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台灣小麥的黃金未來在哪裡?
在日本採訪時,許多受訪者提到台灣,總會努力用不太標準的中文 說出:「小籠包」,一位日本麵包師傅聽說,台灣小麥自給率不到0.1%,忍不住驚呼:「我還以為鼎泰豐用的是內麥!」
日本受訪者不約而同表示,台灣有各式各樣餅皮、麵食,很有機會發展本土小麥,「如果鼎泰豐用台灣麥,我一定會去吃。」
日本小麥自給率,從4%走到12%,來自政府、育種、製粉、產業界及民間組織等的集體努力,台灣目前自給率不到0.1%,長期來看,若要被 視為值得推廣的糧食作物,可能要上看1%的自給率,亦即4000公頃的栽培面積,若真能實現,也意味著休耕土地全面活化的可能性。
日本在本土小麥復興的過程中,提出了「和麥」的概念,認為本土小麥就像「和牛」是日本飲食文化的一部分。而地域振興,更是內麥復興革命的核心,從福岡、香川到使用內麥的麵包店,從育種研究員、製粉業到拉麵店主、麵包師傅,思考的相同核心,是如何透過和麥找出屬於地方特色的生存模式。
台灣究竟該如何看待本土小麥?是單純的大宗民生物資,讓市場機制決定誰能生存?或是把小麥種植放入本土農業發 展的藍圖裡,讓小麥與米食共同成為餐桌上的主流?或者從氣候變遷的角度,思考小麥作為耐旱作物,降低農民面臨乾旱休耕的風險?
從2007年走來的本土小麥復興,會是曇花一現或是穩定成長,或許考驗的是社會對農業發展以及經濟模式的想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