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啊!飲食文化營

1. 這四天

 

在出這個營隊的前幾天,我有時候會想,真不知道連續四天,所有時間都在處理和「飲食」有關的一切,孩子會不會膩。每天就是採買,處理,烹調,吃,收拾,重複重複重複。其實,有點像是讓孩子試試看,作四天媽媽在做的事情,感覺如何。

 

這個營隊的主題不在「烹飪技術」上面。在營隊開始的第一天,帶領的三個大人(我,草莓,博霖)就立刻向小孩表明:我們三個人煮飯一點都不厲害,至少一定沒有你媽厲害。

 

那麼,我們憑甚麼帶這個營隊啊?

 

小孩:「啊你就是騙錢啊!」

 

 

唔,如果把這當成一堂烹飪課,那應該就是騙錢沒錯。不過,這不是一堂烹飪課。

 

我這麼跟孩子解釋這幾天:搞清楚你吃下去的,是些什麼。

 

有孩子說他早餐吃三明治,這塊三明治,是什麼做的呢?土司是什麼作的呢?麵粉。麵粉又是哪來的呢?麥子。麥子又是怎麼種的呢?農夫種的。農夫是怎麼種的呢?你們知道,這些麥子是用電腦控制種出來的嗎?

 

先別談這麼遠的東西。光是日常看得到的食材,有些孩子就已經一知半解。有一位媽媽對我說,小孩曾經問他「蘋果裡怎麼會有種子?」因為,他平常看到的,已經是被「處理」過的,沒有種子的蘋果。雖然我沒有詳細問,不過,我相信有孩子沒有看過一隻全雞。

 

這是為什麼,關於「飲食」的經驗以及知識,在這個營隊裡遠比「烹飪技術」要重要。我們不期待孩子們變成烹飪高手,不過,我們期待孩子們能補上這些日常生活裡缺乏的經驗,包括採買,處理食材,烹飪,到收拾。我們也期待,孩子們對這些他們塞進嘴巴裡的東西有好奇,開始去追問。

 

我們期待的,是孩子開始去關注自己的生活,關注自己生活在其中的「文化」。

 

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讓孩子進入這些「飲食的文化」:實作,課程,以及研究。下面我慢慢介紹。

 

2. 課程

 

第一天到第三天,我們都為午餐和點心的食材,作了一些小教案。這些教案的主軸,都在於讓孩子搞清楚,自己吃進肚子裡的是些什麼東西。

 

 

 

第一天中午作水餃,我們安排的是關於「麵粉」的教案。草莓跟孩子們介紹了我們平常吃的麵粉,這些麵粉是從美國運過來台灣加工的。並且介紹了美國「手提包農夫」的耕作方式。她從美援時代開始講,台灣對美國麵粉的依賴,就從那時候開始。最後則介紹了台灣的小麥,以及我們今天要使用的,台灣自製的「喜願麵粉」。喜願麵粉的小麥是有機種植,跟美國麵粉比起來少了農藥和防霉藥,也減少了運送的碳排放。

 

第二天中午作炒米粉,下午作豆花。我介紹了兩種對人類影響重大的食物:玉米和黃豆。

 

 

早上,我把三種「粉」放在碗裡,讓小孩用聞,摸,嘗,來找出三者的不同。它們分別是一般的米粉,冬粉,還有純米米粉。接著,我把水加進去,再讓小孩拉看看,揉看看。一開始看起來,純米米粉最堅硬,但是泡水以後,卻最容易拉斷。一般的米粉和冬粉,在泡水以後會有一點點酸味,純米米粉卻不會。阿閔把純米米粉剝一段,嘗了一口,然後驚訝的說:「你吃吃看,這有米的味道!」說完,就吃個不停。

 

雖然米粉號稱「米」粉,冬粉號稱「綠豆」粉絲,但其實,他們絕大多數的成份其實一模一樣:玉米澱粉。下午,藉著介紹基改黃豆的機會,我向孩子說明這兩種「人類救星」。

 

 

