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服貿說的賺錢這件事

「服務貿易協定」在30秒內打翻了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接著翻起大大的波滔海浪。

在資本主義橫行世界之後,全球化使封閉的國家打開大門,跨國企業也輕鬆的踏入各國門檻。經濟發達起來的國家變成侵略者,打開原本封閉的國家猶如處女地,豐沛的天然資源加上人工便宜,跨國企業飛撲而來,像狼一樣啃光吃盡,再往下一個資源豐富的新天地前進。往一個一個國家移動時,地球的資源也就慢慢的被消耗了,經濟這件事讓地球人變得更貪婪了,這看起來可是一點都不聰明的經濟,等大家都玩完了這個寶藍色星球上的資源時,大概就繼續想開發其他可居住的星球繼續的貪婪下去。

總是想著錢的父母

經濟開發為的是甚 麼呢?賺更多的錢就能過得安穩幸福嗎?

「服務貿易協定」雖然政府說那是為了全民的經濟著想,但是在這之中所談論的經濟講白了就是錢;政府猶如人民的父母,身為父母一直想著賺錢,但是枉顧了健康幸福才是家庭最重要的生活。賺錢的執念其實是深深綑綁著許多人的腦子,「服務貿易協定」的政策,一旦開放可是會讓台灣這個家失去家庭文化甚至親人離散家庭瓦解,身為國家父母這個身份的政府,似乎滿眼只想到錢,看到隔壁的有錢人,想著把孩子賣給有錢人就可以過有錢人的生活。

一個國家的品牌魅力

在全球化的同時維持一個區域性的特色,是未來很重要的競爭關鍵,如果設想一個國家是一個商品呢,我們就必須好好的保持自己的獨特性,深厚文化來堅固這個國家的品牌印象。
常常看到時下受日本工藝文化影響的人很多,也有很多喜愛北歐商品設計的人;這些商品價格都高於國產的日常用品,但是喜歡的人還是會狠下心去購買,這就是一個國家的品牌文化魅力,也是強大的競爭力,不需要大量也不需要龐大,賺錢的同時也鞏固自己的核心文化,兩全其美。看看各國「世界文化遺產」可以轉變成的延伸價值,就是未來經濟競爭最好的例子。
政府對經濟的思考,早該脫離那過時的想法了;一直拼命的降低利潤或是引進資本,只是在削弱能量,大財團吃遍各地,但是百姓反而沒有得到幸福。走入已開發國家的同時,沒有把持好的狀態,是連自己的文化都出賣了,接下來還能賺甚麼。

小小台灣的小島魅力

也許這是一個台灣可以創造經濟的時代,但是政府似乎沒有察覺到這個寶貴的重點,更也可能是沒有自信的關係,看不到自己的優點。
台灣很小,但是充滿著多樣化,包含各種層面的多樣化,族群、歷史、農產、植物、昆蟲、鳥類、地形….似乎是一個綜合多樣的島嶼,人情的溫暖也是沒有一個國家比得上的,這些都是一個國家最大的品牌賣點。

台灣的名氣對於中國人來說可是響噹噹的亮,一個原本就具有的知名度是一個發展經濟的絕佳利基點,不知道為什麼政府完全沒有看到這個強勢。台灣一旦如「服務貿易協定」開放之後,那就跟中國哪一個區域都沒甚麼兩樣了,等於是失去最大的魅力跟利基點,反而會更賺不到錢啊。

台灣企業總是以小規模的方式在各處發展著,因為小就做得更細緻而深入,小企業的多樣化讓整個產業充滿活力,每個人都有飯吃、每個人都有工作,年輕人也很容易的可以小規模的創業,企業間彼此有一種互相信任跟協助的做生意美德。如果以連鎖的大企業來看,台灣猶如一家家的個性商店,充滿著小而美的文化,看到那些全球化的都市,千變一律的連鎖商店,就知道這在地商店的風景是多麼的迷人。
我們能不能穩固住加厚自己的文化呢?我們能不能從中創造出甚麼呢?那才是未來經濟的競爭力。

小區域的經濟是對地球最好的,每個小國在有限的範圍內做自己的經濟;在缺乏的時後,互相補不足之處,貧窮饑荒與浪費奢侈可以平衡,貨品不會因為運輸賺錢而浪費許多能源,國與國之間可以保有自己的文化獨特性,不會因為全球化商業吞沒了少數語言、少數民族的生存。
或許我們得對「經濟」的解釋不應該是在金錢上的,「經濟」應該是有效的策略跟應用去保有最大的資源。
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應當是創造台灣這個家更健康與幸福的生活才是。

(菜市場就是一個多樣性的小型經濟,充滿活力、商品特殊性、人情味。那是大型超市比不上的品牌魅力。)
20140323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