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71:呷米必知米「稻」理,育種專家楊嘉凌的稻米「不思議」,從日本時代講起……

  • 本集來賓:台中農業改良場稻米專家楊嘉凌
  • 主持:上下游新聞記者楊語芸

呷米一世人,大家知道哪種米很硬?哪種米種在山上?哪種米很懦弱?有種米叫做「老鼠牙」?蓬萊米為什麼取名「蓬萊」?在來米又是什麼意思?

來聽楊嘉凌講故事,台灣如何從吃秈稻變成吃稉稻?為什麼我們應該再多種秈稻?台中秈糯 2 號如何成為如今包粽子的主要米種、連「呷七碗」都愛用?台中 197 號居然與「米粉沒有米」的新聞事件有關?為什麼台中農改場有「飯桶間」還有很多品飯員?身為台灣人不可不知的有趣米知識,都在這一集!

  • 1:35 稻米育種專家是如何養成的?
  • 6:00 為什麼要育種?如何育種?
  • 9:50 飯桶間的品飯員在做什麼?
  • 13:30 飯要怎麼煮才好吃?
  • 18:10 常見的米種有哪些?
  • 23:55 台灣從吃秈稻變成吃稉稻的歷史故事
  • 27:10 因應氣候變遷與新住民需求,台灣應多種秈米
  • 33:10 楊嘉凌代表作:台中 197 號以及台中秈糯 2 號
  • 37:55 如何突破食米量變少的困境?

★ 訂閱上下游《食農搜查線》Podcast

Apple Podcast:http://apple.co/3eC5nDJ

SoundOn:http://bit.ly/3qvh4hN

Spotify:http://spoti.fi/3v9hKNi

KKBox:https://bit.ly/3ell4Pc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lVugLY

Castbox:https://bit.ly/3FRWRLh

延伸閱讀:

粽子和米粉背後的選米之人:楊嘉凌 30 年育種之路,「十大農業專家」會下田還要懂吃飯

⭐ 聽完這集節目,請幫忙填寫回饋問卷,讓我們更進步。

⭐ 請大家給我們五顆星推薦評論,讓更多人可以聽到這些美好的食農故事~

⭐ 有悄悄話也可寄到意見信箱:info@newsmarket.com.tw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