假設一包純米米粉需要用一罐寶特瓶的白米,一包一般的米粉,會需要多少呢?有小孩說半罐,有小孩說三分之一。但其實,要做一般的米粉,需要的白米,大概只有一個瓶蓋。剩下,全部都是玉米澱粉。這些澱粉,是玉米泡過化學藥劑後,提煉出來的,不太有營養價值的廉價產品。跟白米比價,大概只要四分之一價錢。

 

但就是這種便宜的澱粉,還有便宜的基改黃豆(一斤大約比非基改黃豆便宜十多塊錢),才有資格叫作「人類救星」。

 

我:「想到可憐的人,你們會想到誰?」 小孩:「大埔被拆房子的人!!」

 

我:「唔….其實我本來以為你們會說非洲人啦…..」

 

大人常告訴小孩「非洲難民」沒食物吃的事,常告訴小孩「飢荒」的可怕。黃豆基改以後,變得不怕農藥,多撒一點也不會死,產量也大增。玉米澱粉可以添加在各種食物裡,讓大家都吃飽,這樣,飢荒問題不就解決了?

 

這麼說對嗎?小孩不這麼覺得。

 

有的小孩說,基改的東西吃多了還會生病。有的小孩說,這些東西是會飽,可是沒營養,而且只吃黃豆也不是辦法。這些知識,平常他們接觸得很多。但我還想多說一點:基改反而把農夫變窮了。怎麼說呢?

 

有小孩說,是因為農夫的東西被買光了,自己卻沒東西吃。有小孩說,是因為大家都去買基改的,不種基改作物的就窮了。其實,可怕的是,農夫想不種基改還不行。因為,如果他的田在種基改的農夫旁邊,卻沒有種基改,可能會被大公司告「侵犯專利」,因為它的非基改花粉,會影響到侵犯專利。而且,基改的種子還不能繁衍下一代,所以,農夫就貸款,不斷跟大公司買種子。

 

農夫,就是這樣窮的。人類救星,沒有真的救到人類。

 

 

第三天下午要作布丁,草莓帶著大家一起研究市售的布丁。她拿出兩個布丁,一個看起來比較白,一個比較黃。大家分別吃看看,發現味道不太一樣。黃色的布丁比較Q,白色的比較綿。兩種都挺香的,可是香味不太一樣,白色的可以吃到濃濃的奶味,黃色的則好像是另外一種味道。

 

黃色的,是我們最常吃的統一布丁;白色的,則是比較少人吃過的義美布丁。

 

草莓把包裝紙給大家看,請小孩把上面的成份寫道白板上。義美的布丁,總共就雞蛋,牛奶,香料跟糖而已。統一布丁的成份,連愛寫字的阿霆都寫到快累死了。

 

 

這裡面的成份,有許多小孩已經在自己的研究裡查過了(請見「6. 研究」),就由他們介紹給大家聽,有些,則是小孩都沒看過的東西,由草莓來介紹。聽完介紹,這些奇奇怪怪的成份,幾乎沒有一個稱得上好東西,有的甚至還會致癌。那麼,怎麼大家還都買統一呢?

 

一個小孩說:「廣告!」沒錯,這肯定是個原因。但還有別的嗎?

 

「如果你想賣布丁,要怎麼讓其他人的賣不出去呢?」

 

「下毒!」「威脅買的人!」小孩想到的都是這種會惹上麻煩的方法,但是,統一真正的作法可厲害多了:開7-11!!

 

只要開一間便利商店,變成最強的便利商店,裡面只賣自己的布丁,都不賣別人的,這樣不就得了?有一個小孩問,為什麼7-11門口都不放統一布丁的廣告?另一個小孩馬上回:「啊裡面就只有賣一種布丁,幹麼還放廣告!」這就是7-11厲害之處。

 

一個小孩提到「7/11拒絕7-11」的活動,我們開始討論,該怎麼拒絕統一。有的小孩認為這樣沒用,因為只是一天不去,其他天還是會去。草莓又說出更可怕的真相:其實,連全家,統一也有一半的資金。還有博客來,無印良品,Smile加油站…..拒絕統一,肯定是一個大工程。或許,不去7-11,只是一個起點。

 

 

