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創辦於2011年,是一個關心農業以及友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我們主要推動下面三項工作:
上下游的新聞平台
為什麼我們堅持做農業有關的新聞
農業是人與自然的交界,農人照顧作物,從自然中獲取養分,長出文明,是一種循環式的、生生不息式的、與自然共存的經濟模式。
尊敬農業除了讓我們得到糧食之外,也讓我們領略到:我們真的只是自然界系當中的一個部分,提醒我們對世界溫柔與謙卑。
然而農業在台灣長期不受重視,農人過往淪為沒有聲音的一群人。過去很長的時間裡,媒體對農業著力不多,也導致消費者對食物的來源與照顧者陌生疏離,農業的精彩故事被埋沒在田間,小朋友在學校也不會學到農業的價值,在政策上,農民更經常是被犧牲的一群人。
因此,我們創辦了上下游,希望有一個媒體能專心地報導農業,以及由農業衍生出的食物與環境議題。我們期待透過每日新聞與專題報導,把農業的精彩、農業面臨的處境、從農業到食物的各種歷程帶到大家的眼前,透過一次一次的閱讀,讓讀者更理解食物背後的歷程,更珍惜吃到的東西,對農業有所關注,並拉近與農業之間的距離。
全台灣最專業的民間農業媒體團隊
我們發現台灣農業有太多的議題沒有被觸碰過,從政策外部環境到農業產業結構,從農夫、漁夫、畜牧者以及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被挖掘,有好多為農業努力的研究者累積的知識,需要被紀錄。記者們就像挖礦一樣,一直一直不停挖掘著。
在每日挖掘的過程中,記者與編輯也不斷在累積農業的知識與探索挖掘新聞的能力,在獨立自主不受干預的環境下,我們成為台灣民間最專業的農業媒體團隊,挑戰越來越難的結構性議題,揭露不為人知的農業、環境與食物的秘密。一路走來,我們的報導榮獲許多重要的新聞獎項,皆是對上下游新聞團隊的肯定。
上下游新聞成為一個重要的轉譯者
除了對農業議題的深挖,我們也重視農業知識的傳承與轉譯。台灣有非常多農業相關的研究員,進行辛苦的研究累積豐沛的知識,這些都是台灣農業的寶庫,因此記者也特別著力在知識傳遞的報導,將這些智慧以新聞傳遞與累積。同時,我們也為消費者製作各種「作物秘密」的報導,從芒果、鳳梨、蕃茄、柑橘、白菜等,一一發掘不同作物的品種與有趣的故事,扮演作物與消費者的翻譯橋樑。
讓農業平均每個月被看見100萬次
我們是這樣的一群人:覺得農業有價值,覺得在農業裡的人值得被認識、有重要的事值得被大家知道。我們累積了一定的經驗,讓我們越來越有能力做這件事情,然後也覺得應該繼續做下去。而這些都成為台灣很重要的農業公共資料庫。
我們努力做這些事情,就是為了把農業傳遞出去,互相分享。12年來,我們總共發表了一萬多篇新聞,製作了數十個深入調查與或專題,平均每個月100萬個瀏覽頁次,這意味著,每個月讓農業被看到100萬次。透過我們的新聞,讓農業一次次地進入大家的心裡,發光100萬次。
這是我們之所以想繼續往前走的原因,因為我們想要讓農業再繼續被看見,被更多人看見。
我們對新聞的的堅持:促進公共利益
上下游新聞不申請政府補助,不接受廣告主付費購買指定報導的內容,不承攬任何政府委託標案,也不接受任何團體委託指名報導,讓新聞保有它該有的基本獨立精神,我們也善盡公正採訪與查證的職責,提供對社會有正向意義、有品質的新聞,驅動社會改革與前進。
《上下游》挖掘許多被政府長期漠視、或直指政策缺失的重大新聞議題,以公共利益為優先,不畏時局壓力,對政策提出針砭,犀利詳實的報導屢屢促使主政單位必須提出改革之道。
例如「揭開全台農藥最大漏洞|檳榔共業30年」系列報導以詳盡田野調查和科學檢驗,戳破政府怠惰多年真相,促使監委調查、主管機關將檳榔納管,終結30多年來的三不管政策。
再以「光電侵農大調查:直擊數百案場,揭發四大亂象」報導為例,記者地毯式踏查,以照片鐵證和完整論述呈現農電亂象,引發輿論關注並促使政策為農地種電止血。
以新聞促進社會前進,是上下游始終堅持的信念。
得獎肯定
-
2023
-
2022
-
2021
-
2020
-
2019
-
2018
-
2015~17
-
2012~14
2023
榮獲卓越新聞獎—社會公器獎
以公共利益為優先,不畏時局壓力的《上下游新聞市集》
2023社會公器獎|《上下游新聞市集》獲獎
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馮小非:我們就像是個有機體,扭來扭去,一直在變化
榮獲吳舜文新聞獎—調查報導獎
榮獲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平面類優選
入圍曾虛白先生新聞報導獎-公共服務報導獎文字類
【雞糞大調查】百萬噸生雞糞入農田,黃金為何變炸彈?
