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青松/用一期稻作的時間交換人生的新視野!邀請大家來慢島學堂,互助共生共老

如果半農可以維生,半X可以興村,我們能不能辦一所半農半X的學校呢…?

開往後山美麗平原的麵包車

二十年前,開著一輛三手的麵包車,裝進所有的家當,載上心愛的老婆與小小班的女兒,就這麼搖搖晃晃的開上北宜公路,越過層疊的山巒往後山出發,也開啟了一段與稻田鄉野相濡以沫的人生…

回首當時的人生,確實碰上了難解的瓶頸,從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實習返國,卻在綠色消費運動的現場陷入泥沼,離職後轉以網路翻譯為生,卻陷入日復一日廉價勞動的困境!但也不願出賣時間進入無趣的職場,加上年幼的孩兒一天天長大,侷促的公寓再也容不下她澎湃的活力,最後終於決定放手一搏,如果自己要的是自在的生活,那麼乾脆離開台北,搬到宜蘭鄉下試試看吧!

沒想到,當初這個看似衝動的決定,卻為自己的人生開展了意外而精彩的篇章…當時若非有這片美麗的蘭陽平原,讓自己困頓的身心得以休養生息,困守都市的人生或許又是另外一番光景…

2001年,青松在深溝岳父的田地上,第一次嘗試種出稻穀,也是穀東俱樂部的原點。

反向歸鄉的人生休耕期

當年選擇來到宜蘭,希望讓孩子上華德福學校是重要的契機,當然,宜蘭是內人美虹的故鄉也是重要考量,站在三十歲的關口上,身邊的同學同儕紛紛奮勇爭先,在產官學各界的職場上衝鋒陷陣,只有自己覺得身心俱疲,人生跟地球一樣看不到未來…是腳下這片土地給了自己救贖!

當時沒有意識到,在這個世界光速般進入網路時代的片刻,人人關注的是網路經濟的無限未來,沒有人關心網路可能為農漁村帶來的影響,而我的生命卻在這個時間點上,隨著時代的伏流悄悄滲入蘭陽平原,也親眼見證了網路時代農村的變貌,還有鄉村所提供的另類人生選項…

半農半X的先行者—穀東俱樂部

在拿起鋤頭實際操持農作之後,自己很快地發現銷售才是務農能否維生的關鍵!所幸在參考過往日本經驗與朋友們的協助下,穀東俱樂部順利地邀集了一群消費者,願意以行動支持農伕,生產安全與友善環境的稻米。

這當中有幾個關鍵因素,首先是台灣稻作產業細密的分工體系,讓新手農伕也能順利起步。其次,遍及各地無遠弗屆的網路基礎設施,讓農伕與消費者得以緊密聯繫。最後,宅配系統的即時完備,讓身處山巔海湄的農漁民都有了最重要的運輸手段!這也揭開了社群支持型農業在台灣的序幕…

在相招來作田,吃到自己種的米的號召下,一群嚮往農村生活的穀東們年年相聚田畔…

倆佰甲—半農半X行動者的群聚

穀東俱樂部在宜蘭鄉間立足,轉眼十餘載,在休耕補助政策轉向的影響下,原本休耕的大量農地開始釋出,這吸引了一批嚮往農村生活的都市人湧入,有退休的老師跟教官,也有中年轉職的工程師,還有剛出校門不久的設計師跟上班族,甚至還有大學沒畢業的女大生!

短短數年的時間,這批志願農民便在員山鄉深溝鄰近一帶落地紮根,而其中楊文全發起的倆佰甲,便是協助這群外地移民,得以順利與在地稻作代耕系統接軌的重要組織。雖然稱之為組織,但事實上倆佰甲更像是一個邊界模糊的開放系統,只要參與者願意遵守基本的遊戲規則,都能夠藉由倆佰甲取得農地,成為新農社群的一份子。

倆佰甲成為有志歸農者共同學習,與彼此互助陪伴的重要平台。

花開浪漫的半農興村時代

從2013到2019的短短六、七年間,以員山鄉深溝村為中心的幾個村落,吸引了超過一百五十組志願農民進場務農,在這個原本日益蕭條的宜蘭近郊農村,半農半X是她/他們最大的共通點。很快的,在寂寥的村中小街上,開起了第一家二手書店,小農食堂,背包客棧跟農民聚會所,還有喜歡機械的工程師,開始發明自創的農用小機關,架設農田微氣候觀測站,喜歡種菜的一群夥伴,則開闢了真實版的開心農場,種菜/種花/種樹跟堆肥樣樣來!