這些課程,是讓孩子們思考「飲食」的一個起點。我們希望不只討論到食材的安全與否,而可以討論到關於食品工業化一些比較深入的議題。譬如為什麼要有基改,基改裡面剝削的問題(讓農夫貧窮)。以及食物行銷的手法,以及消費者能做的選擇(布丁)。

 

飲食不會只是個人的問題,我們身處於社會之中,包括我們吃下去的每一口飯,都關聯到社會。

 

這些知識性的課程結束以後,接著就是實作了。

 

3. 菜單

 

第一天到第三天,我們都定好了一份菜單,孩子們可以看看這份菜單的內容,討論該如何調整。

 

 

譬如,他們不想在水餃餡裡面加醬油膏,香油,還有蔥,我們就做了只加醬油的水餃。我們原則上提醒,如果不用某樣材料會怎樣。如果所有小孩都同意不要,那麼就是不要。

 

這幾天的菜單,大致如下:

 

 

午餐                                                       點心

 

第一天                       水餃+玉米濃湯                                 麥茶+麥芽糖餅乾

第二天                       炒米粉+貢丸湯                                            豆花

第三天      蒸魚+青菜+煎里肌肉+醃小黃瓜+味噌湯             布丁+自製豆漿

第四天                             自訂                                                         X

 

除了麥芽糖餅乾以外,剩下的餐點一律自製。自製的第一步,就從採買開始。

 

4. 採買

 

在小蝸牛工作室附近,一共有兩個採買地點:家樂福,和竹北市場。我們第一天去家樂福,第二天去市場。三四兩天,則由小孩自己決定。

 

 

採買的過程中,一切大小事,都得由孩子來負責。要有人負責拿菜單,規劃接下來要去買什麼,還有什麼還沒買。也得有人負責管錢,以免一不小心搞丟了,或者透支。每天採買的金額,我們會事先定好。我們盡量不定的過寬,這樣,孩子們就必須好好衡量,該買哪一種,等一下錢才不會不夠。

 

在家樂福買東西的時候,事情比較單純一點。東西都是一盒或一袋,上面貼好標價,看看那一盒東西的份量,大致上就知道夠不夠。到菜市場買東西,可就需要一些門道了。光是要去哪裡結帳,小孩就搞不大懂。

 

在第二天,炒米粉要用一些香菇,我們打算買乾的。小孩到了一個菜攤,問老闆有沒有乾香菇,老闆指指對面的攤子,說那裡有。於是,小孩群起跑到對面,拿了那邊的乾香菇,跑回來找這邊的老闆結帳……

 

哪邊結帳搞不懂,該怎麼買東西,也搞不太懂。老闆報價往往都是報「一斤多少」,但小孩想知道的卻是「一顆多少」,「一塊多少」,「一條多少」。有時候,還搞不清楚一塊肉多少錢,老闆就已經把兩百多塊的肉切了下去……

 

在第二天下午的時候,我們開始了第一場「去哪裡買菜」的討論。到底孩子們會選擇去家樂福還是市場呢?

 

 

我們不採用投票的方式,不但我不推薦,也有小孩自動反對(當然也有人支持)。因為,投票的方法,一定會造成少數人被強迫。我們跟孩子一起,列出了這張市場和家樂福的比較表。從這些因素看起來,兩方差不多打平。我請孩子們舉手表態,卻是家樂福的稍微多一些。

 

原因很簡單:冷氣。這幾天實在是太熱了。而且,市場比起家樂福,多了一些走路的距離。阿廷說得很明白:我比較喜歡市場,那裡比較有人情味,可是真的太熱了。

 

後來,我們找出了一個可以減少走路長度的公車路線,才突破僵局。於是,我們第三天又去了市場。

 

 

第三天去到市場,好多攤的老闆都已經認識我們了。有人親切的介紹什麼是「大黃瓜」,什麼是「小黃瓜」。肉攤的老闆還教孩子們怎麼醃里肌肉,他教了一個不用弄髒手的方法,就是直接把醬油,米酒,蒜頭倒到塑膠袋裡來揉。

 

第三天要煮的是合菜,我們請小孩,如果有搞不懂要怎麼煮的地方,可以趁機會趕快問一問。這是一個市場遠比家樂福方便的地方:你可以在市場問老闆要怎麼蒸魚,但不可能在家樂福問收銀台的店員。決定要負責煮魚的阿廷,認真聽著老闆介紹,把步驟記下來。

 

 

第三天下午,又有一次決定的機會。原本,我們想介紹清大的竹蜻蜓綠市集給孩子們,讓他們禮拜六到一個不同的地方採買。但是,在介紹完竹蜻蜓以後,多數孩子卻依然選擇了市場。家樂福,在這次的表態裡,獲得零票。

 

怎麼會這樣呢?