榮獲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專業組融媒體類首獎
高山農業崩壞現形記 | 戳入 60 年病灶,直擊 7 大山區
榮獲銀響力新聞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首獎
廢校 30 年回春更美!嘉義布袋菜舖社區喜獲新生,70 歲阿公阿嬤返校,共食共耕互相照顧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類-即時報導獎優選
市售黃魚九成來自中國!藥殘疑慮多,洗產地海鮮詐騙,專家呼籲「少吃為妙」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類—即時報導獎佳作
目標:農藥十年減半;現況:不減反增!專家:極端氣候農藥難減量、植醫需上路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類—即時報導獎佳作
你吃的優格優酪乳,是鮮乳還是奶粉做的?營養風味大不同,國產鮮乳能否殺入市場?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熱心報導獎
孫維揚/農業、食安與環境相關報導
入圍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
食農搜查線podcast
入圍曾虛白先生新聞報導獎-公共服務報導獎音頻類
EP60:為何「屏東國」變種電天堂?40分鐘神秘會議造成農地大崩壞
入圍信義房屋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報導獎
把部落種回來!「部落蔬店」挺來義小農,小米、黑藜、月桃產品賣到欲罷不能
2022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類-專題報導獎特優
入圍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缺蛋啟示錄— 蛋雞產業的困境與改革之道
入圍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
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類-專題報導獎佳作
入圍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
【雞糞大調查】百萬噸生雞糞入農田,黃金為何變炸彈?
入圍卓越新聞獎Podcast新聞節目獎
食農搜查線podcast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類—即時報導獎佳作
【注脂肉大揭密】人工注脂仿造雪花牛,還注入食品添加劑,記者實測大評比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及網路類—即時報導獎佳作
【干貝揭密】真干貝、組合干貝、腰子干貝,內容差很大!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熱心報導獎
馬振瀚/農業、食安與環境相關報導
2021
入圍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
大風吹,吹什麼?風電重擊的海口人生
入圍卓越新聞獎─平面及網路(文字)類突發新聞獎
2021新冠肺炎衝擊農業產銷系列報導>
榮獲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文字類)
被困住的公民電廠—能源轉型獨漏的公民發電力
入圍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公共服務報導獎(文字類)
光電侵農大調查:直擊數百案場,揭發四大亂象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 平面及網路(文字)類專題報導獎佳作
2021新冠肺炎衝擊農業產銷系列報導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熱心報導獎
林怡均 / 農業、食安與環境相關報導
2020
榮獲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
光電侵農大調查:直擊數百案場,揭發四大亂象
入圍卓越新聞獎─即時新聞獎
武漢肺炎衝擊系列報導
榮獲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公共服務報導獎
揭開全台農藥最大漏洞│檳榔共業30年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專題報導獎特優
中國走私香菇入侵系列調查報導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平日報導獎特優
年近12萬噸進口豬肉去哪裡?水餃肉包、豬排、腿庫飯、魯大腸都吃得到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平日報導獎優勝
半數台灣花生醬竟是中國進口,九成花生湯非國產原料,產農要求加強進口管控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熱心報導獎
林怡均 / 農業、食安與環境相關報導50篇
