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糧食耗損 每天可疊74座101大樓 解決食物浪費從何做起?

剩食議題成為近年社會關注項目之一,廚餘如何減量更激發各式社會團體的投入。而據台大研究團隊調查,光2013年一年浪費的食物就高達367萬噸,若以90公分桶裝、容量155公斤計算,每天的平均廚餘量將可疊起「74座101大樓」,其中半數的糧食浪費更集中在消費者端。

到底如何降低糧食耗損?環團直指問題核心在於開頭就必須減;此外,配合新興的「廚餘審核」概念,也可進一步讓廚餘減少的效率大大提高。

台灣每年浪費多少食物? 台大團隊調查:359萬噸

到底台灣每年浪費多少食物?台大農業經濟系研究團隊成員李怡芳指出,依據聯合國農糧組織所做的跨國比較與生產分階計算,從2007至2013年的年均糧食耗損量為359萬公噸。離現在最近的2013年,其調查結果則是浪費了367.7萬噸糧食。

台大農業經濟系研究團隊成員李怡芳(攝影/孔德廉)
台大農業經濟系研究團隊成員李怡芳(攝影/孔德廉)

消費端是浪費元兇 光消費端就浪費五成食物

若分階段來看,則分為「生產端的損失」與「消費端的損失」。生產端包含農業生產階段、處理與儲藏階段、以及加工與包裝階段,消費端則由分配行銷階段和消費者端階段組成。據2013年數據統計,光「消費者端」就浪費了190萬噸的糧食,佔整體的五成,其餘才是農業生產、儲運或行銷之間的損失。

李也進一步分析,消費端如作物生產不符合採收標準、採收後受病菌感染或未達加工品質而丟棄的食物中,以漁產品、水果和蔬菜佔比最多,分別佔了51萬、42萬與40萬噸。至於生產端的浪費,則是蔬菜最多、水果其次、漁產品損耗殿後。

英國研究18至34歲「IG世代」 最容易浪費食物

此外,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專員沈寶莉也表示,據該會在2013年的調查顯示,至近年為止,台灣混進一般垃圾中的廚餘還是接近四成,且平均每人一天丟掉一個國民便當。同時,英國研究更點名18至34歲的「IG世代」,最容易產生食物浪費,因為較追求食物的美觀,又不懂得烹飪,無法做到計畫消費。

不僅如此,視角拉到全球來看,位居碳排放量排行榜第三名的,更是全球造成的食物浪費,這代表每個人都是溫室效應的元兇之一;也因此聯合國在最新的永續發展目標中,預計要在2030年前將零售與消費者階段的全球糧食浪費減少一半,其他如美國、英國、澳洲和加拿大都分別訂定了減量目標,甚至連京都和香港等區域,也都設立自己的食物浪費和廚餘掩埋減量標的。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專員沈寶莉(攝影/孔德廉)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專員沈寶莉(攝影/孔德廉)

惜食、減廢 台灣刻不容緩

在全球皆在減少食物浪費上著力時,台灣該何去何從?沈寶莉指出,台灣同樣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且糧食自給率亦越來越低,減少食物浪費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而惜食、減少廚餘的產生,就成為至為關鍵的做法。
減少食物浪費 重點從源頭減量開始

然而「減廢」重點為何?包含台大團隊和沈寶莉皆指出,首重的就是「減少產生食物垃圾」,源頭減量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再來就是將生產的食物分給所有有需要的人,有剩下在回收做動物飼料,主旨在於人類與動物階段就要完整利用所有食物產生的能量,多餘才朝向堆肥和再生能源去思考,非到萬不得已才會選擇丟棄。

不過實際上到底要如何執行,國外經驗或許可以成為借鏡。李怡芳指出,像美國的ReFED組織就藉由科學分析,研議了27項的無悔措施,包括消費者教育、廚餘追蹤與分析、包裝改良、冷鏈管理、捐贈稅制與集中式堆肥等。希望透過科技與政策創新,創造就業機會與經濟價值。

環境顧問公司 把減少糧食浪費當生意 協助台過飯店減少32%糧食浪費

此外,如Light blue的環境顧問公司,也開始針對飯店跟餐廳,透過記錄糧食浪費狀況開始做起,透過規劃降低糧食耗損,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該項措施就協助泰國飯店業者減少了32%的糧食浪費。

香港推廣「廚餘審核」 依據分類紀錄統計 找出最容易浪費的食材

至於香港則是逐步推廣新興的「廚餘審核」概念來達到減廢目標。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解釋,所謂的廚餘審核,就是由人手分類,把廚餘按類別及重量記錄後,針對統計數據提出相關建議。

舉例而言,一間餐廳需派紀錄員執行、監測廚餘組成,移除多餘垃圾,在分類統計完廚餘是由米、蔬菜或是其他類食物組成後,挑選出要被減量的食物,再回歸到食材的採購上,不僅讓業者知道民眾的飲食習慣,減少特定食材的採購,也可以減少廚餘產生,為餐廳省下不必要的開銷。

YouTube video

萬華設立「食享冰箱」 回收剩食免費分享 一天可處理五十公斤麵包

在各國經驗外,台灣其實也已經有不少做法,像是成立幸福食物銀行的忠勤里里長方荷生,就接收了來自世大運遺留的三噸肉品,分配到個大社福團體,讓剩食能被善加利用。此外,他更成立新穎的「食享冰箱」,收集超市、麵包店等本來預備丟棄的食物,將這些糧食放在冰箱內供有需要的民眾拿取,光一天就可發送五十公斤麵包,除了大幅減少廚餘產生,更促進了良好的糧食利用。

其餘如各式惜食餐廳的設立,也逐步從源頭做到減量。對於台灣發展減廢的方興未艾,沈寶莉援引丹麥減少食物浪費組織創辦人話語指出,「減廢不只是單純減少浪費,而是對食物、農夫、動物、勞動者和資源的尊重」,因此也呼籲更多的人能一起參與行動。

(本文為財團法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 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