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Ⅴ 台灣小麥復興

剛起步的小麥復興

翻開農委會的作物生產統計表,第一個項目寫著稻米,細分成蓬萊、在來、秈稻、圓糯、長糯,接著是玉米、甘藷和落花生,「其他雜糧」的欄位裡有高粱、紅豆,近年逐漸復耕的大豆也榜上有名,超過30項的統計裡,卻遍尋不到「小麥」的欄位。原來,這個佔國人第二大的主食,有99.9%依賴進口,自給率低到統計年報直接忽略。

日本和台灣都是地狹人稠的國家,戰後開放進口小麥的背景也幾乎如出一轍,面對國際壓力的態度卻大不相同,台灣在美國援助下大舉進口小麥,目前一年約進口110萬到130萬噸,自給率從最高峰的10%一路下滑到將近零。近年推廣復耕後,2013年本土小麥產量創下10年新高,將近400公噸,雖仍不到進口量0.1%,但終於有復興跡象。

然而,國外小麥的到港價每公斤僅15元,本土小麥光是成本就高出2倍,根據台灣區麵粉工業同業公會統計,台灣人最常吃的麵粉製品,第一名是麵條,佔30%,接著是麵包25%,第三名是中式的蒸品如包子饅頭,但除了麵包,大多麵粉製品都十分廉價,「台灣地狹人稠、人力成本高,氣候高溫多濕,到底適不適合發展小麥?」始終爭論不休。

有人悲觀,也有人樂觀。全台小麥育種唯一一人,台中農改場技佐林訓仕認為氣候上絕對沒問題,只要投入更多育種心力,發展更適合加工品種,台灣小麥大有機會。

閱讀了日本各界為和麥復興的努力後,本篇回到台灣,整理目前小麥栽培、育種、推廣的現狀,勾勒台灣小麥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