2019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評審團特別獎】
揭開全台農藥最大漏洞│檳榔共業30年
入圍卓越新聞即時新聞獎
蛋荒真相
入圍第45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非洲豬瘟│廚餘與防疫之戰
榮獲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
金門與非洲豬瘟之戰:不能輸的戰地前線
榮獲「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評比
前10大具有公信力新聞粉絲頁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平日報導獎佳作
蛋荒真相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平日報導獎優勝
蜜蜂農藥暴斃系列報導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平日報導獎佳作
嘉磷塞標準放寬爭議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平面媒體類-專題報導獎佳作
非洲豬瘟│廚餘與防疫之戰
入圍華文永續報導獎
非洲豬瘟│廚餘與防疫之戰
榮獲卓越新聞即時新聞獎
北農休市系列報導
入圍卓越新聞調查報導獎
髒工廠的告白!頂番婆電鍍污染農地專題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優勝
臺灣農藥創17年新高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優勝
生化法專題
入圍台達能源及氣候特別獎
50年來最慘蜂況,搶救蜜蜂大作戰│全球護蜂風潮
入圍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髒工廠的告白!頂番婆電鍍污染農地專題
入圍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髒工廠的告白!頂番婆電鍍污染農地專題
入圍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萌芽中的林下經濟:前景與難題
入圍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
日本地方創生。岡山|地域振興協力隊 &移居地方的人們
2017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評審團大獎
失控的低溫物流,揭開四大宅配亂象 調查報導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優勝獎
路邊捕獲基改豆─基改種子落地生根調查報導
入圍卓越新聞獎深度報導獎
50年來最慘蜂況,搶救蜜蜂大作戰│全球護蜂風潮
入圍卓越新聞獎調查報導獎
路邊捕獲基改豆─基改種子落地生根調查報導
入圍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失控的低溫物流,揭開四大宅配亂象 調查報導
榮獲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佳作
蜜蜂消失 生態警報!正視台灣蜜蜂危機
2016
榮獲第八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網路原生媒體獎
上下游新聞榮獲第八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網路原生媒體獎
2015
入圍2015年卓越新聞獎平面類調查報導獎
豪華農舍蠶食、農地種電鯨吞—台灣農地沉淪錄
2014
卓越新聞獎特殊貢獻獎
上下游共同創辦人馮小非榮獲卓越新聞獎第一屆特殊貢獻獎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佳作
洗衣精濫用殺蟲劑系列
入圍卓越新聞獎平面類國際新聞獎
緬甸轉捩關鍵報告
2013
榮獲卓越新聞獎平面類調查報導獎
揭開假米粉真相系列調查報導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評審團特別獎
揭開假米粉真相系列調查報導
榮獲台達能源氣候與氣候特別獎
埔里小農與瓶裝水工廠的戰爭
2012
榮獲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優勝入圍曾虛白先生公共服務報導獎
孩子的未來、碗中的現在─校園午餐調查報導
上下游的市集平台
開拓台灣農業的想像
《上下游》成立之初,覺得農業被發揮的潛力還太少,十分可惜,當時食品界傾向使用進口原料或取代原料的添加物,對本土農業作物使用得比較少。因此我們除了新聞部門之外,也成立市集部門,是想要在我們手上,也去嘗試發展農產品的各種可能性,從水果到天然果乾,從花生到全台第一個有機花生醬,我們開發了多項產品,都是過往業界沒有或較少嘗試的作法。
市集一直在思考,台灣農業的產品還有多少可能性。比如說我們要支持台灣的雜糧,消費者要支持它的方式就是吃掉它。以黑豆為例,你一直叫他喝黑豆茶,他會喝膩,好,換成黑豆蛋糕,也可能會吃膩,那接下來我們就把它整個做成一坨麵,叫黑豆麵,讓大家可以把它當作主食吃下去。透過持續深入探索與翻新求變,啊,原來可以這樣啊,原來可以那樣,好像開發潛能一樣,把本土農產品的整個潛能開發出來。
上下游市集作為一種公共財
