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台灣十大農食事件回顧

2015年剛結束,食安和農業問題依舊不停歇,上下游精選出十件重大新聞,1月就以台灣史上最嚴重禽流感揭開序幕,除了新型H5N2病毒,甚至出現台灣首例H5N8病毒,養鵝產業重創9成,有錢都吃不到,不管是政府或學界都不知道病毒從何而來,至今疫情仍在延燒,防疫措施卻亂糟糟,未來台灣乃至於全世界,該怎麼防止新病毒演化成人畜共通疾病,是人類最大的挑戰。

食安方面,今年大小問題不斷,3月底爆發有台灣廠商竄改日本食品標示,疑似違法進口不得輸入的福島核災及其周邊五縣市食品;不到一個月,又爆發大規模手搖飲料農藥超標,五十嵐、英國藍等等知名品牌全都淪陷,民眾哀鴻遍野之際,才發現原來台灣的手搖飲料大多用越南茶葉,食用花卉農藥在三不管地帶。

不過今年也有一些好消息,農委會修法明確定義,農舍起造人必須是有實際耕作事實的農民,雖然受到立委和地方勢力反彈,承受人留待《農業發展條例》修法,不過已跨出歷史一步;年底趁著立法院會期最後一天,延宕了20多年的《國土計畫法》闖關成功,對變更農地地目有更嚴謹的規範;今天起基改標示全面上路,涵蓋散裝產品,未來到傳統市場買豆腐,別忘記注意店家有沒有寫牌標示是否含基改成分。

1一月:史上最嚴重禽流感

嘉義縣大林一處種鵝場確診感染H5N8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後,防疫單位連夜投藥撲殺種鵝。(圖/嘉義縣農業處提供)
嘉義縣大林一處種鵝場確診感染H5N8高病原性禽流感病毒後,防疫單位連夜投藥撲殺種鵝。(圖/嘉義縣農業處提供)

新年剛過沒多久,1月9日,屏東縣一家蛋雞場就檢驗出不同於以往H5N2的高病原禽流感病毒,撲殺12萬隻雞(newsmarket.com.tw/blog/63848/),沒想到疫情一發不可收拾,除了新型H5N2病毒,甚至出現台灣首例H5N8病毒,甚至「榮登」全球第一個同時發現H5N8和新型H5N2病毒的國家(newsmarket.com.tw/blog/64004/),疫情蔓延到北中南東各縣市,全台只剩宜蘭沒有淪陷,總計撲殺約513萬隻雞、鴨、鵝,損失45億台幣,以往較少發病的水禽這次卻成了頭號受害者,養鵝產業重創九成,連種鵝都染病被撲殺,鵝肉價格翻倍,商家無奈改賣鴨肉(newsmarket.com.tw/goose/),業者為了搶佔商機,竟化整為零,規避復養繁瑣的規範直接租農地另闢新場,圍網措施不確實,野鳥鴨鵝交雜,成為病毒交換溫床(newsmarket.com.tw/blog/77340/)。

隨著天氣漸冷,12月又陸續傳出肉鵝驗出禽流感病毒,香港大學研究指出,台灣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已經出現五種組合,顯示這些外來病毒持續變異適應在地環境,對家禽產業更具威脅性(newsmarket.com.tw/blog/80872/),但面對來勢洶洶的禽流感,政府和農民顯然都還沒準備好(newsmarket.com.tw/blog/66423/)。

2三月:竄改食品標籤,違法進口福島核災周邊五縣食品

福島02福島核災後,台灣禁止日本福島、茨城、櫔木、群馬和千葉等五縣輸入生產製造的食品,但昨日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聯合各縣市衛生局公布稽查10大進口商結果,發現有業者疑似貼標籤不實申報製造廠所在地,來自五大輻射污染區共283項產品輸台,其中多數為民眾常用民生食品,如龜甲萬濃口醬油、午後紅茶等品牌(newsmarket.com.tw/blog/67298/)。

台灣其實早在去年10月就預告,進口日本輸入的食品都需要檢附官方的產地證明及檢驗證明,但將近半年都未執行,引發立委痛批(newsmarket.com.tw/blog/67335/)。這個事件後,衛福部決定對違法進口廠商採最嚴格的逐批查驗(newsmarket.com.tw/blog/67482/),且所有進口日本食品都要附
官方產地證明,7項產品需輻射檢驗證明(newsmarket.com.tw/blog/69776/),不過日方對我國一直採高標準檢視很不滿,不斷要求我國開放日本五縣進口,政府能否堅持需要人民的監督(newsmarket.com.tw/blog/74499/)。

