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灣麵粉廠有大有小,在麵粉界待了20幾年、現為聯華實業業務二部副理的黃北辰表示,台灣規模最大的粉廠是聯華實業,另有像洽發、大豐等中小型粉廠,不過這幾年收了10多家,從36家粉廠,現在剩20家出頭。
在福岡和香川的案例中,地方麵粉廠扮演非常積極的角色,從提出育種想法、特性要求,到市場區隔、推廣,串起整個內麥產業鏈,無非是帶著危機意識,希望在大廠壓制下維持生存空間。
為何台灣的中小廠同樣面臨大廠競爭壓力,卻未能結合台灣小麥做出市場區隔?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檢視台灣麵粉的產業結構。
台灣麵粉界主打價格戰 不易嘗試新事物
台灣麵粉工業在1950年代快速起飛,新廠競相成立,小廠砸錢擴廠。長期紀錄麵粉歷史的大豐麵粉廠董事長何澄祥指出,1952年到1954年,麵粉公會會員廠從14家劇增到35家,每年產能高達40多萬公噸。
但與此同時,進口的美援小麥數量只有約20萬公噸,各廠生產能力已經超過原料二倍多。1966年,台灣粉廠的總產能上升到80萬公噸,進口小麥最多的一年,不過才36萬噸,平均每家工廠每月開工不到12天,已有業者擔心麵粉崩盤。
70年代國際穀物上漲,政府為了穩定原料來源,1979年時要求每個麵粉廠必須按照產能申請進口小麥配額,由麵粉公會「協調申請,聯合採購」。在供給有限的情況下,麵粉廠只要拿到配額,幾乎穩賺不賠,因此出現每個麵粉廠拚命擴大設備,完工後卻閒置不用的怪異現象。
文化大學經濟系教授馬泰成曾在《公平交易季刊》專文檢討,自80年代起,全國前十大麵粉廠,平均設備利用率僅四成,10條產線只用了4條;此制度也導致邊際業者不事生產,只要維持工廠產能拿到配額小麥,再轉售即可獲利。
配額制雖在1993年取消,但馬泰成觀察,一個貨輪的運輸量約4.5萬噸,國內廠商規模太小,必須由公會協調聯合進口,因此雖然開放自由採購,但公會仍擁有管制分配的能力。
雖然現在已出現數家麵粉廠自成採購小組,不透過公會進口,但熟悉台灣麵粉工業的人直言,台灣的麵粉廠因為長期沒有競爭,早已失去進步動力,只求穩定磨粉,打價格戰,雖已全面開放,但傳統思維仍根深蒂固,不願嘗試新事物,更不用說開發本土小麥。
面臨價格門檻 台日作法不同
不過麵粉廠也有話要說,某大廠老闆直言:「台灣小麥品質不好,量不穩定,成本又高,誰想要做?」
產量是粉廠重要的考量之一。麵粉是資本密集的產業,一套設備動輒上千萬,台灣小麥才剛起步,這兩年得力於農委會每公頃4.5萬元的補助,種植面積逐步上升,但產量仍不到400公噸,小型麵粉廠每小時可磨10公噸麵粉,大型粉廠約3、40噸,一天就能磨完全台小麥一年收穫量。
產業規模小,成本居高不下,進一步影響下游業者使用意願。黃北辰坦言聯華推得很辛苦,一袋22公斤的本土白麵粉,就要1260元,進口價格僅一半,就算麵包師傅有心要用,聽到價格就打退堂鼓,只用「支持國貨」的柔情訴求,很難大規模推廣,必須讓麵粉更符合下游加工需求,並結合行銷,台灣小麥才有機會。
同樣面臨價格差異,日本農林水產省農林水產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吉田行鄉認為,人們常常忽略了使用內麥帶來的廣告效益,「日本粉廠大多仍磨外麥,卻靠著內麥打出知名度,北海道的江別製粉,甚至推出客製化服務,1噸就可製粉,推廣『只有在地方上才買得到的產品』,適當使用內麥,反而能延續粉廠生存。 」
蠻好奇日本是由何機關來監督實際生產使用的內麥與外麥是否與終端商品的標示相符? 有甚麼實際上可用的檢驗程序或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