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田用雙色的粽葉來包裹,內層是青綠色的麻竹葉,外層是黃色有斑點的桂竹籜葉。 攝影/陳洲任
神田用雙色的粽葉來包裹,內層是青綠色的麻竹葉,外層是黃色有斑點的桂竹籜葉。 攝影/陳洲任

粽子大解放

麻竹青葉彷彿清風拂過的竹香,蒲燒鰻魚的濃郁鹹甜焦香,越光米吸收飽滿日光的香氣,有層次的撲鼻而來。竹葉飯飯量不多,就兩三口,但每一口都是蒲燒鰻魚和米飯的和諧協奏,間中感受到隱隱的竹香。

神田用雙色的粽葉來包裹,內層是青綠色的麻竹葉,外層是黃色有斑點的桂竹籜葉。 攝影/陳洲任
神田用雙色的粽葉來包裹,內層是青綠色的麻竹葉,外層是黃色有斑點的桂竹籜葉。
攝影/陳洲任

[dropcap]媽[/dropcap]媽包的粽子,數十年來如一日,不因為流行南部粽、港式裹蒸粽而改頭換面。不變之中卻也非一成不變,就像守在加拉巴哥孤島上的眾多生物,獨自演化。演化的動力就是家人的反饋,一年口味的評鑑,放到隔年,再進行口味的改善,年復一年,「最適化」家人喜好,是一場愛的演化。

孫女喜歡栗子,就把花生改成栗子。兒子嫌三層肉太肥,就包了瘦肉版本。今年大家覺得口味鹹,明年就改淡一點。大家胃口小了,就逐年把個頭包小一點。鹹蛋黃膽固醇太高?改包半個就好。每年媽媽介紹粽子的開場白,就是去年誰「挑剔」了什麼?和今年做了哪些改變。

自家粽子成了稀有瀕危物種

媽媽這幾年不包粽子了。年年迭代進化的粽子,抵不過外來的衝擊,農會每年的端午節贈品就是粽子,還不只一串。也不抵不過「島內」環境的變化,大家胃口小了,也不愛接連幾個禮拜都吃冷凍粽子。

竹葉、米飯、配料,三者香氣和口味的融合。 攝影/陳洲任
竹葉、米飯、配料,三者香氣和口味的融合。
攝影/陳洲任

自家粽子成了稀有瀕危物種,是該接手保育了。

打了LINE問媽媽,做了五十年粽子的詳細做法和好吃秘訣。聽完,滿失志的,這就是被南部粽嘲笑的粽葉包油飯啊。糯米蒸熟,和入炒過紅蔥頭和蝦米的拌料,想包什麼就包什麼,滷肉、鹹蛋黃、栗子、香菇、花生、蚵乾都行,粽葉包起來捆上繩子,要吃的時候再蒸過,就這樣。

「你做的粽子這麼好吃,沒有秘訣?」,「沒有。有人用生米慢慢炒,我們家不是」。

「跟油飯有什麼不一樣?」,「沒有」。

「那不就是油飯用粽葉包起來而已?」,「對,不過要比油飯炒得乾一點。」問了這麼久,總算找到一點點指引家傳粽子好吃的秘訣。

遠離「加拉巴哥症候群」的粽子

「加拉巴哥症候群」(Galapagos Syndrome)近年來被用來形容日本的手機產業,技術走在尖端,島內獨特演化,手機的特色和功能卻與世界不同,只看國內市場,鮮少考量海外需求,鎖國多年,全球大廠已各佔山頭,蘋果還攻入日本成了市佔第一。 端午節吃粽子是傳統,傳統粽子不能亡,或許應該解放粽子的想像。

母親的北部粽想包什麼就包什麼,滷肉、鹹蛋黃、栗子、香菇、花生、蚵乾都行... 攝影/陳洲任
母親的北部粽想包什麼就包什麼,滷肉、鹹蛋黃、栗子、香菇、花生、蚵乾都行…
攝影/陳洲任

米其林三星料理神田宴,竹葉鰻魚飯向粽子致敬

三年前,有幸參加了日本傳奇米其林三星大廚神田裕行在西華飯店的神田宴。「神田」是當今日本唯二連續十二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日本料理,另一家則是壽司之神小野二郎的「數寄屋橋次郎本店」。神田宴的珍饌食材和華麗炫技在此先不述,當天最後的「食事」,米飯料理,送上的是向粽子致敬的竹葉鰻魚飯。

神田流的蒲燒鰻魚先以炭火將鰻魚烤至雙面焦黃。 攝影/陳洲任
神田流的蒲燒鰻魚先以炭火將鰻魚烤至雙面焦黃。
攝影/陳洲任

神田流的蒲燒鰻魚先以炭火將鰻魚烤至雙面焦黃,因為這個時候才能將鰻魚體內的水分和油脂完全逼出,再抹上醬汁,醬汁調味才能完全滲入魚肉,完美融合。米飯則是用易於吸收水分的新潟越光陳米,蒸過再用高湯調味。

特別的是,神田用雙色的粽葉來包裹,內層是青綠色的麻竹葉,外層是黃色有斑點的桂竹籜葉(籜葉是桂竹的筍殼,並不是葉子)。層層剝開,桂竹籜葉來自土地的筍香,麻竹青葉彷彿清風拂過的竹香,蒲燒鰻魚的濃郁鹹甜焦香,越光米吸收飽滿日光的香氣,有層次的撲鼻而來。竹葉飯飯量不多,就兩三口,但每一口都是蒲燒鰻魚和米飯的和諧協奏,間中感受到隱隱的竹香。

這就是粽子帶來的感動啊!竹葉、米飯、配料,三者香氣和口味的融合啊!讚嘆大師的創意。

今年或許我也來初次嘗試做粽子,西班牙風海鮮粽、義式燉飯起司粽、美式BBQ肋排粽,還是請媽媽手把手教一次家傳北部粽,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