3四月:手搖茶農藥風暴

知名手搖飲料店「英國藍」進口的花茶原料「玫瑰花」,被苗栗縣衛生局抽驗出多項農藥殘留與規定不符,轉手的貿易商將產地從伊朗竄改為德國(newsmarket.com.tw/blog/68327/),還檢出早在民國60年就被禁止的殺蟲劑DDT,因為DDT有致癌可能,所以國際大多已經禁用。整件事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英國藍後還自主送驗,發現茶葉檢出超標農藥,來源包括越南、斯里蘭卡,(newsmarket.com.tw/blog/68713/),隨後五十嵐、Mr. Wish、休閒小站、天仁茶葉等等也被驗出茶葉農藥超標,知名即溶飲料品牌「3點1刻」玫瑰花驗出DDT(newsmarket.com.tw/blog/69213/
此事凸顯台灣對食用花卉的管制漏洞,台灣花茶使用的原料多為進口,但花茶卻是很少抽驗的產品,進口商大多提出檢驗證明後,海關就會放行(newsmarket.com.tw/blog/68364/),流到下游後,第一線稽查人員疲於奔命。事件後,衛生福利部要求茶葉進口商和大型包裝茶葉飲料工廠進行強制檢驗、追溯追蹤、手搖杯業者標註茶葉產地,(newsmarket.com.tw/blog/69651/),執法人員則認為當務之急是加強中盤商的登錄和稽查,掌握上游源頭(newsmarket.com.tw/blog/69424/)、食品添加物業者和化工原料行「分廠分照」(newsmarket.com.tw/blog/69445/)。

4五月:農舍修法一波三折

2000年政府修改「農業發展條例」,開放農地自由買賣,非農民也可買賣農地、農舍,加上政府執法不力,豪華農舍一棟棟冒出來,全國共有2萬8405間農舍,其中宜蘭農舍有64%移轉給他人,商品化狀況十分嚴重(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68490/),農委會終於首度透露,將修改「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規定農舍起造人和承受人必須有農保或全民健保第三類資格或提交農業經營計劃書,證明實際務農。(newsmarket.com.tw/blog/69728/)但此案遭地方民代強烈反彈,先是在6月傳出「被暫緩」(newsmarket.com.tw/blog/70678/),後來行政院又在9月初,將承受人資格切割,移到《農業發展條例》修法,表面上是提升法律位階,但辦法僅需行政單位公告、交立法院備查即可實施,《農發條例》卻需經立法院三讀,短期內恐難通過。(newsmarket.com.tw/blog/75297/)9月底,台聯黨團和國民黨等18位立委更在院會連署,將「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從備查改到審查,想通過必須經過立委表決,後來雖因立法院未在期限內審理,自動再降為備查,不過攸關農舍承受購買資格的《農發條例》修法,同樣沒被排進委員會審查,得等下屆立委選出,才能再送法案進去,修法還有得等。
newsmarket.com.tw/blog/80197/

5八月:蘇迪勒颱風重創麻豆文旦和烏來

今年八月蘇迪勒颱風來襲,文旦正要進入採收期,原本花蓮農友擔心重演去年麥德姆颱風落果困境,(newsmarket.com.tw/blog/73958/),沒想到這次卻是麻豆文旦受創最深,落果三成,自莫拉克風災以來最慘,(newsmarket.com.tw/blog/74185/),全台農損超過25億。除了農產品,知名觀光區烏來短短6小時就下了442毫米,破歷史新高,路斷橋破,一夕成孤島(newsmarket.com.tw/blog/74226/),各界紛紛探討烏來是否過度開發、如何因應極端氣候(newsmarket.com.tw/blog/74404/)。其實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早就發現烏來疑似有「大規模崩塌」地形(newsmarket.com.tw/blog/74342/),必須嚴加監控。面對越來越難捉摸的氣候變遷(newsmarket.com.tw/blog/74687/),國土規劃(newsmarket.com.tw/blog/74276/)、地區的土石流防災教育(newsmarket.com.tw/blog/74257/)不能再等。

烏來災情

6九月:甫洲米食營養午餐添加保鮮劑

《壹週刊》臥底報導,供應高雄15家學校午餐米飯的甫洲實業,在烹煮白米飯前會添加「鮮保利」VN-103和VN-101(newsmarket.com.tw/blog/76529/),引發家長恐慌,立委曾要求即時餐盒禁用調味劑,但因實務上難以做到沒被食藥署接受(newsmarket.com.tw/blog/76923/)。

事件背後關鍵因素之一是營養午餐價格偏低,一餐最低不到30元(newsmarket.com.tw/blog/76605/),為節省成本只好大量外包,業者因長時間作業,為了防止米飯製作時產生仙人掌桿菌,因此添加保鮮劑。(newsmarket.com.tw/blog/76538/)。

