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莉莉)
(圖/莉莉)

在台灣過的第十一個的開齋節

說到阿嬤,有痛苦的感覺。兩年前的開齋節之後,阿嬤往生,以後想要吃阿嬤的咖哩雞,只能靠自己煮,然而一想吃,就一定會想起阿嬤,心就開始痛了。可是阿嬤跟我說過, 下廚時心情要好,煮的菜才好吃。這是真的。

1

齋戒月對穆斯林來說,是很重要的日子。在這一整個月,從早上 四、五點,到晚上六、七點,不能吃也不能喝。我在台灣的第一個齋戒月,是熱得要命的夏天,雖然不餓但是很渴,看著老闆家人一直喝水,我一直嚥口水。

在印尼時,我們會在齋戒月禁食之前吃封齋飯。但是來台灣之後我很少吃,因為懶得煮。這種時候,特別會想起媽媽,因為從前媽媽都會先準備好封齋飯,再叫我們來吃。在台灣如果想吃封齋飯,就要自己準備,或者去買便當。

一個月的齋戒月之後,會有穆斯林最期待的一個日子:開齋節。什麼是開齋節?很多人說穆斯林的開齋節和台灣的過年一樣,其實不是。台灣的過年是農曆一月一日,但是開齋節是在穆斯林曆的十月。一樣的部分,是一樣熱鬧,也一樣要發紅包或收紅包。

我在台灣過了十一個開齋節,最想念的除了紅包之外,就是阿嬤的咖哩雞。

(圖/莉莉)
(圖/莉莉)

2

剛到台灣時,我會在開齋節時去印尼商店買一些印尼料理,但是吃起來沒有我記憶中的味道。這幾年我選擇自己煮,我想要吃阿嬤的咖哩雞。

說到阿嬤,有痛苦的感覺。兩年前的開齋節之後,阿嬤往生,以後想要吃阿嬤的咖哩雞,只能靠自己煮,然而一想吃,就一定會想起阿嬤,心就開始痛了。可是阿嬤跟我說過, 下廚時心情要好,煮的菜才好吃。這是真的。因為明明一樣的材料、一樣的作法,如果我下廚前心情很亂,煮的料理味道就很差。

在齋戒月的最後一天,我會去市場備咖哩雞的材料,也會去印尼商店買胡椒、石栗果仁、芫荽、椰漿。到市場會買新鮮的雞腿、辣椒、檸檬葉、香茅、蒜頭、紅蔥頭。怎麼沒有買馬鈴薯和紅蘿蔔? 因為阿嬤咖哩雞只單純用雞肉。

除了咖哩雞,開齋節還會加上印尼原味粽子。

在開齋節的前一夜,我先做了原味粽子,這種粽子類似台灣的竹筒飯。米飯泡一個小時,香蕉葉拿來做成像竹筒一樣, 一邊用牙線鎖著,然後放大概6份米飯,另外一邊也用牙線鎖著。用 5-30-7 的作法來煮。什麼是5-30-7? 就是煮5分鐘,燜30分鐘,再煮7分鐘。

3

手機傳來takbir 的聲音,心裡突然覺得很溫暖,也很難過。Takbir 是穆斯林的一種禱告,意思是「阿拉只有一個,是最完美的。」從印尼齋戒月最後一天的晚上開始,到隔天開齋節,大家會聽到takbir。

開齋節當天,我去完禮拜回到診所,開始準備了咖哩雞的材料,要煮讓我一直想念阿嬤的咖哩雞。

那天是禮拜天,診所休息,我在中醫診所的小小櫃檯開始下廚,借醫生太太的烤箱來烤雞肉。煮咖喱之前要先烤雞肉,在印尼時用木炭烤,但是在台灣我只能靠烤箱。

(圖/莉莉)
(圖/莉莉)

咖哩香料用印尼傳統模具弄成泥,從胡椒粒和芫荽開始,慢慢加蒜頭、紅蔥頭、辣椒。完成後,我用露營瓦斯爐將所有香料炒香。聞到香味,我的肚子開始叫,餓了。因為診所裡面沒有排煙設備,整間診所都是香味,鄰居阿伯按電鈴,問我在做什麼,他很好奇怎麼有這個香味?我就請鄰居阿伯等我煮完一起吃飯。

香料炒香後,將烤完的雞肉慢慢下鍋加水攪拌,最後調味料入味,水變少之後加椰奶。咖哩的濃度看自己喜歡,我偏好濃濃的,所以椰奶會加多一點。湯滾後,椰奶入味可以上桌。

再從冰箱將昨天做的印尼原味粽子拿出來配咖哩吃。粽子也很香,這香味的來源是芭蕉葉。

準備了三盤切小塊的粽子,還有一鍋咖哩雞,請在診所值班的三位醫生、附近的印尼朋友,還有鄰居阿伯來吃。

4

朋友來之前,三位醫生從口袋裡拿出小紅包給我,讓我突然想到小時候。小時候的我,會在開齋節開心地收到很多紅包。

朋友陸續來了,帶著她們各自做的料理,有蔬菜餅、布丁、芝麻球,還有甜春捲,一桌子美味豐盛。

大家在一起吃的開心,心情很美滿。雖然離家人很遠,但是在台灣能遇到同鄉,就會像在印尼過開齋節一樣。沒想到,在台灣也能過這麼好的開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