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穀、淤泥當建材,「鳥巢」建築師重現古早土角厝

中國有「鳥巢」奧運場館,雲林也有座「鳥巢」回收場,而且材料全來自當地竹子、稻穀、蚵殼!關注自然建築的建築師孫崇傑,號召國內外30多位志工組成「鳥建築人特工隊」,用竹子當鋼筋、砂土當混凝土,在雲林農業博覽會搭建「鳥巢」資源回收場,連志工都身體力行,在建築工地用竹簍和稻草蓋生態廁所,「回收」天然堆肥,未來還要漂流到台東、嘉義,蓋出更多環保綠建築。

找回老祖宗智慧,水庫淤泥、廢棄稻草抹上牆

1454914_674022845953055_1636297742_n
圖片提供/鳥建築人再生環境

現代人居住在水泥叢林,不僅悶熱耗能,還可能留下難以處理的廢棄物,雲林農博資源回收中心建築物「鳥巢」,以零廢棄物為目標,用水庫淤積的黏土,加入沙子,混入廢棄的稻稈、稻穀,砌成土磚,重現老祖宗蓋「土角厝」的精神。

發想人孫崇傑表示,雲林是農業大縣,老祖宗會就地取材蓋房子,現在卻大多用鋼筋水泥,「我們的農村和都市都要一樣嗎?」他說 ,很多人會希望房子可以永久使用,但現在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大概用50年就會衰退,而且難以修復,老祖宗用天然材料蓋的「土角厝」,磚掉了就補磚、屋頂脫落就鋪稻草,流傳到現在成為百年老厝,反而更耐用。

「鳥巢」的鋼筋是竹子,混凝土則是當地的廢棄黏土、天然稻桿、稻穀,甚至還融入台西鄉的蚵殼,組成「蚵殼牆」,展覽結束,只要拆解127個金屬接頭,就能回歸大自然,這些接頭也可回收或重複利用。

參與蓋屋的志工楊宗翰說,以前也曾接觸自然建築,但至少還有用木頭,這是頭一次從混土開始,沒想到比想像中堅固,而且操作很簡單,許多來參觀的阿姨、阿嬤感動地說:「我們以前就是用這種房子」,但卻已經不知道怎麼蓋了,「鳥巢」可以讓當地人知道,原來以前的老祖宗曾經這樣蓋房子。

孫崇傑說,使用天然素材的房子會「呼吸」,濕的時候吸水,太乾則自己放水,還會幫忙吸熱,冬暖夏涼,可以調節微氣候,而且竹子長得快又有彈性,非常適合台灣氣候。

1521845_690827627624046_1254008711_n
農博的鳥巢(圖片提供/鳥建築人再生環境)

零廢棄物生態村,竹筒當小便斗

不僅房子環保,這群志工在為期一個月的建築過程中,也自組零廢棄物的「生態村」,用土磚蓋窯、分組燒稻草煮飯,睡遍農博稻草堆、鷹架、貨櫃屋屋頂,甚至連排泄物也不放過,蓋生態廁所當堆肥。

所謂的生態廁所,白話一點就是「回歸大自然」,用竹簍當搜集器,鋪上厚紙板和稻桿,排泄後蓋上木屑和稻穀,抑制臭味;小便更簡單,只要在土裡挖洞插上竹筒,蓋上厚厚的稻草,對準竹筒發射,或用寶特瓶當漏斗引到另一個收集器。

楊宗翰笑著說,生態廁所尷尬又好玩,但排泄過程意外順利,一點都不臭。真的有拿去當堆肥嗎?「後來我們就地掩埋,回歸大自然啦!」

1528398bd86ac7
生態廁所(圖片提供/楊宗翰)

集體行動,找回造屋的能力

553173_674027115952628_1685623817_n
鳥巢是由眾人集力興建(圖片提供/鳥建築人再生環境)

生態村可不是好玩而已,孫崇傑說,古早農村大家都自己蓋房子,閩南話叫「伴工」,客家話叫交工,連原住民也有獨特名詞,在生態村,每個人必須互相幫助,藉由這個過程,重新找回人們集體蓋屋的能力。

「蓋房子並不難,但我們現在卻要花好幾百萬買房子,很多人愛地球,可能改吃蔬食,或用低碳的大眾運輸工具,但卻很少想到蓋房子,其實房子陪伴我們更久。」

自然建築在國外流行多年,這群「鳥建築人」飛遍國內外,有的是專業建築師,在印尼、日本蓋自然建築,也有科班剛畢業學生,或是喜好大自然的沙發客,但國內自然建築的風氣仍在起步,因此孫崇傑才特地組成「鳥建築人特工隊」,讓有興趣的人組織起來,互相交流延續。

參與團隊的志工陳熾燊是建築科班出身,他感嘆,現代的建築物只從數據分析,對環境的負擔很大,但若真正計算利弊,應該放入生態考量;而且自然建築從設計到營造,都在「重新建立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讓人思考自己的行為、對周遭的影響;雲林是農業大縣,應該注重生態永續,希望能透過「鳥巢」,讓其他地方有更多討論和思考 。

1454703_674022579286415_1553661044_n
圖片提供/鳥建築人再生環境

深入了解,請點選「鳥建築人再生環境」臉書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