學校自設廚房可以減低一部份風險,但仍須注意是否用了過多加工品、供餐規模不能無限擴大(newsmarket.com.tw/blog/76608/),家長也必須捨得掏腰包,讓一餐價格達到40~50元,同時確保錢用在食材上,政府則需檢討免費營養午餐政策(newsmarket.com.tw/blog/76642/)。

7十一月:基改鮭魚核准上市

歷經20年,美國正式核准基因改造鮭魚上市(newsmarket.com.tw/blog/79103/),是全世界第一個上市的基改食用肉品。這個名為「水產優勢鮭魚」的基改物種,以「大西洋鮭魚」為主體,導入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帝王鮭」以及「大洋鱈魚」抗凍基因,飼養上市時間從原先的24~30個月,縮短到18個月,而且體型更大。不過全球都在觀望基改鮭魚的安全性和消費者接受度,美國第二大零售超市曾表明不會販售基改鮭魚,也有美國消費者要求嚴格標示,台灣則尚未收到業者的進口申請。

8十一月:頂新事件一審無罪

去年爆發頂新疑似用飼料油混充食用油販售,彰化地方法院昨一審判決無罪,引發譁然,法官認為檢方無法證明頂新油品來源非法,單用末端的油品酸價、總極性物質檢驗報告,無法證明是飼料油,但第一線執法人員認為重點應該是源頭可不可以食用、有無明確揭示原料來源,否則若按法官邏輯,尿精煉後也能喝,未來恐難以稽查(newsmarket.com.tw/blog/79439/)。

雖然彰化地院發出三點聲明,強調「並非認同頂新製油以劣油作為精鍊食用油的原料」,而是因為食安法僅規範食用油產品,對於食用油原料標準缺乏明確定義等等,越南工商部文件雖指稱頂新原油供應商「大幸福公司」不具備食品生產的資格,越南工商部並非食品主管機關,不足以證明大幸福只能做飼料油,,外界也質疑是彰化地檢署舉證不足,不過上下游比較去年初一連串飼料油、回收油與餿水油混充食用油販售的案例(newsmarket.com.tw/blog/73302/),發現嘉義、屏東地院對食品原料管制見解和彰化不同,販售業者皆被判刑。

嘉義地院採用越南工商部文件,且認為食品安全管理包含食品製造、加工原料,業者將不允許供人食用的油脂混入食用油,即屬違法;屏東地院審理強冠劣油案,則認為只要食品所使用之原料或內含成分與其所標示不同,即可構成「攙偽」或「假冒」(newsmarket.com.tw/blog/79940/)。彰化地檢署已提起上訴(newsmarket.com.tw/blog/80075/),結果如何尚待釐清。值得關注的是,以生產「維力清香油」聞名的正義公司,是國內直接或間接收取大幸福油脂最多的食品業者,目前正在高雄地院審理中,彰化地院一審判決,是否會影響後續高雄地院審理結果值得觀察。

9十二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基改食品退出校園

近年全球和台灣民間團體都積極倡議吃非基改製品,台灣有有九成進口黃豆是基因改造,立法院11月30日初審《學校衛生法》,國民兩黨就有共識修法,營養午餐禁止使用基改原料和食物(不包括高階加工品如大豆沙拉油、醬油)(newsmarket.com.tw/blog/79508/),12月14日正式三讀通過(newsmarket.com.tw/blog/80164/),最快下個學期、也就是9月開學就能實施。不過非基改黃豆供應量是否充足、營養午餐成本上升、如何確保業者守法?是政策實施後的重要課題。

另外從今年起,不管包裝或散裝食品,若含基改成分皆要明確標示。其實台灣包裝食品很早就要求標示,但菜市場散裝產品一向是漏洞,原本食藥署規劃2018年1月才要納入散裝標示(newsmarket.com.tw/blog/65783/),不過在民眾對食安的要求下,法規提早兩年上路,未來能否落實,考驗政府執法決心。

10十二月:《國土計畫法》奮鬥20多年終於三讀通過

珍貴農地蓋違章工廠、轉作工業區的案例屢見不鮮,1993年行政院就已擬定《國土計畫法》草案,希望盤點台灣土地資源,延宕20多年後,終於在本屆立法院會期最後一天三讀通過。(newsmarket.com.tw/blog/80339/

《國土計畫法》將台灣土地分為國土保育地區、 海洋資源地區、 農業發展地區 、城鄉發展地區,刪除地方政府可以隨時辦理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的法源依據,往後地方政府除了透過通盤檢討之外,不得再任意假借新訂或擴大都市計畫、或個案開發為名吞噬良田農地,防止下一個苗栗大埔案發生。預計花費六到七年,劃定全國和地方國土計畫。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