上下游市集,以一種「開發的公共財」來思考我們的存在。每當我們開發出一個東西之後,等於讓別人看到:你看可以這樣。因此,我們嘗試把本土農產帶入各項產品,例如大家都用進口小麥做麵條,我們就嘗試用本土小麥,並且嘗試開發出價格合宜的產品,希望讓大家知道支持本土食物並沒有想像中的艱難與昂貴。
我們始終都在思考,上下游市集如何刺激更多的本土食材創意,並且創造合宜的經濟結構,讓消費者與生產者都得利。
上下游市集盈餘無條件支持上下游新聞
市集除了開發台灣農業潛能外,還肩負著經濟上支援新聞的任務,以完全支持不干預的方式,一直一直在付出。我們定義上下游為一個社會企業,除了因為這個企業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存在,也因為這些錢不是累積在私人口袋。大家在市集購買累積的每一份能量,都將回流到對農業的有正向發展上的方向。
上下游的副刊平台
除了新聞與市集部門外,我們在2017年新增「上下游副刊」版面,以文學、藝術形式表現飲食、生態、農林漁牧的豐富面向,以傳遞這些領域的精神價值。
不同於物質價值,精神價值看似無用,卻是內在的、不斷超越自身的。文學藝術的創造與鑑賞是人類的精神活動,文學作品是精神產品,也唯有文學能記錄人類歷世歷代最鮮活的喜怒哀樂,超越時空地映照人類的生命樣貌、洞悉人性。
新秀、老將共同耕耘,不限文體的借火者
開版4年以來,我們邀請了超過200位作者成為上下游副刊的耕耘者,既有文壇老將,也致力於挖掘新秀,不斷累積作品的深度與廣度。
我們以主題式經營每周的副刊版面,開拓各種文體的可能性,期許創作者提供屬於當代台灣的文本,傳遞土地的價值。如同我們援引福婁拜對文學定義的發刊詞:「文學就像爐中的火一樣,我們從人家借得火來,把自己點燃,而後傳給別人,以至為大家所共同擁有。」
我們的團隊
上下游新聞團隊
楊語芸
總編輯
德州農工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暨中正大學心理研究所雙碩士,曾任《商業周刊》〈alive別冊〉及《蘋果日報》〈蘋中人〉特約記者,《新北市文化》及《好客竹縣》主編,報導作品曾獲鍾肇政文學獎及玉山文學獎肯定。鬻字維生數十載,別無他長,樂此不疲!
蔡佳珊
資深記者
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實驗認知組畢業,曾任職《遠見雜誌》、《經典雜誌》、《Net and Books》,而後縱身投入食物與農業報導的寶山,曾獲卓越新聞獎、曾虛白新聞獎、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希望透過深耕書寫土地與人們的故事,與大家共同守護環境。著有《餐桌上的真食》、《台灣好果子》、《台灣綠食堂》。
林怡均
記者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輔農藝學系畢業,曾任田裡有腳印市集經理人、2016年綠領農學市集總召集人。來自高屏農村的百姓貴族,逛菜市場、跟農夫聊天的時候最自在,在田裡聽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想用文字寫給大家知道。
林吉洋
記者
台北大學地政系畢業,清華大學社會學碩士。關注風土人文與城鄉環境變遷,曾任職於社區大學,跑過業務、打過選舉。2012年曾獲浩然基金會支持,在中國NGO擔任國際志願者。2015、2016年業餘寫專欄,獲兩岸新聞報導獎獎勵。記者夢在四十歲前夕爆發,一頭栽入《上下游》,耙梳人與土地的羈絆,2021年獲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肯定。
孫維揚
記者
臺灣大學園藝暨景觀所作物栽培組畢業,曾任2022年綠領農學市集學術部門。經常走入山海農林或者農業市集裡,並期待有天自己化成雨水,滋潤臺灣長出森林。
馮小非
共同創辦人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歷任台灣日報編輯、921地震後創辦中寮鄉親報、擔任小地方新聞網編輯、共同創辦莫拉克新聞網、2011年共同創辦上下游新聞市集至今。曾獲卓越新聞獎第一屆特殊貢獻獎,現兼任事實查核基金會董事、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董事及海漁基金會董事,曾任公廣集團董事。
上下游市集管理團隊
蕭名宏
共同創辦人/總經理
大學念數學,研究所念社會學,畢業後曾共同創辦行動裝置入口網站,之後在國際品牌運動用品製造商擔任副總。中年返鄉,將過去所學運用在本土農產品的開發運用,希望串起產地到餐桌的上下游。
莊惠宜
共同創辦人
曾負責南投魚池鄉日月老茶廠20年,帶領無數次導覽,也是上下游共同創辦人,負責出最具挑戰性的「產品開發」考題。
田美燕
產品研發協理/品管
曾任業界產品開發、採購、生產、品管等多項職務長達30年。由於認同上下游理念,轉職上下游,擔任管理工作。
覃世雯
店面營運
畢業於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曾經歷國際品牌公司的美術設計、店面展示等工作。
游舒晴
採購及倉儲管理
畢業於臺中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設計與營運學系,曾任上下游市集門市店長。
上下游副刊
古碧玲
做過大小平面媒體、非營利事業組織,開過姑姑筵咖啡店等飲食舖子。好美好奇好勝怕無聊,雜看雜學,自己思想,喜歡閱讀植物,喜歡閱讀藝術,喜歡閱讀文史哲與社會科學,難以忘懷自幼浸潤於各報副刊的重度文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