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讓人壯大,陳正昇對有機雜糧的抱負,則讓他變成「一農多職」的超人!農業科班出身的陳正昇落腳花蓮,栽種有機大豆,他「組團」與同好建立合作社,身兼機工修理農機、斜槓雲端工程師記錄成員栽種資料、擅用農業專長調整產銷策略,壯大合作社栽種面積,只希望證明東部有機雜糧種植也能有一片天!
想開飛機開到農田,恩師啟發育種熱忱
比起讀書,陳正昇從小就嚮往在戶外的廣闊天地工作、生活。他曾想「當空軍開飛機」,機師沒當成,隨著升學體制至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就讀。他很快自覺到,相對於當老師,幫植物留種與育種更令他悸動,於是先轉學到嘉義大學農藝學系,研究所再進入台灣大學農藝系。
陳正昇就讀農藝系後,對作物育種者「一輩子做好一個品種育成」的職人態度相當景仰,研究所的指導教授林彥蓉,教授他育種效率更高的分子標誌技術,開啟他對育種另一個視野。他敬佩育種學海深奧,也跟林彥蓉個性契合,研究所生涯不乏林彥蓉的鼓勵、陪伴、替他「標誌」出內心對作物研究與生產的熱忱。
林彥蓉表示,陳正昇對細節「處處著想」,會主動整理實驗室,從冷氣濾網到置物架,把設備與環境打點得整齊舒適。他也會領導學弟妹處理實驗室的事務,有條理地規劃事情,卻沒有上位者的架子。對事嚴謹、待人溫和是她覺得陳正昇難能可貴的個性,他後續能穩健經營雜糧耕作,與此個性有關。
離開公家體系舒適圈,轉行當正職農民
陳正昇出社會後,進入農政單位服務。陳正昇先負責指導油茶栽種、嫁接技術,後來聚焦東部大豆栽培跟品種研究。他分享,東部大豆的生長特性與西部主流品種差異明顯,這是當地環境使然。例如宜蘭、台東栽種的黑豆,比西部黑豆的光敏感性低,農民在日照較少的春季栽種,黑豆依然能開花、結莢。
然而公務機關行政繁忙,陳正昇自認「大概只有 10% 心力在研究」,萌生想離開公務體系的念頭,但「幫助農民」的理想未被消磨,陳正昇決定成為農民,希望用同業的身份服務花蓮農友,也想用自身務農實績,打破社會「淪落天涯才做農」、「務農很慘」的印象。
組隊蹲點慎選東部適合品種,共組合作社打團戰
不過陳正昇自知是「沒有土地與耕作設備的外地青年」,空有熱情卻無資源,所以他與同在花蓮的飪禾一步青農施清瀧「組隊」,審慎分析作物品種、栽種技術到後端銷售規劃,確保從農之路可以長久。
陳正昇在花改場工長年接觸大豆,且明瞭在花東地區從農,勢必要與西半部大面積、慣行農法的市場區隔,而決定將作物鎖定在自己熟悉的大豆,並以「在地有機農產」作為生產特色。
陳正昇選擇大豆品種,瞄準耐病性佳的台南 11 號黑豆,黃豆卻選種西部少有的花蓮 1 號。陳正昇分析,花蓮 1 號因在成熟時會裂莢、減少收成而不受西部豆農喜愛,但它豆香味足、在較濕涼的東部裂莢率低,可克服缺點而彰顯優點。
另外花蓮 1 號初期生長快、植株蓋過雜草後能減輕除草負擔,適合不用除草劑栽種。這些不被西部看中的特質,反而符合他與施清瀧推廣在地、有機大豆的構想。
認真耕作贏來認同,得以擴大栽培面積
生產有機大豆,陳正昇坦言「大面積栽種才有效益」。但農地不會自動來敲門,他看準花蓮壽豐地形平坦、土質排水好,在 2019 年才正式離開花改場,跟施清瀧先在壽豐「蹲點」,與不同農民工搏感情,爭取租用農地的機會。從農第一年,他們種植面積僅幾分地,收入相當微薄,「幸好有老婆的薪水才能生活」。
陳正昇一步一腳印,農地慢慢擴大。他也與數名「西部移民」成立花蓮好生活農業勞動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共營有機雜糧事業。合作社理事主席王彥棠說明,他與陳正昇都認為,農民一同生產與銷售雜糧,才能降低單打獨鬥的負擔。
身兼機工、雲端工程師,穩固合作社營運
與合作社「組團」、大面積栽種雜糧,機械化減少人力成本不可或缺。陳正昇表明,如果都租用農機具、找代耕業者操作,將墊高生產成本,於是由合作社添購雜糧農機具,成員都能使用。
他並分享,台灣初期少有大豆等雜糧用的播種機、中耕機,通常是他與成員購入農機,再改良設計,如果農機故障,也通常是由他「農夫兼機工」,替合作社省修繕費。
農機設備為成員共享,陳正昇成為合作社的「雲端工程師」,指導成員用雲端系統記載每一塊田的定植、除草、預計採收日,以及雜糧的烘乾、倉儲、留樣資料。不僅協助合作社成員調整務農時程,互相幫忙或錯開農機使用時間,也能保存產銷明細,保障成員權益,「我們要自律,這點我很堅持」。
「大概只有他(陳正昇)這麼細心。」王彥棠解釋,合作社成立後,有機認證、農機具補助等事務要大家處理,但大部分成員對行政業務「沒有 sense」。或許是過去在公務體系工作的經驗使然,陳正昇初期就協助合作社導入雲端紀錄,讓運作更有系統、公開並透明,外界若要審核產品,也不怕找不到資料。尤其合作社規模持續擴大,生產排程與行政規劃越趨龐雜,更顯得陳正昇當初的堅持極具意義。
多元栽培,力求降低成本,拉高產品競爭力
陳正昇目前自己耕作田地已達 26 公頃,整個合作社則超過 92 公頃,產量逐漸成長,他也為此仔細規劃銷售策略。他舉例,有次合作社生產一公噸大豆,卻因為找不到下游廠商合作加工、銷售而全部耗損,「顯示有機雜糧有穩定契作很重要」。
除了添購冷藏設備,他也跟合作社找東豐拾穗農場等較大型有機企業契作,又請代工業者生產有機天貝、有機豆漿等加工品,由不同社員銷售,用眾多管道穩定雜糧銷路。
陳正昇也時常調整自己與合作社的雜糧產銷策略,近年不僅種植大豆,也擴大蕎麥栽種面積。而且他先與農糧署、花蓮盤商溝通,確定蕎麥有明確銷售管道才栽種。他指出,雜糧市場供需瞬息萬變,台灣蕎麥目前比進口蕎麥具價格優勢,雜糧生產多樣化才能分散單一生產大豆的風險。
作為陳正昇的恩師,林彥蓉觀察,能有多元規劃,讓合作社顧好高產量與穩定通路,是相當厲害的作法。她並透露,陳正昇現在已能將有機雜作的生產成本降至與慣行農法相近,若後續進一步減少成本,回饋在末端價格,不僅能成為當地農民種植雜糧的典範,還能凸顯有機雜作也相當具有市場潛力,「我也期待他往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