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的飛魚季自每年四月起直到十月,族人於夜間出海捕飛魚(攝影/連慧玲)
阿美族的飛魚季自每年四月起直到十月,族人於夜間出海捕飛魚(攝影/連慧玲)

飛魚吃法

阿美族視飛魚為冬天存糧,做成飛魚醬、飛魚塊、飛魚條、煙燻飛魚等;日本屋久島則以酥炸飛魚、鹽烤飛魚、生魚片,日本人還會以飛魚為材料做成竹輪、魚板後加以油炸,或用它熬煮成湯頭,當作烏龍麵等料理的湯底。

飛魚看似如此自由自在,特別是望著牠們張開長長胸鰭,躍出凝凍似的普魯士藍海面,擺動尾部畫出S型藍晶鑽水波,心中總隨之漾起綺麗情懷,想著:飛魚是多麼自由啊!

然而,那畢竟是自以為是的浪漫想像!

飛魚,乘著黑潮自菲律賓來到臺灣,往日本而去,在大規模的遷徙中,覓食、交配、產卵。牠們屬海洋食物鏈中的底層,當鬼頭刀等大型魚類追捕在後時,便張開胸鰭躍出水面以求避敵,因之,那飛躍並非展示自由,而是一場場生死交關的追逐戰。

不過,日本人就愛飛魚一躍而起的形象,以華麗稱之。

「阿美族也有飛魚啦!我們稱飛魚為『卡卡轟』。」(攝影/周姚萍)
「阿美族也有飛魚啦!我們稱飛魚為『卡卡轟』。」(攝影/周姚萍)

華麗啊!那酥炸飛魚昂首飛躍的形象!

一回,我與友人前往屋久島旅行,下榻在一間名為「旅莊美山」的民宿。一日,我們歷經十小時的登山路程,耗盡熱量的虛空身體,盛裝著沉沉的疲累回到民宿,見著餐廳的厚實木桌上已擺好餐具,隨後餐點一一送上:茶碗蒸、味增湯不消說,還有以五花小排,加入味噌、黑砂糖、甘藷燒酒做成的鹿兒島鄉土料理「燉煮豬骨」,更有綜合生魚片(鯖魚、紅甘、日本真鯛)、鹽烤鰤魚、醋漬章魚等滿滿海味,其中最搶眼的便是酥炸飛魚。

華麗啊!那酥炸飛魚昂首飛躍的形象!裹粉極薄,一咬,外衣隨即喀滋脆裂,隨後是滿口細嫩清甜的魚肉,咀嚼中,尚有魚骨的酥脆不時爆開,如此滋味也堪稱華麗哪!

屋久島在江戶時代開始捕飛魚,而今,它是島上的尋常美味,每年十一月還有熱鬧的「春牧飛魚祭」。

這裡的飛魚料理樣態豐富,有酥炸飛魚,鹽烤飛魚、生魚片等。生魚片除了搭配一般調和了山葵醬的醬油外,尚有加了柑橘果汁的醬油或拌了柚子胡椒的醬油,據說吃來特別爽口。

另外,人們還會以飛魚為材料做成竹輪、魚板後加以油炸,或用它熬煮成湯頭,當作烏龍麵等料理的湯底。

旅行屋久島期間,在超市、小商店或碼頭候船室的土產店,總會看到飛魚,我也選購了蒲燒口味的飛魚真空包,將小島風土帶回。

如今疫情期間,幾近封城的狀態下,總份外想念旅行,份外想念旅行中的美好滋味。

新鮮飛魚醃漬,吊掛,直接煙燻

而想念的自然不止於此,還有尋常日子裡隨處走走、逛逛、買買的小自由與小收穫。

每月,在臺北記憶倉庫廣場有個裸裸實驗市Zero Market,聚集一些嘗試推廣無塑、循環再利用購物模式的攤主。想起一回我去逛這個市集,遇上販售煙燻飛魚及飛魚鬆醬的老闆。

