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李昉容
攝影/李昉容

燜一鍋最愛的臘味煲飯

煮好的米飯掀蓋,趁熱下一把切細的青蒜末,用飯勺從鍋底開始翻拌撥鬆,這鍋熱呼呼、香沁沁的臘味煲飯便大功告成。

攝影/李昉容
攝影/李昉容

[dropcap]我[/dropcap]家是閩南人,從小吃的是用甘蔗燻紅的台式臘肉與飽滿多汁的台式香腸,這種南方臘味製程短、調味偏淡,臘肉只需切片爆炒、香腸簡單乾煎即可享用,過年逛年貨大街時見過北方臘味,但沒有實際烹調過。

濃郁百轉的北方味 乾爽天候讓肉品安靜發酵

工作後與同事合購頂頂大名的台中胡家臘味,按照兒時的經驗一併料理,炒出一盤鹹不堪食的蒜苗臘肉,煎出幾條乾皺著張臉的臘腸,震驚之餘想起閱讀商家提供的說明書,才知道北方臘肉需於乾冷的天氣中長久晾曬,為了便於貯藏,鹽與香料抹得厚,不經清洗、汆煮絕對過鹹;而與飽滿多汁台式香腸不同,廣式香腸經反覆晾曬,皮皺身硬,一定不能乾煎,只宜清蒸或於淺鍋內下水與油,半煎半煮,如此料理出來的廣式香腸才不致因缺少水分而乾硬難下嚥。

有時覺得某種食材難吃,多半是因為沒有因材施教,並非食材不對胃口,倒是你辜負它了。

攝影/李昉容
攝影/李昉容

中國北方善製臘味,不但專精於各種香料的配比,還利用北地乾爽的天氣讓肉品安靜發酵,滋味豐富多元,比起偏甘甜、尚能嚐出肉品原味的南方臘味,我更愛濃郁百轉的北方味。合購的胡家臘肉滋味濃重,如與蒜苗同炒,需清洗再汆煮去鹽,才能切片爆炒,但如果是燜我最愛的臘味煲飯,只消清水洗去臘肉表面的鹽分即可。

將臘肉片薄鋪在淘洗乾淨的白米上,浸泡後燜煮成飯,想吃得豪華點可再添一排廣式臘腸,不必落鹽,臘味的油脂與鹹味自會將米飯潤得有滋有味、鮮香油滑。煮好的米飯掀蓋,趁熱下一把切細的青蒜末,用飯勺從鍋底開始翻拌撥鬆,這鍋熱呼呼、香沁沁的臘味煲飯便大功告成,肉粉、米白、蒜綠,還未動筷,眼睛已先吃得滿足!

煲飯是很快的,不算浸泡的時間,十幾分鐘便能完成,但飯煮好後還要燜十分鐘呢,這總共二十多分鐘時間裡可以簡單做碗湯來配,家裡有常備高湯的話,下黑柿蕃茄片煮軟出汁,飯燜好前再滑入蛋汁,煮碗蕃茄蛋花湯,撒點細白胡椒粉,這碗番茄湯簡單安靜,但有酸味能解臘肉的油鹹,是臘味煲飯的絕配。一鍋煲飯,一碗湯品,便捷卻豐美的一餐。

臘味煲飯(約2人份)

食材:

  • 白米 1½ 杯約200g
  • 水 2 杯約300ml
  • 湖南臘肉 50g 洗淨後切片
  • 麻辣廣式香腸 50g 切片
  • 蒜苗 ½ 支切薄斜片

作法:

  1. 米洗淨後放入厚陶鍋或鑄鐵鍋中,加入水靜置30 分鐘。
  2. 開大火煮滾,接著於表面排上臘肉片與香腸片,蓋上鍋蓋轉小火燜煮10 ~ 11 分鐘,計時結束後熄火燜10 分鐘。
  3. 打開鍋蓋,拌入蒜苗即可享用。
攝影/李昉容
攝影/李昉容

【說說書】香氣四溢的故事

文‧攝影/李昉容

能嫻熟地駕馭廚事是很棒的事,值得奉上掌聲。

我說「嫻熟」,並不是說非要做令人驚艷的大菜,只是能駕馭簡單卻可餵飽自己、讓自己開心的料理,譬如明白以好醬油好蔥油拌碗乾麵、如何煎一顆邊緣起焦的溏心荷包蛋,或者懂得趁梨子當令之時買下,削皮享用。都是粗茶淡飯,但必須了解,能餵飽自己是多麽令人心安的本事,這意味著你全然掌握了某部分的生活,並同時擁有照顧別人的能力,而在照顧與被照顧之間,產生了許多香氣四溢、色彩斑斕的故事。

家族手藝對口味偏愛的影響之深入,要等年紀漸長才切身明白,這本書收錄的料理,泰半出自我的童年記憶,在人生的變故與聚散之間,有些料理或失落或破碎,再不可得,獨留我對那些技法心路,家事故事依依不捨,好在這些味道以記憶的形式和我形影不離,所以擁有自己的廚房後慢慢尋回碎片,沾黏出記憶中該有的可愛模樣,你看,熟習廚事真不單是只求溫飽的手段,還能篩落記憶中的美味,其實都是家常菜,但我吃著、看著皆如珠如寶。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仍舊前行,全新的故事與味道如細雨潤澤無聲,於是便有了這樣一本料理書,想要與你們分享的是我生活裡,或新或舊的家常好味道。

(本文轉載自《呷四季:從年頭到年尾,從青梅到虱目魚,與家鄉土地對話的台味料理》,主標本刊稍作調整,小標為本刊所加)


 

 

  • 作者:李昉容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19/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