 

有小孩說,家樂福的東西太貴了,一次又要買很多,用不完,而且市場比較有人情味。阿閔說,現在對竹北市場已經很熟了,所以敢問問題,如果換地方,一開可能就不敢問了。支持市場的小孩覺得,綠市集賣有機,安全的東西是不錯,但是只有賣菜,肉或魚就得交給大人去買。但是,他們想要自己買這些東西,想要看到食物被處理的過程。

 

後來,我們又去了一次市場。雖然沒有按照原訂前往綠市集,但孩子們給出的理由,表明他們已經從採買的經驗裡學到了很多,很多。他們得到的不是技術或知識,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5. 烹飪

 

如果自己煮飯像打仗,三個大人跟八個小孩煮飯,大概是像世界大戰。

 

前兩天,是所有小孩一起煮一個主餐,跟一個湯。後兩天,則是每個人煮一道或兩道菜。原則上,我們只做一些技術的指導,告訴小孩該怎麼做,而不會幫小孩完成。我們扮演的角色,有點像顧問,偶而才下去作點事。小孩烹飪的照片,可以到下面的相簿去看(參考一下上面列出來的菜單,就知道孩子們在幹甚麼了):

 

第一天,第二天: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612348452118963.1073741865.245441665476312&type=3

 

第三天,第四天: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612352595451882.1073741866.245441665476312&type=3

 

6. 收拾

 

收拾一直是我們這幾天的大麻煩,我相信,在家裡應該也是這樣。孩子們不願意收拾的原因很複雜。一方面,或許是因為收拾本來就相對無聊,收拾不是在製造出一些新東西,而是一直重複一樣的事情,來把東西恢復原狀。另一方面,從早上採買到中午煮飯,有很多小孩真的已經累壞了(累到自動進入午睡的程度)。而且,對大人來說,有時間上的壓力,大人知道下午的點心需要耗費多少時間,而小孩一開始則沒什麼概念,不知道時間可能會不夠。上面這些,都是難以解決的因素,但有兩點是我們試著跟孩子談的,一個是「責任」,另一個是「公平」。

 

 

第一天,我們收拾的狀況相當糟糕,大人一面收拾,一面兜小孩收拾,累得半死。小孩對於收拾相當被動,大概就是稍微收拾一會兒,又回到外頭去遊戲。這天,「責任」都在大人身上。我們決定,要想個辦法把責任回歸小孩。

 

之所以會由大人背負責任,是因為這個空間其實和小孩沒什麼關係。小蝸牛工作室是由大人去跟工作室的主人,品超還有NoNo借的。大人背負著要把環境恢復的壓力,因此就得半求半強迫的,要小孩把環境恢復。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得讓小孩意識到,不只大人是這個空間的借用者,他們自己也是。

 

第二天早上,我告知小孩這件事:我們已經把小蝸牛工作室「退借」了,因此,我們今天沒有地方煮飯。這不是瞎掰的,在前一天晚上,我就已經跟品超談了這件事。如果今天還要繼續煮飯的活動,小孩就得自己想辦法,去跟品超借到這個空間。

 

小孩在品超的房門外躊躇了好一陣子,才把房門敲下去。品超出來,幾個膽子比較大的,就說了要借用廚房的事情。品超開始一一把孩子要復原,要注意的地方說了清楚。包括哪一把刀子不能用來剁,水槽該怎麼清洗,用快速爐要注意什麼,還有外面有鋪地墊的地方不能切東西。

 

