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昇南瓜包了滷過的牛肋條去烤(攝影/陳洲任)
東昇南瓜包了滷過的牛肋條去烤(攝影/陳洲任)

南瓜,添一桌暖黃鮮色

南瓜不用費心裝扮,為台、中、西、日,各式家常料理的基本款好食材。天氣涼了,來個西式南瓜濃湯,暖心暖胃。做日式家常菜時,我常做佃煮南瓜,鮮甜好下飯。

南瓜根本是秋冬色的食材。

十月份,黃澄澄的南瓜還有個重要的出場角色,那就是西洋萬聖節的傑克南瓜燈(Jack O’ Lantern)。在廠商操作節慶行銷的攻略下,小小孩們扮裝成迪士尼的卡通人物或是漫威的超人,手中還是不忘拿個南瓜燈籃子,一路在老師帶領下,「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將討來的糖果裝滿那南瓜造型塑膠桶,我的兩個小孩在幼稚園都經歷過這一段。

好幾次趕著在玩具賣場關門前替小孩張羅隔天要的萬聖節造型,讓我想到那個齜牙咧嘴像在傻笑的南瓜頭就有氣。

有綠有白有黃有橙 南瓜瓜種多

南瓜,台灣話叫金瓜,小時候家裡也有種,瓜長在棚架上,垂下來形狀像水滴,大概就是兩個手掌捧起來的大小。我這個電視兒童,當在電視卡通看到「仙履奇緣」(現在叫「灰姑娘」)中,仙女把南瓜變成豪華馬車,我幼小心靈不禁留下一個問號,卡通南瓜才會長那麼大,假的吧!還長在地上!這個埋藏心底小小的問號,直到我到美國讀書,萬聖節前夕在各大賣場或是農民市集看到一個比一個大的南瓜之後,才被破除,美國不止月亮比較圓,南瓜還真真實實比較大。

台灣農民的育種能力,多元化了南瓜品種(攝影/陳洲任)
台灣農民的育種能力,多元化了南瓜品種(攝影/陳洲任)
常見的木瓜形南瓜,常去的店家分類很有趣,稱這個叫咱e(攝影/陳洲任)
常見的木瓜形南瓜,常去的店家分類很有趣,稱這個叫咱e(攝影/陳洲任)

這幾年常逛濱江市場,除了常見的木瓜形南瓜(常去的店家分類很有趣,稱這個叫咱e),來自日本的栗子南瓜外,我還買過淡黃色葫蘆形的奶油南瓜 Butter Squash(英文不叫Pumpkin喔!),艷橘色的東昇南瓜(第一次老闆發音我沒聽懂,我還回問是東森電視那個東森嗎?他居然還回我對啦!)白色的李白南瓜,來自新疆的貴族南瓜,不得不說台灣農民的育種功力令人佩服。難得的南瓜,我還會特別費心料理。

重刀功的風琴奶油南瓜

風琴南瓜,上菜必定驚艷(攝影/陳洲任)
風琴南瓜,上菜必定驚艷(攝影/陳洲任)

奶油南瓜有著淡黃色的外皮,上窄下寬圓柱型長得像葫蘆,糖分比較高,可食用的部分也比較多。風琴奶油南瓜 (Hasselback Butter Squash),學的是風琴馬鈴薯,將馬鈴薯切薄片但不切斷,烤過之後,就像是手風琴展開的風箱。這個做法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Hasselback就是發名這道菜的餐廳。

奶油南瓜先對切、削皮,抹上橄欖油並用鹽和黑胡椒調味,先放入200度烤箱烤十分鐘,讓其軟化。烤過的南瓜,這時候比較好切,在南瓜兩側各放一支筷子,切薄片但不切斷。接著融化奶油,加入大蒜、辣椒片和新鮮鼠尾草。將香草奶油淋在奶油南瓜上,再進烤箱烤40分鐘。出烤箱前,在南瓜上面撒上帕瑪森起司。

風琴奶油南瓜一上桌,自然吸睛,「哇!這是什麼!」不僅造型吸引人,味道更是一絕,南瓜因為切薄片,充分吸收熱源和奶油,既能讓甜度提升,焦糖化反應更添迷人風味。

大肚量的牛肉南瓜盅

東昇南瓜包了滷過的牛肋條去烤(攝影/陳洲任)

有一次小學同學大製片人藺奕送了我兩顆有機東昇南瓜,還交代我整顆都可食,不要削皮,南瓜籽可以烤來吃。東昇屬西洋南瓜品種,外型渾圓、皮和肉都是豔麗的亮橘色,甜度也高,算是視覺和味覺雙饗宴。有了外型靚和顏色艷的南瓜,讓我捨不得分切它,想讓它完整上桌。仔細切出方形的上蓋,掏出南瓜籽,再放入事先滷好的牛肋條,整顆南瓜蒸三十分鐘。

今天亮橘艷麗的南瓜不當馬車,而是可食食器,蛋白質和澱粉一起上桌。鬆軟甜糯厚實的南瓜,滲入滷牛肋的肉汁,算是絕佳的調味,讓南瓜比牛肉還精彩。

金瓜米粉,永遠討喜(攝影/陳洲任)
金瓜米粉,永遠討喜(攝影/陳洲任)

南瓜不用費心裝扮,為台、中、西、日,各式家常料理的基本款好食材。天氣涼了,來個西式南瓜濃湯,暖心暖胃。做日式家常菜時,我常做佃煮南瓜,鮮甜好下飯。炒米粉時,加入南瓜簽,金瓜米粉不止顏色好看,南瓜的甜味更添回味。

「金秋十月瓜果飄香」,金黃色的秋日,就該享受金黃色的南瓜添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