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沒有太複雜的思考,馬的感受與反應都十分直接,牠們能夠辨識出你當天的狀態,像超音波透視臟器,直達你心。這讓我覺得馬既神祕又恐怖,彷彿隨時都能將你看穿……
回溯遙遠如片段光斑的童年,最先躍入腦海的動物是倉鼠,黃昏時刻背著書包放學回家,行經寵物店必定駐足良久,我總像巨人般湊近臉龐,窺探一切屬於倉鼠的秘密生活。步入中年以後從都市遷居農村,禽鳥成了日常動物的主旋律,側院飼有家雞、鄰近人家蓄有鴨池,穿梭在阡陌縱橫間總有紅冠水雞、白腹秧雞躡手躡腳橫渡馬路,也見過稻田旁的彩鷸幼雛慌慌張張低伏身子,以為自己與地面融為一體,他人就見不著。
因為採訪工作的緣故,數個月前我來到位於花蓮的馬匹輔助教育中心,從此馬在我心中有了嶄新的意象。在此之前我對於馬的記憶僅在動物園,我會記得飼育員整備牧草、餵食馬匹的時段是正午前兩刻,然後選定此時抵達可愛動物區,近距離觀看馬啃草的樣子,陽光下牠們的毛色耀出光澤,靈動的嘴唇向四周偵查,有時鼻孔會突然噴氣,熱呼呼的氣息穿透空氣撲面而來。
抵達花蓮這座馬場是五月的某個午後,原先在放牧場的馬匹預備回到馬廄,教練牽著牠們排成一列像是放學路隊,一匹名為「毛伊」的年輕白馬突然停下腳步,轉頭九十度定定看向我與攝影師,教練指著攝影師的長鏡頭說:「牠很注意這個。」我有些驚訝於馬匹對細節的觀察力。
人馬之間的汨汨流動
返回馬廄,牠們像在外玩耍方才到家的孩子,會先行撒尿,然後清潔洗漱,馬場的教練拾起濕毛巾擦拭牠們巨大的臉龐,再彎下腰來清除卡在蹄鉤的泥土,整頓完畢,馬匹各自進入馬廄飲水休憩。
此時一匹名為「暖暖」的馬仍停留在馬廄外,教練將牠的鬃毛梳齊,再一束一束整編辮子,編的時間有多久,暖暖就低頭面向牆壁有多久,全程沒哼過一聲,也沒挪動過一步。原來採訪的隔日馬場正好要舉辦馬拉松,是一場參賽者跟隨馬匹的步伐一起跑步的活動,由於暖暖的毛色亮麗,體態優雅,被選為當日的領跑馬,因是萬眾矚目,梳整特別的「髮型」成了一道儀式,辮子造型是為增添美感,若逢競賽型活動,則會紮成一球一球的俐落造型。
旁觀教練替馬擦臉、刷馬毛、編鬃毛的時刻,時光彷如凝結,一股和煦靜謐的氣流在人馬之間汨汨流動。我想起小學時期要上台領獎的清晨,母親也會替我梳整頭髮,由於是在睡意朦朧間被提早喚醒,我總是邊吃早餐邊綁邊睡,偶爾因打瞌睡猛然低下頭,就會瞬間被媽媽綁紮的手勁拉回定位,好像那一紮一束都是愛的傾注。

透視人心的草原獸
馬場教練如母職般悉心照料馬匹,而馬匹則如一面澄澈之鏡,照進人的內心深處,使之透明,無所遁藏。然而動物如何反饋人類心境?又為什麼反饋?原來是出自他們必要的敏銳,這群原生在曠野鎮日被虎視眈眈的草食獸,生來就必須擁有敏銳的感知,來到馬場的孩子會被一一告知不能隨意奔跑或大叫,只因為一個突然的奔跑動作,或許就會喚醒原野動物藏在血液裡的古老記憶──危險來了,必須逃亡。
時時刻刻對外界的敏感,使牠們不時接收環境裡各種有形無形的騷動,而這份騷動也包括人的心緒。當你的情緒波動大,如龍捲風狂襲而來,只是站在一旁的馬就能知曉,甚至會因為這份強烈的訊息讓牠們躁動不安;而人的心接連著身體,倘若心未定,就貿然騎馬,馬也會知道,聽聞常騎馬的朋友形容,馬有後眼,騎乘時你若全身緊繃,牠承接並感受到你帶給牠的不適,還會一路整你。反之,當你全然放鬆與馬匹行進中的韻律融為一體,那便是人類經驗中少數能夠體會成為四腳動物的時刻。
因為沒有太複雜的思考,馬的感受與反應都十分直接,牠們能夠辨識出你當天的狀態,像超音波透視臟器,直達你心。這讓我覺得馬既神祕又恐怖,彷彿隨時都能將你看穿,但也因為身處在這樣的環境,在馬場的人們會力求自己保持平穩之心,透過馬的反饋覺察並調整自我狀態,久而久之便長成一個個沉穩溫柔的人。

一種動物一種氣質
馬場的教練阿金講述了一段過往的經歷,在她初入馬匹輔助教育的領域時,啟蒙的馬匹或許是看穿她尚未準備好,清蹄時硬是不把後腳抬高,當你要清左蹄,牠就故意把身體重心換到左腳,為此她磨練了很久。然後曾與動物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必定都會經歷幾段無人見證的迷幻時刻,親臨那些如神跡般乍閃的動物靈性,屬於阿金教練的,是當她為工作萬分沮喪還很青澀的時期,在清理馬廄之際,曾有一匹母馬緩緩將脖子伸長,將頭部輕靠在她的肩膀上許久,撫慰了她的心。
若說一種動物一種氣質,馬是穩重之中帶點小脾氣,呈現大智若愚的泱泱氣度;回頭望向我在側院飼養的家雞,牠們不藏也不懂得藏,是喜形於色的魯直大嬸,是會在公車上丟包佔位、用雨傘把手勾取物品的那種大嬸,拙趣之中沒有任何一點故意。相映之下,馬顯得更加神秘難測,看似溫靜卻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