說到臺灣的飛魚,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蘭嶼,是達悟族,也難怪高個子、聲音爽朗的老闆,劈頭就跟我說:「阿美族也有飛魚啦!我們稱飛魚為『卡卡轟』。」

阿美族的飛魚季自每年四月起直到十月,族人於夜間出海捕飛魚,利用其趨光性,以探照燈照射海面,再用弧狀魚網撈捕。清朝時,臺灣海防同知孫元衡曾為飛魚寫了一首詩:「入海微禽能變化,秋來巢燕已為魚;翻飛應悔留雙剪,誤學燈蛾赴火漁。」飛魚如翅的胸鰭,令詩人聯想牠們乃水燕子所幻化,而「誤學燈蛾赴火漁」,描繪的便是飛魚朝光亮處聚集的習性。

我好奇地向老闆確認他們是否用燈光誘捕飛魚,他霹靂啪啦地回答道:「現在不用探照燈了啦!我們大約在晚間六點出海,以前搭竹筏,但是因為竹管容易進水,後來改搭膠筏,在離岸三海里的水域間撒下漁網,靜靜等一個小時以後再收網。捕回的飛魚要馬上處理喲,從魚背剖開清理乾淨,用檸檬和刺蔥醃漬,吊掛讓血水滴乾,接著就直接煙燻。飛魚乾是阿美族的冬天存糧,可以當作點心吃,也是上山打獵的乾糧,抹一點鹽,搭個飯糰,就是一餐啦。」

飛魚條與角瓜齊炒 絕配

老闆還教我將煙燻飛魚剪成塊狀或條狀,放進密封罐冷藏,方便隨時取用,或是與時蔬拌炒,或是放入湯中熬煮出柴魚般鮮甜。

帶回煙燻飛魚,依照老闆教的方法處理後,魚骨頭和魚頭熬了湯,飛魚塊及飛魚條則冰藏起來。

飛魚塊,我將它入陶鍋做了炊飯。(攝影/周姚萍)
飛魚塊,我將它入陶鍋做了炊飯。(攝影/周姚萍)

飛魚塊,我將它入陶鍋做了炊飯。飛魚淡淡的煙燻味及檸檬刺蔥氣息,化於鬆軟的臺中秈十米粒中,吃到魚塊時,鬆軟間蹦出緊實口感,咀嚼到最後,還有一絲檸檬的微酸纏繞。

而飛魚條要拌炒哪種蔬菜好呢?當我感到苦惱時,適巧在有機超市的冷藏櫃中發現裸賣澎湖角瓜。以前曾在小島嘗過,但時日太久,已與它認了生,很想重拾熟悉感,且心想正好可試試炒飛魚乾。

一試之下,極為相合。角瓜不同於絲瓜,炒後口感仍脆、色澤猶綠,加上煙燻飛魚的味道與香氣將其滿滿包覆,很有一種富足感。

角瓜不同於絲瓜,炒後口感仍脆、色澤猶綠,加上煙燻飛魚的味道與香氣將其滿滿包覆,很有一種富足感。(攝影/周姚萍)
角瓜不同於絲瓜,炒後口感仍脆、色澤猶綠,加上煙燻飛魚的味道與香氣將其滿滿包覆,很有一種富足感。(攝影/周姚萍)

買回的兩尾飛魚乾,我十足珍惜,慢慢地吃、細細地嘗,因為那是自菲律賓歷經長長遠遠旅程,辛苦來到這兒的魚兒呀。

曾看過一本日文圖畫書,內容很簡單,描繪一個小男孩吃了一尾魚,而後去游泳,當他精神抖擻站在泳池邊緣準備入水時,說道:「魚變成了我。」待他跳進泳池,以矯健身手濺起水花往前游去時,又說:「我變成了魚。」

品嘗飛魚料理時,我總憶起這本書,並想著:萬物生養萬物!人無時無刻不依賴著萬物的滋養,那麼,我又能成為何種益於萬物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