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斜坡上的三合院

這天在支援活動的行動下,我獨自前往華興聚落的一處。斜坂上兩端紅磚砌成的矮牆,牆面年久失修疊了幾塊磚石,赤紅色的朱槿一旁襯托著老牆。正前方一戶蘊含古味的三合院,水藍色的門框在橫縱的線條裡與紅磚牆搭配的恰好。三合院的主人劉蜜今年88歲,從出生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這是她珍愛的家。

20170803_170803_0083-2

活動進行前,便與劉蜜長談甚久,是段極具溫度的對話。於是很放心的把場子交給她,為她套上導覽證、別上耳掛式麥克風,而我繼續在一旁當位忠實的聽眾。老人家很開心小客人們的到來,領著大夥參觀自己細心呵護的家園。早在活動進行的前幾天,劉蜜得知活動內容便開始擔心廚房模樣太亂,為此特地的上上下下的又清理一番,盼給訪客好的回憶。通過一扇窄紗門,客人們停下腳步環顧空間裡的景物,神秘的灶腳有著直立高聳的三根大柱子,是負責爐灶排煙的煙囪。不同於一般,空間不大的廚房硬是起了三口灶。阿蜜說:「這口是負責蒸菜頭粿的、這口通常用來煮水、而最靠近走道的這口則用來炒菜的。」每個灶口皆有個橫向的鐵桿架著,用來支撐燃木,順應著火候再慢慢向內推進。

20170802_170804_0064-2

活動依據分組闖關,隊組進行的間距頗長,因此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時間,與阿蜜坐著矮凳進行一場時代的聊天。因為母親裹著小腳,站立便十分困難、更別說是行走;因此自十幾歲起,全家的早中晚餐便由家中的長女劉蜜全權負責。十六歲一雙巧手竹編織的「米籃」。青創算什麼!年紀輕輕的她靠著俐落的手力,自己編織、自己賣,打造獨具風格的手作工藝。(註:米籃/有提把的竹編籃,古時用來裝盛稻梗、蔬菜等農作物)。

二十二歲那年,母親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讓這群女孩們只能故作沉默;因故家中沒男丁繼承家業,而「家」必須有人延續,看著妹妹們不發一語,身為長姐的她只能接下這沉重的使命。這是劉蜜的家,出生便與維繫著密不可分的情感。

20170803_170803_0093-2

媒妁之緣,在早期傳統的台灣社會裡算是常見,但對劉蜜來說…是這麼告訴我的:「因為我母親覺得我很乖,所以就留我下來管家。」與丈夫在結婚後才正式開始戀愛。「入贅」字眼她罕少提到,包括跟我對談的過程。講到自己的丈夫,滿滿是向對方的仰慕和思念。雖然沒讀什麼書、卻懂得建築工法。在她口中的先生什麼都懂、什麼都會,為她撐起整個家。

20170802_170804_0080-3

九二一大地震那年,把三合院旁的倉庫給震壞了。倉庫原本是松茸的種植所,後期的地方農會不再收購松茸,因此空間就閒置下來。劉蜜指著這廢棄的竹管屋說:「這都我先生自己蓋的。」細指年久之修而外露的竹夾牆面:「像這也是。都他自己編的、再自己黏的。」工法極致的細膩,磚牆更是疊的整齊劃一。而今她站在沒人幫忙修繕的屋簷前,細數著歲月在門牆上劃下的皺紋。當時庭前的圍牆也倒了。不懂建築的她因而種幾株朱槿,這個家門還在。

 

坡上是劉蜜親自照料的無農藥菜園,有些雜草、但不多,因為太過茂盛張揚的話,阿蜜是絕對不容許這般景象的。老人家吃的清淡,唯有魚、肉才會外出購買,但距離最近的市集在鄰鄉嘉義的梅山,從家裡出發到市集約莫半個多小時的路程,來回就得花費一個多鐘頭的時間。因此有次她起了個妙點子,決定一次多購買一些回家存放,既節省時間、也省事。出門的時候挺輕鬆的,回程才發現手上已經提滿大大小小的東西,就連提到市場出口都有些難度,最後計畫勉強算是成功,只是花了一筆沒在規畫內的計程車錢。

20170803_170803_0113-2

這場活動一直延續到下午時段,家裡頭的電話忽然響起,原來是好友打來的電話。劉蜜每天固定午後兩點鐘會到坡下路旁的石墩邊,與村裡的人就坐在石墩旁聊聊天。特別的是完全不需要相互邀約,時間一到自然的就會移動到石墩區,下雨便自動取消。這天過了兩點,阿蜜因為活動關係未能出席,因此擔心的好友特地打來詢問。獨自住在坂上的三合院,坡有點陡斜、且沒有階梯,僅有水泥鋪成的斜坡,地勢的關係冬天時北風吹襲會顯得格外寒冷。女兒曾經試著把她接過去住,她說:「都市裡抬頭都看不見天空,而且大樓裡很無聊只能看電視。」住沒幾天便又搬了回來。

IMG_9264

斜坡上的三合院,朱槿襯托著矮矮的老牆,這裡是劉蜜的家。從出生開始就密不可分的生活圈,這片土地孕育的人與人間的情感聯繫、這片環境滋養的對「家」的緊緊依戀。心中是生活最便利、環境最優美、環境最美好的家。

 

# 雲林縣古坑鄉

# 華南社區

# 華興聚落

 

諾亞文創 瑞騰 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