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黑豬成為台灣的精品豬,全國第一座黑豬育種研發中心動土,保種兼養殖技術中心

台灣豬農有福了,全國第一座黑豬育種及研發中心今(15)日舉辦動土典禮,預計明 (2023) 年 12 月完工。花費 7,244 萬元興建的中心位在畜試所高雄種畜繁殖場,豬舍採智能環控設備,兼顧動物福利,未來除了穩定供應優良黑豬種原外,也能提供豬農觀摩先進的養殖技術。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動土典禮中表示,防範非洲豬瘟時,黑豬的存續不斷被討論,育種中心的建置,意味著黑豬產業將在台灣永存。除了育種,後續會研發新的飼料配方,將每年 1,000 萬公噸的農產剩餘資材,例如果皮,運用到飼料中,也會與屏東縣政府合作行銷台灣黑豬肉。

內埔豬農們也對育種中心相當期待,臺陸農畜產公司董事長曾仁德表示,比起白豬,黑豬更具特色、更有外銷實力,他樂見育種中心成立。另外,考量到黑豬的食性,他也希望農委會加速設置廚餘共同處理中心,有了安全穩定的食物來源,豬農飼養黑豬更有保障,推廣黑豬也會更加有力。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期待全國第一座黑豬育種及研發中心能夠延續黑豬文化。 (攝影/林怡均)

黑豬種原多,產業應用參差不齊,面臨氣候考驗

養豬產業是台灣農業中產值最高的項目,全國目前飼養 537.5 萬頭豬,畜牧處估計約有 50 萬至 60 萬頭黑豬。高雄種畜繁殖場副研究員兼場長楊鎮榮表示,黑豬是客家人傳統飼養和食用的豬種,全國黑豬重鎮為屏東和桃園,且以為屏東縣為最大產地。

台灣現有黑豬品種有本土黑豬、梅山豬、桃園豬、高畜黑豬、畜試黑豬 1 號、盤克夏豬、英國大黑豬等品種,品種看似多元,但台灣黑豬的保存正面臨挑戰。楊鎮榮說明,台灣黑豬不像常見商用白豬有固定的 LY 或是 LYD 種原,本土黑豬種原參差不齊,飼養時的表現也會有所差異。

現在全台農業一線生產者都正面臨氣候變遷挑戰,豬農也不例外,畜產試驗所所長黃振芳表示,高溫環境下,豬會因為熱緊迫而降低進食量,換肉率也會隨之下降,面對環境氣候的挑戰,育種是重要的調適對策,育種中心會將台灣在地多樣化的黑豬納入基因庫,未來朝耐熱、高產、抗病的品種做研發,再應用到產業,讓國人享受到黑豬迷人的風味。

內埔鄉生產的本土黑豬(照片提供/曾仁德)

加速育種、提供種原,黑豬可以坐電梯

畜產試驗所早在 2009 年育成高畜黑豬,後續推出改良品系,倘若只是為了搜集種原育種,為何還要大費周章成立研發中心?黃振芳說明,過去黑豬育種採傳統雜交方法,純化品系到育成品種命名往往長達十餘年,成立研發中心的好處在於研究員能專注於育種任務,透過更先進的分子標誌技術將優良基因選拔出來,縮短育種時間,且也能提供飼養方式的示範。

黑豬育種及研發中心地點位在屏東內埔,選址與產業特性有關。高屏地區的黑豬運銷模式為種豬生產仔豬,再分出不同大小規格,接著販售到桃竹苗地區作為肉豬飼養,經肥育後上市。其中,屏東內埔產銷班扮演著關鍵角色,該班每年供應 9 至 10 萬頭黑豬仔豬,堪稱孕育台灣本土黑豬的大搖籃。

育種研發中心有智能環境監控及異常警報,豬舍內有區隔人員及豬隻的走道,甚至有載豬客貨電梯,以避免各區豬隻交叉感染,另外,豬隻採取群養個飼,分娩床可調整狹欄空間,兼顧母豬和仔豬的動物福利,除了為豬設計舒服的空間,也設有來賓參觀區。

提供現代化養殖觀摩

楊鎮榮表示,育種中心預計容納 1,000 頭豬,建物設計兼顧廢棄物處理、循環農業及動物福利,外觀則採斜屋頂及紅色壁磚,營造出養豬文化氣息,但又與傳統開放式豬舍有所區別,「這是承襲前人經驗,走向未來」。

育種及研發中心的設計針對台灣養豬產業轉型面對的問題,楊鎮榮說明,例如將果皮、果渣等農產廢棄物,加入飼料配方中,讓豬農能夠從傳統的養殖模式轉型;傳統開放式豬寮較難兼顧生物安全與動物福利,排泄物清理也讓豬農頭痛,透過豬舍的現代化設計,就能夠改善這些問題。研發中心整套飼養模式未來都將提供豬農觀摩,對台灣養豬產業無異是最大的福音。

黑豬育種中心模型(攝影/林怡均)

豬農樂見其成,也希望廚餘中心同步建置

育種及研發中心預計 2023 年 12 月 26 日完工,2024 年便能陸續提供種原給豬農。黃振芳透露,畜試所目前推廣最多的是高畜黑豬,該品種及相關飼養技術已技轉 16 次,後續還會推出肉質優良的改良版,以及新品種平埔黑豬。

曾仁德表示,高畜黑豬外型漂亮,豬農目前多是將高畜黑豬與其他本土黑豬做配種生仔豬。除了官方的育種中心,屏東內埔豬農也共同成立臺陸公司來保存六堆黑豬的種原,官方與民間兩邊攜手,台灣黑豬的競爭力將會更上一層樓。

除了種原外,豬農也關心廚餘共同處理中心的建置。曾仁德說明,目前國內的黑豬育種都是針對縮短肥育時間、採食乾式飼料等方向進行,不過台灣黑豬特性是吃剩食,乾式飼料對於產業較不具經濟效益。政策為了防疫,目前禁止使用家用廚餘,豬農能夠體諒,但長遠來看,提供豬農安全又穩定食物來源的廚餘共同處理中心,是推廣黑豬時不可或缺的角色。

農委會與屏東縣攜手打造精品黑豬

市場識別度及特色化是未來台灣黑豬行銷策略的關鍵,陳吉仲強調,黑豬的存在意義不僅是食用價值,還有文化與歷史內涵,農委會將與屏東縣政府協力推廣台灣黑豬。中央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則表示,黑豬是屏東縣在地特色,養豬產業升級後,屏東縣也可以考慮將黑豬納入觀光產業的一環。

除了觀光,美食更是拉近黑豬與國人距離的好方法。林聰賢以萬巒豬腳為例,屏東縣的萬巒豬腳聞名各地,若能專以黑豬肉為製作食材,對於餐廳和黑豬都會加分,也更能凸顯在地特色,「我們希望把台灣黑豬當作西班牙伊比利豬一樣的精品來賣,特色豬一定可以打破價格天花板」。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