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霏霏,細細的雨絲如毛尖慢慢地滲透到土壤中,一點一滴的,就像她,總是輕聲細語地說著話,炒出來的米粉,也如春雨紛飛的潤澤與細緻。
春寒乍暖時節,前一天還飆高溫,第二天起床,地上已經一片濕,春雨綿綿,別人家的櫻花在寒冷中開放嬌豔的深粉紅色,經過路邊攤,看到一鍋粗棉布上鋪得又蓬又高的炒米粉,上頭熱騰騰地冒著煙,口中生津,忍不住想起婆婆的炒米粉。
我媽媽從小嬌生慣養,生活圈在大稻埕,家裡有兩個打掃煮飯的阿姨,是每天蹦跳去上學的大小姐,一直到十六歲家道中落,才開始嘗到人生困乏的滋味,自從嫁給我爸後,接起做妻子與媽媽的工作,還好我爸的父母都在中國大陸,還好她娘家還有個厲害的媽媽撐腰,所以,我的炒米粉滋味,始於我的阿嬤。
這豆油落去攏拉不散,有些地方黃,有些地方白
阿嬤總在拜拜或節日時炒上一鍋米粉,媽媽帶著我們回娘家吃飯,但凡吃過的人都說好吃,當然,炒米粉是舊日每個台灣廚娘必備的伎倆,尚不足跟阿嬤拿手的白斬雞與炸花枝比擬,對著滿桌山珍海味的大菜,客人頂多稱讚一句,其他的形容詞也說不上嘴,這是炒米粉的尷尬,總是站在桌子的邊緣,或是放在廚房裡的爐子上,不想吃白飯的,就吃炒米粉。
炒米粉在家裡拜拜,親友聚會的時候不能缺席,必有一鍋炒好放在那,雖然它總非主角。
媽媽煮菜有個習慣,若是炒得開心,會邊炒菜邊唱黃梅調,瞬間變身李鳳姐:「我哥哥不在家,今天不賣酒。」然後揮著鍋鏟如指揮棒,將菜盛上盤,端去餐桌上,我猜她曾經發心,想成為一個廚藝精湛的主婦,也來挑戰必殺絕技炒米粉,但是炒得過程卻沒唱歌,只聽到她碎碎念:
「這豆油落去,攏拉不散,有些地方黃,有些地方白,真歹看,阿勾誒黏作伙,實在真歹炒,攏炒抹好。」
正在廚房裡跟米粉大戰的實況主直播完畢,我們心裡也有數,起鍋後上桌,看那碗公裡醬色參差不齊,並沒有像春雨般澎鬆細緻調理分明,放到嘴裡,又吃到一丸結作夥的米粉,也只能跟春天說抱歉,媽媽也樂得不必再做這道,「判斷一個好媳婦的廚藝標準」的炒米粉,反正這輩子她也沒當過一天媳婦。

白切雞雞油與滷五花肉肉汁 米粉炒得好吃的秘訣
直到遇見婆婆,我才真正了解何謂廚藝大師,她個性溫和內向細心又喜歡煮食,會做包子肉粽與月餅,白斬雞除了切得整齊乾淨,擺盤務必完整,不像我媽媽對待白斬雞,剁不好就亂擺遮掩,最後就大小姐任性地說「歹剁沒曉剁」,餐桌上再也不見。
婆婆知道我結婚前也只會洗碗煮開水,所以我的工作就是在她旁邊報告生活瑣事,包括她的神秘兒子都在做什麼?偶爾幫忙把煮好的菜端到餐桌上,挪個鍋子,從冰箱拿醬油膏或辣椒醬出來,倒在小碟子裡等等小工作,是個連助理也算不上的笨媳婦。
在旁報告之餘,也跟看多年,稍微看出她的炒米粉撇步。
先將米粉浸泡,開始切洋蔥,胡蘿蔔絲,肉絲一點,金鉤蝦,香菇,高麗菜葉幾片,鍋中下油稍多,開始煸炒金鉤蝦與香菇,然後下洋蔥,炒出香氣後,其他的菜料再下來一起翻炒。這些配菜與程序每家大同小異,豐儉由人,有人喜歡加蛋液翻炒,有人喜歡加芹菜韭菜豆芽等等。
婆婆的撇步是,將每次拜拜都做的白切雞,煮過後留下來的雞油與雞精備好,一旁還有一鍋滷五花肉,將稍許肉汁盛進小碗,這兩個肉汁的精華,是米粉炒得好吃的秘訣。
菜料炒好後,她把雞汁放入鍋裡菜料中,也把香菇水加入,待煮沸後,把米粉加入湯中,先用大火煮,待滾後,開中火,用筷子與鍋鏟不停地翻攪米粉,讓米粉不至於黏在一起,還有一個重點,等米粉吸飽雞湯汁,再下滷肉汁,取代單純的醬油,加點鹽味精,不停的翻炒下,米粉盡收肉汁與菜料的精華收汁後,關火,盛進碗公中。
肉汁與配菜交織的香氣,展現掌廚者的功力
第一次吃到婆婆的米粉,驚為天人美食,每一口都油潤滑口,每一口都香氣滿滿,不靠佐料的加持,靠的是食物的原汁原味,再加上耐心地攪拌,跟我媽媽先下米粉再下醬油與水不同,她把米粉下鍋的步驟對調,讓米粉浸淫在湯汁的精華中,若湯汁不夠則再加,才不會壞了米粉本身的彈性,太乾太硬,米粉遂毫無口感,太軟糯,則成了米粉湯,則無個性。
炒米粉的細緻處,就在這裡。由於細心,她炒的米粉,絲絲分明,卻又和氣融融地和聚在鍋裡,雞與肉汁的油跟米粉結合,呈現米粉的亮澤,進入口中,是肉汁與配菜交織的香氣,口感適中,充分展現掌廚者的功力。
廚藝甚佳的婆婆需要的不是厲害的媳婦,她有一個非常欣賞她廚藝的吃客,知道我愛吃炒米粉,每次我們回去,都會炒一鍋米粉,我一定毫不掩飾,在她面前吞下三碗米粉,滿嘴油滋滋地說:
「媽媽煮的米粉真的太好吃了,一碗接一碗都停不下來。」
我手腳不俐落,但是味覺不傻,婆婆聽了,歡喜地像天底下愛孩子的媽媽,開心地笑出聲音。
吃不完的米粉,總是用塑膠袋裝好了讓我帶回家,她的神秘兒子不喜歡吃炒米粉,所以還是由我包辦,第二天中午,裝入盤中用電鍋蒸過,熱騰騰的冒著煙,夾進一口,米粉絲毫不見軟爛,仍有彈性,更重要的是,經過一夜的浸潤,食材更入味,餘韻綿長。
如今我也學會炒米粉,只是功力遠不及她,幾年前她過世,算算我與她結識二十六年,她總是包容我的憨慢與缺點。春雨霏霏,細細的雨絲如毛尖慢慢地滲透到土壤中,一點一滴的,就像她,總是輕聲細語地說著話,炒出來的米粉,也如春雨紛飛的潤澤與細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