後來種田的人數越來越多,開始有人投資添購二手的割稻機/插秧機,甚至大卡車跟曳引機都來!最終還出現了專門以此地友善小農為服務對象的烘穀場跟碾米廠!這種自發性/草根型的農村再生案例,開始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訪客從香港/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地遠道而來,乃至歐美的農村研究者也陸續造訪這處宜蘭的小村落…

連原本廢棄的鴨舍,在藝術家的巧思下也能改造成充滿法式風情的居家空間。

慢島生活公司—城鄉交流與共創的平台

然而,當外來的訪客聽完深溝迷人的故事之後,最後總不忘會追問一句: 「那深溝經驗是可以複製的嗎?」熟悉農耕或農業的人都知道,我們可以用一顆種籽種出更多的蘋果,卻無法複製兩個完全相同的蘋果!也就是說,深溝新農村的出現有其時空的特定條件,基本上沒有複製的可能性。

但如果我們認為「志願農民」與「半農半X」是深溝經驗最重要的DNA,是否有可能藉由組織的方式,將這種自發性/草根型的農村再生經驗擴散出去,讓更多瀕臨衰頹的農村場域,與眾多浮沈於都市中的潛在志願農民連結起來,讓農村真正成為夢想實現的場域?於是乎,2019年6月,在幾位小農夥伴們的出資合力下,慢島生活公司正式成立,除了扮演深溝村接待外來訪客的主要窗口,更希望藉此串連島內各地半農群聚以及志願農民社群。

由農民發起的慢島生活公司,成為深溝新農社群與世界連結的窗口。

慢島學堂—讓所有天馬行空的夢想找到起點

經過半年「在地紮根,全球超連結」的實踐過程,我們發現留住人才是新農村/新農社群存續的最重要關鍵!這也是所有人拜訪深溝之後最想問的問題: 「這些人為什麼會從世界各地聚集到這裡來?」這群新手農夫的農作技術或許有待磨練,但每個人在這處得來不易的一方農地上,種下的卻是決不輕言退讓的人生夢想!這也是我們開辦慢島學堂的主要目的!

如果在這個田地荒蕪/空屋處處的農村裡,能夠找到一塊可以安心耕種的田地,能夠找到一處長久定居的所在,再加上一群可以天馬行空,無所不聊的夥伴,支援彼此的夢想在世人面前發光!這樣的農村會不會成為網路時代眾人嚮往的新樂園?

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半農半X實踐者,在蘭陽平原的土地上,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共生共好家園…

用一期稻作的時間交換人生的新視野…

從明年的2月浸種開始,到7月水稻收成的盛夏,我們要邀請志在半農半X生活的您,每個星期五到宜蘭深溝村來,有半天的時間體驗稻作農民的田間勞動,學習各種現代農民必備的能力。下半天的時間則邀請您打開鄉居視野,從山野到漁村,從茶鄉到廟宇,讓您真實走進鄉居生活的現場,看見每一個在此安身立命的身影,也從中發覺那一份令人神往的心靈悸動…

或許您很難相信,這群願意與您分享半農生活的講者們,幾乎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鄉村新移民,慢慢在此用時間沈澱,形成一個互助共生共老的新農村社群,她/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故事告訴您,真的只要有夢就有路!走完這一期水稻的慢島學堂,您未必會選擇留在宜蘭,也未必會立刻成為農民,但絕對會結交到一群踏踏實實在土地上生活的好朋友/好夥伴,在水泥叢林的忙碌生活之外,擁有一個隨時歡迎您回來歇息與充電的心故鄉。

了解《2020慢島學堂》請點選這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