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導言

台灣一年消費130萬公噸小麥,幾乎等於全台栽種稻米的總數,其中超過99.9%來自進口。據統計,2013年本土小麥栽培面積約169公頃,產量379公噸,本土小麥自給率連0.1%都不到。

時間拉回1930年,台灣西部沿海地區,大約有5千公頃種植小麥,1960年更達2萬5千公頃,曾創下13%自給率歷史顛峰。1960年代後,政府考量政治情勢,棄守本土小麥,改用美國進口小麥,甚至在1968年停止良種繁殖制度。1997年小麥栽種面積跌停歷史新低,島內栽培僅剩20公頃,後因金門高粱酒在台契作,保住一線生機,在2007年之前,維持約70公頃栽種面積。

1997年後,台灣民間喊出「復耕本土小麥」,短期希望復耕500公頃,長期來看,若要被視為值得推廣的糧食作物,可能要上看1%的自給率,亦即4000公頃的栽培面積。

要從低於0.1%爬升至1%,許多人質疑,台灣做的到嗎?氣候條件是否合適?面臨全球競爭,台灣有必要發展本土小麥嗎?

台日小麥之路,相同與不同

令人意外的是,日本與台灣竟曾有過類似歷程。擁有悠久小麥栽種歷史的日本,也曾因外國小麥大舉入侵,本地小麥自給率一路下滑,1973年來到歷史新低,僅剩4%,連傳統烏龍麵用粉都讓座給澳洲進口白麥,拉麵、麵包用粉全是進口小麥的天下。

不過日本政府並未放棄本土小麥,從政策補貼、育種研究投入資源,日本民間也大力投入,聯合製粉廠、製麵所、拉麵店、麵包店,投入產品開發推廣。拉麵之鄉福岡,喊出「福岡要有自己的小麥」,育成專屬品種「拉麥」;烏龍麵縣香川,15年前孵育「讚岐之夢」品種,誓言從澳洲白麥手上奪回「烏龍麵真味」。

「用家鄉力量發展家鄉特色」,成為日本小麥革命的共識,政府民間合力奮戰40年,在2013年衝上12%的內麥自給率,是台日韓三國中,小麥自給率最高的國家。

彙整超過30位產官學界經驗 提供完整在地案例

為了探索日本小麥復興過程,提供台灣參考,上下游新聞與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共同策劃這次的新聞專題,由上下游記者林慧貞、簡嘉潁在2014年年中展開企畫與約訪,再於八月下旬赴日進行完整採訪。

採訪對象橫跨福岡、香川、東京,訪問農業試驗場、農民、日本農協JA、麵粉廠、麵店、麵包師傅,如何突破生產成本和天候限制,落實地產地消;另拜訪農林水產省、福岡縣政府、香川縣政府及民間支援組織,探討小麥在全球化下的衝擊與因應之道。

(北海道雖為日本小麥栽培重鎮,但因氣候與台灣差異過大,經驗不易參照,因此選擇氣候較為相近的福岡與香川為主要案例)

在專題架構呈現部分,我們首先按照地區與小麥用途,區分成福岡拉麥篇、香川烏龍麵篇、內麥麵包篇,另將日本小麥變遷與政策發展單獨成篇,最後回到台灣,瞭解本地小麥栽種變化,與目前復興成果。

2015台日小麥復興之路專題工作團隊

企劃編輯:上下游新聞部
採訪寫作:上下游記者林慧貞、簡嘉潁
日方聯繫翻譯:上下游記者簡嘉潁
攝影:
協力資深攝影邱劍英(負責首頁主圖、日本麵包時代篇的03 片根烘培、04 Dans Dix ans、05 365日)
其他部分攝影:林慧貞、簡嘉潁
美術編輯:蕭名宏
網站設計:蕭名宏
【本專題由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