挖仔尾一帶也差不多是開始漲潮的時間了,於是調頭,利用潮力再一路邊捕邊回航。

而今日的淡水河,因為環境變遷,關渡五股一帶底質變成偏向泥質,沙棲、礫棲為主的比目魚便不願意再往上移動,不再有以往拋擲釘耙籤魚的場景了。要在淡水河域看到比目魚,大概要選夏天的夜晚,到挖仔尾看看水裡的動靜,說不定還有機會目睹。

現在許多河川工程,都喜歡冠上「生態」的稱呼,然而「生態」是什麼?回顧小時候、甚或前人口中書中六、七十年前的淡水河,從上游至海口,有人用友釣法智取香魚,有人不費吹灰便可收穫各種「憨魚」,有人駕著小船筏投擲特殊漁具捕比目魚……,多少代表性魚種、多少觀察、獵捕、利用河中魚類的方式,千奇百怪。生態,或許就是自然環境純淨美好的時代,生活中那些供我們吃、陪我們玩的生物吧。而現在,高喊「生態」二字的人們,還有多少人記得那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