小孩一開始很專心聽,許多小孩都把水槽的清理方法,還有用刀要注意的事情聽清楚了,雖然到了後來,還是逐漸渙散。孩子渙散的時候,我自己開始有點擔心「讓孩子自己借空間」的效果。不過,今天的收拾確實比前一天好多了,雖然孩子還是很難主動去收拾,但是收拾的意願比昨天好得多。而且,孩子們還不斷地相互提醒,有一把刀,剁了會壞。

 

 

除了「責任」的問題以外,各別的小孩,也可能各自有不願意收拾的原因,這時候,就只能慢慢搞清楚,他的「結」打在哪裡。

 

有時候小孩會認為自己「完全沒有使用廚房」,或者「沒有弄髒任何地方」,有時候小孩則會認為「其他小孩都不用清」。這些在大人看起來很荒謬,完全是藉口的理由,對小孩來說卻常常是真的。就算地板上已經滿滿是飯粒和菜渣,小孩還是可能認為完全是別人用的。對於正在收拾的大人 / 小孩來說,這當然是聽了很讓人生氣的話。但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攻擊他,而是先把他說的話當一回事,在慢慢展示給他看,他真的已經弄髒了(當然,還是很有可能徒勞無功)。

 

小孩也可能在所有人都在收拾的時候,不斷嚷嚷「你怎麼都不去叫別人」,「為什麼別人都不用收」。這話聽起來也很讓人生氣,像是不想收就開始瞎扯。但就像上面說的弄髒一樣,有些孩子真的可能沒意識到自己有弄髒,有些孩子也真的可能沒意識到「有人在收」。或者,雖然明明是別人都在收,自己在偷懶,卻因為大人或小孩跟他說話的方式,使他的接收到的訊息僅僅是「我被針對了」。

 

一直覺得自己被針對的阿嶸,就覺得這實在是太「不公平」了,為什麼被針對的總是自己呢?但對其他正在收拾的大人 / 小孩來說,阿嶸在一旁納涼,才是真的「不公平」呢!

 

如果只從「你不用收拾,所以不公平」的這種「不公平」出發,而沒有搞清楚阿嶸所說的「不公平」來想,這兩個天差地遠的頻道,就很難拉得上線。因為,他根本還沒有意識到「其他人已經都在收了」,也就還理解不到別人嘴裡說的「公平」。

 

阿嶸開始抱怨,誰誰誰也沒收,誰誰誰也沒收,為什麼不去叫他們。我指著他說的那些人,告訴他,我之所以沒去叫他們,是因為他們剛從裡面出來,有的剛去洗碗,有的剛去掃地,還有誰誰誰,現在也在裡面。在說完這些話以後,我告訴他,現在我也要進去掃地了,然後就離開進去廚房。過一會兒,阿嶸走了過來,告訴我有話想跟我說。然後問我,如果他要幫忙,可以做些什麼?

 

要和人溝通,總得先知道,他眼中的世界,長什麼樣子。

 

 

 

7. 研究

 

每天,除了課程,煮飯,收拾以外,小孩還有一份自由參加的工作,就是研究。

 

 

在出去採買的時候,小孩可以挑自己平常在吃的東西,或者想研究的東西,買回來研究。有的小孩買飲料,有的買冰,可以研究,順便當作下午的點心。

 

不過,研究的成果,常常還滿可怕的。有的人查到高果糖糖漿會導致過動,有的查到某某色素會致癌。網路上的一大堆資料,小孩全部都得自行比較,來得出對一個產品的結論。只有少數的產品,小孩查完以後覺得是無害的。譬如,阿霆查了舒跑,就覺得這東西對身體的影響應該還好(從那次起,他挑飲料往往都挑出舒跑)。他甚至還幫舒跑裡的各種成份,作了一張詳細的表格。

 

小孩作研究做得有聲有色,我看在眼裡有一個小小的結論:我們到底為什麼需要老師呢?

 

說實話,關於飲食的教案,絕大多數的內容,我們都是上網google來的。我們找得到的東西,小孩也全部找得到。在現在這個時代,google可以給的知識,遠比老師可以給的多太多太多了。甚至,google上可以找到遠比學校課本更詳細的資訊,還可以幫學校課本糾錯。我自己第一次搞懂彩虹還有晚霞的原理,就全部都是從維基百科上面學來的。

 

那麼,比起google,老師到底可以多給什麼?如果不能,那老師到底可以幹麼?

