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全台小麥育種靠一人

02 全台小麥育種靠一人

二下午,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農場管理室的技佐林訓仕剛從實驗田趕回辦公室接受採訪,從小麥育種、栽培、加工,一路談到日本觀摩經驗,桌旁散落農民索求小麥種子的申請書;平常除了待在農改場,他還要巡迴各地,因為目前農政單位研究小麥的僅一人,全台灣的麥田都是林訓仕的辦公室。

上一個選育出的小麥品種,要追溯到1992年,當時台中區農改場從日本引進代號「W-3」的小麥品系中,選拔出產量高與抗病強的本土小麥品種「台中34號」,但這只是迴光返照,三年後,菸酒公賣局停止收購小麥,育種工作隨之停擺,直到近年吹起復耕風潮,本土小麥研究才重獲重視。

不過農政單位給的支援有限,目前台灣的主流品種仍是1983年選育的「台中選2號」,蛋白質約12%,主要開發成酒麴,或做成饅頭、麵條等中筋產品,因此近年許多農民都希望農改場可以提供新品種,不過相對於日本有12個小麥試驗場,台灣的小麥研究「獨一無二」,喜願共合國「總兼」施明煌以及許多農友都感嘆:「雖然很希望有新品種,但每次看都只有訓仕一個人,怎麼罵得下去?」

政府人力不足,農民自己當小麥偵探

范振昌拿著自種小麥做出來的全麥麵包,很有信心表示:「台灣種麥絕對沒問題」

范振昌拿著自種小麥做出來的全麥麵包,很有信心
表示:「台灣種麥絕對沒問題」

就連發放種子也是台中區農改場的任務,照理說,農改場試驗田的小麥屬於「原原種」,須經地方政府或契約農家培育「原種」,才到一般農民手上,但因1968年台灣就停止小麥的良種繁殖制度,近年逐漸興起復耕熱潮後,面臨「沒種」窘境,逼得農改場得跳下來供應。

「別看台灣面積小,光是桃園,氣候環境就差很多,例如新屋、觀音靠海,東北季風太強,土壤鈉離子含量又太高,產量和品質不如平鎮;而平鎮產量又不如更內陸的大溪、龍潭。」范振昌說,北部冬季容易下雨,一般常用的「深耕法」會讓土壤吸納太多水氣,在收割二期稻時撒下麥種,用「稻草覆蓋法」反而比較適合潮溼的北部。

他有感而發地說,主流的台中選二號,適合在中南部種植,若政府有心推廣,就該比照稻米,針對各地推出不同栽培方法,甚至引進適合當地的品種。

IMG_1413-1024

農改場使用電風扇及手工的方式挑出種子。

復耕小麥,風頭水尾最適合

規模小,成本高,政府不願投入人力經費改善品質,市場卻步,規模無法擴大⋯⋯,就像經典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環環相扣難以解答。即使如此,被問到台灣真的適合種小麥嗎,林訓仕仍斬釘截鐵地說:「沒問題」。

IMG_1372-1024

農改場蒐集、培育不同麥種,找出最適合台灣種植的品系

他認為,台灣小麥面積曾達到2萬5千多公頃,可見氣候環境不是問題,因此,重要的是找出適合台灣的栽培地區、降低成本,目前市場上的食用小麥,提倡不施農藥化肥,每公頃產量僅2噸,收購價每公斤30元,但站在推廣立場,若能適度施肥,提升蛋白質,同時將產量增加到每公頃3噸,收購價降低到20元,農民同樣賺6萬元,但末端價格下降,更易吸引加工業者。

在台灣斷裂的小麥栽培史上,唯有台中大雅、金門勉強維持栽培歷史,不過根據台灣大學農藝系碩士畢業生陳筱鈞的研究,最適合種小麥的地方是中南部沿海的嘉義東石、台南學甲。

陳筱鈞經過2年研究觀察,發現濕度超過88%,小麥蛋白質就開始下降,但台灣的相對濕度高得驚人,80%、90%是家常便飯,「90%已經是水田的溼度了,國外適合種植的區域,濕度大約在百分之70幾。」陳筱鈞說,本以為北部溫度低,比較適合種小麥,研究後才知道,台灣小麥適合種在高溫、低濕、高日照的地方,南部最符合這些條件。

林訓仕認為,適合種小麥的地方,多半是農民眼中種稻條件不好的「風頭水尾」,若大面積栽培,不僅可降低成本,品質整齊度也較高,還能分散鳥害問題。

民間喊了5年復耕小麥後,農政單位終於緩慢跟上腳步,2013年鼓勵休耕地活化,轉作小麥每公頃獎勵4.5萬元,不過目前除了轉作補助金之外,基礎工作如育種、研究等資源顯然還沒跟上腳步。

IMG_1299-1024

原本全台僅有林訓仕一人負責育種(右)現在多了一名新助理(左),被戲稱為「全台小麥第二人」

臉書快速留言

1則留言 02 全台小麥育種靠一人

  1. fierycloud

    蠻好奇蓬萊稻改良時,似乎有遇到跨緯度育種,日長敏感度不合適的問題? 那目前小麥引種時有向那些緯度比較接近的地區引種嗎? (不過較低緯度的小麥似乎都是海拔比較高的地區在種植的? 而且似乎主食多是烙餅類)

留言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