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從遍地麥浪到低於0.1%自給率

01 從遍地麥浪到低於0.1%自給率

遍地麥浪的黃金時代

「以前我們家就有種小麥,日頭曬完後用石磨磨成粉,再切韭菜或高麗菜,下鍋煎成麥仔粿,從小吃到大,你知道石磨嗎?就像戲裡演的那樣拉啊,」高齡80歲的林阿嬤,一提到年輕時的小麥回憶,頓時朝氣十足,邊說邊拉直雙手畫圈,示範怎麼推石磨,他的兒子近年加入復耕小麥的行列。

林阿嬤來自彰化大城,傳統上被視為風頭水尾的偏僻農村,正因先天條件差,耐旱又粗放的小麥成為地區重要作物。台灣區雜糧發展基金會專門委員方若彥曾在文章中提及(文章名字:〈台灣地區小麥生產情形之回顧〉),民國10~25年,土壤肥力差的沿海地區就開始種小麥,面積約5千公頃。

5千公頃在台灣小麥史算多嗎?2007年,喜願共合國創辦人施明煌有感於台灣過度依賴進口小麥,開始復耕計劃,直到第七年,才敢喊出500公頃目標。

不過,台灣小麥真正的黃金時代在民國49年,創下2萬5208公頃歷史新高。國民政府遷台後帶來大量中國軍人,麵食需求量增加,加上美國政策引導,國人飲食西化,當時小麥和糙米價格差不多,政府推動小麥增產,實施「小麥良種繁殖制度」,收購民間合格麥種再貸放給農民,維持麥種品質,桃園、苗栗、台中、彰化、雲林都揚起一波波麥浪。

當時台灣已出現麵粉廠,但大部份的農村只有石磨,無法完全去除外層的麩皮,磨出來的麵粉顏色灰黃,不若今日雪白又細緻;有些農民只簡單脫殻,直接混合麥粒和白米,煮成麥仔飯,但就像許多人不喜歡糙米的口感,未經磨製的麥粒咬起來粗糙乾硬,是許多老一輩人的惡夢,林阿嬤回憶起麥仔飯的歲月,直說「我攏吃到驚了。」

美麥大舉來台,台灣麥被踢出統計年報

即使曾種到2萬5千公頃,台灣小麥的自給率最高仍只有15%,日治時期大多從日本進口,1945年到1949年則來自中國各省,1950年代韓戰爆發後美國援助,廉價供應國內剩餘小麥,台灣才漸漸走向如今以美麥為主的進口模式。

1960年本土小麥栽培來到最高峰,此後一路下滑,相較於日本以補貼方式保護國內小麥,國民政府考量政治情勢,加上本土小麥成本過高,光人力就超過美國小麥的總成本,品質卻沒有比較好,因此逐步鼓勵農民轉作,也在1968年停止良種繁殖制度。1974年,本土小麥面積跌至304公頃。

國民政府確立小麥進口政策後,本土小麥曾短暫回春過,此時的小麥不是拿來做麵粉,而是釀酒原料。1976年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在台灣各地契約栽培、保價收購,耕種面積略微回升到1000公頃左右,但因為和進口價差實在太大,1995年政策喊卡,台灣小麥從此一蹶不振,栽培面積僅剩兩位數,1997年甚至只有20公頃(未含金門),隔年就被農委會踢出農業統計年報,相關紀錄只零星散落在農糧署及各縣市政府。

保住台灣小麥命脈的金門高粱酒

在進口小麥大舉入台後,為本土小麥留住一線生機的竟是金門高粱酒。1994年,金門縣政府以每公斤28.75元保價收購當地小麥,作為金門高粱釀酒原料,維持當地約2千公頃栽培面積。

雖然金門的收購價格和進口小麥價差過大,近年屢被質疑濫用公帑,不過也因金門仍維持種麥傳統,金門農業試驗所才和台中大雅區農會契作60~70公頃酒麴用的小麥種原,保住本土麥一線生機,2007年喜願共合國「總兼」施明煌復耕小麥,就是從大雅開始。

若非金門高粱的支撐,本土小麥被踢出的可能不只農業統計年報,還包括農改場的研究室。由於台灣早就放棄推廣小麥,栽培、育種、產銷等研究嚴重停滯,目前全台僅台中區農業改良場技佐林訓仕一人專研小麥育種,本土小麥的復興之路充滿挑戰。

臉書快速留言

我要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