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 吳比娜

疫中廚房時光

嚴謹的防疫逐漸解禁,一點一滴的日常,又重新回到我們生活中。偶爾當奔馳在外面,一發懶著想要買外食回家簡單果腹時,我會懷念起,因為防疫,宅在家,那埋頭煮飯、充滿香氣與味道的家,回復成為避難所的最古老功能;廚房,成為家的核心;飲食,成為那段居家時間最有創造性、最有樂趣的活動。

攝影 / 吳比娜

[dropcap]二[/dropcap]月時,疫情的陰影悄然掩來,如潮水般上漲,淹沒日常,推動著我們停下來思考,或只是改變慣性——那無止境地往外探索、流連、旅行,臉書去也去不完的活動,那疲憊的身心。每個人其實都有一些沒時間做的事:整理衣櫥、書架上成排沒看的書,待歸類的照片……而當疫情釋放了我們,從日常中停頓,我們得到一個重新整理自己的時間。

回到廚房 挑戰自己的不可能

對我來說,是煮飯,不像很多駕輕就熟的烹飪好手,我需要些動力才能認真下廚,隨著疫情的攀升,常常在外面巡了一圈,鼓不起勇氣外食,只好回來埋頭煮飯,洗洗切切、揮鏟烹調,家,回復了最古老的功能,成為一個避難所,而廚房,重返為家的核心,飲食,成為那段居家時間最有創造性、最有樂趣的活動。

我們在半夜包水餃、早上作蛋餅,想念甜點便作蘋果派、用中藥包滷肉,嘗試畢生第一次做鹹派、鮮蝦義大利麵、酸辣湯。充分利用舊曆年後到春季的食材,把台農57號番薯先蒸再烤後冰,平凡的番薯搖身一變成為甜美細緻的小點,把馬鈴薯煎成金黃色的薯餅,切蔥細細撒上麵皮,蔥油餅吃完後,嘴中都是蔥的餘香,徹底品嚐這個季節的滋味。

攝影 / 吳比娜

看著食譜做酸辣湯(朋友說:看起來像是一道工夫菜,其實卻很簡單),一道一道的程序,嗤一聲嗆鍋,醬油下去後煙上來,一開始煮一點也停不下來只能一氣呵成。而吃也是這樣,只能即時,我們忙不迭地盛湯、下水餃,不知不覺就吃得滿頭大汗,就這樣時光一刻刻過去了,那樣的香氣只存在於當下。

在諸多菜式裡得意的一道,是朋友送我一包日本野芝麻,挑戰我有沒有適當吃法。疫情中,終於有時間研究,我將它炒香、攪拌碎、加橄欖油、大蒜、檸檬汁乳化,做成中東的Tahini醬,再搭配烤茄子、優格來吃,加上一點番茄的酸味,芝麻味厚實,配合茄子的香料直衝腦門,好吃!

一股腦栽進香料世界

這個新經驗的開啟,味道完全訴諸到腦內陌生的感官區域,又讓我一頭栽入香料的世界,不能自拔。開始看著伊莉莎白.大衛《南風吹過的廚房》選集,讀《香料漂流記》,在禁飛禁運的時代,想像遼闊的大地。

因為防疫,我們宅在家,煮飯好好吃。而能煮食給家人吃,所得的成就感是不是一種幸福呢?不遜於到餐廳去吃美食的快樂,或是看一場電影、出外遊覽的快樂。

攝影 / 吳比娜

疫情裡,世界勢不可擋的趨勢:全球化、經濟成長、連結、交換,都暫停下來了。以前總覺得在地食物集區(local foodshed)(意指一個地區有自給自足的食物系統,居民的食物由在地所提供)是個遙不可及的概念,在這個時代,誰不想要從量販店買進口的便宜肉類、小麥、玉米製品呢?

隨著各國封城、禁運的消息甚囂塵上,朋友來跟先生買自家種的米,擔心如果疫情延燒是否還能取得米糧,先生氣魄萬千的回答:「我們何止有米,我們屯的是稻穀!」平常在WTO、進口食品競爭下被擠壓到邊緣的本土小農,正在摩拳擦掌,等待人們再度正視在地食物供給、糧食安全的一刻。

日常有自己的農友聯繫網,產季向產地訂食物儲放

媒體上傳出超商搶貨、囤貨的報導,我們卻也老神在在,因為主要食材以外,乳類、水果、豆製品,其實我們也都已建立起「直接跟生產者買」的模式,有自己的農友聯繫網,在產季向產地訂食物來儲放,本來就不依賴傳統通路。

攝影 / 吳比娜

而外食並不是萬惡,對於自己喜愛的店家,還是以外帶方式光顧,支持在地經濟。從生產、運銷到加工製作,這些都是在地食物體系的一環,我們可以透過這次疫情為契機,重新調整。

只是,隨著台灣防疫逐漸解禁,一點一滴的日常,又重新回到我們生活中。偶爾當奔馳在外面,一發懶著想要買外食回家簡單果腹時,我會懷念起,在宛若避難小天地的小小廚房,那埋頭煮飯、充滿香氣與味道的防疫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