 

 

比知識,老師肯定不如google。但老師可以讓小孩有個「開始」。開始對一件事情有所好奇,準備去獲得知識。如果老師能做的,不是支持小孩的好奇,而是反過來掩蓋,那麼,老師就真的該被google淘汰了。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小孩未必(而且往往不會)會在發現一個東西含有不好的成份以後,就拒絕吃它。理由各式各樣,有的說「都買了,不吃浪費錢」,有的說「實在太好吃了啊」!這些都是很真實的矛盾,就像我們都知道統一不是太好的企業,卻有時還是難免走進7-11。

 

要改變一個人的選擇,除了知識,還需要很多很多。這些研究告訴小孩不該吃什麼,卻沒有告訴小孩「可以吃什麼」,也沒有夠多的經驗,把知識帶進他們心裡。這是google做不到,老師卻可以努力去做的事。

 

8. 第四天

 

第四天中午,要邀爸媽來吃飯。從前一天,我們就開始拼命準備。

 

第三天下午,在我跟另外一個小孩說話的期間,旁邊幾個小孩竟然就圍在一起,自己把菜單訂出來了!他們自己把菜單寫在白板上,然後,開始google。

 

 

這裡面的金沙豆腐,還有蔥爆牛肉(後來因為牛肉太貴,改成豬肉),大人們也都沒煮過,小孩們就只能上網去尋找作法。其他檸檬魚,還有排骨湯的作法,小孩也一併找到了。這一天所有菜要準備的食材,作法,全部都由小孩一手包辦。

 

隔天早上,小孩複習了一次作法,作了一張清單,前往菜市場。這次的採買很不簡單,要買的東西實在不少,錢也有點緊,還好我們有個作清單的天王阿霆。

 

 

這天,由阿嶸負責管錢。起初,有一些孩子對於阿嶸管錢不太信任,擔心他會把錢弄丟。但是阿嶸不但沒有把錢弄丟,而且還隨時可以爆出剩餘的金額。在竹北市場裡面,小孩已經有固定再去的幾個熟攤子了。買糖買鹹蛋,就到入口附近的雜貨攤。買菜,去昨天指點我們的阿姨那裡。買肉,到前幾天買肉排跟肉絲的豬肉攤(老闆還說要把小孩送來)。買魚,就到教我們蒸魚的大姐那裡。

 

這是我們希望孩子去經驗的,飲食的文化。

 

 

回程的路上,幾個孩子不斷討論著等會的分工。誰要先做什麼,作完這個該做什麼。下車以後,經過7-11,沒有一個人進去閒晃。一回到工作室,馬上上工。

 

 

 

總算趕在家長到場之前完工了!煮完這頓飯,孩子們總共只花了一個半小時。五菜一湯,加上一大盤炒米粉,一共十九人份的大餐。

 

 

在吃飽飯以後,我們安排了一段大人和小孩「互問」的時間,來回顧這幾天的種種。

 

這幾天,大人對小孩,其實有挺多疑問的。我們猜想,小孩對大人,應該也多少有一些不解。這段時間,就用「問與答」的方式,來把這些經驗說出來。

 

 

大人們疑惑,為什麼小孩總是不喜歡收拾?為什麼知道棒棒冰不好,還是要吃棒棒冰?為什麼最後一天不選擇去家樂福?小孩們則疑惑,為什麼要這樣子「互問」?為什麼要研究東西?為什麼要限制最多八個人?這四天的活動,就在這一系列問題裡結束。

 

「如果要幫這四天定個主題,你們會定什麼呢?」

 

「好玩煮飯梯!」「神奇煮飯梯!」「大吃大喝梯!」「去7-11梯!」

 

這四天,孩子們到底獲得了些什麼呢?

 

或許多了些食品安全的知識,多了些做菜的技術。但對我來說,我記得最清楚的,是那個賣菜阿桑皺紋裡的笑臉,還有豬肉販許大哥握著肉的手。

 

文章來自朋友:羅士哲老師(台南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