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軍缺人馬,農委會:失業族群、打工度假補勞力

文/上下游記者賴郁薇、劉怡馨

農業缺工有解套?農委會主委林聰賢表示,除了「十年三萬青農大軍」政策目標,目前也希望能夠從各地方政府的中高齡失業族群補入農村人力。林聰賢強調最主要就是希望帶動青農振興農業,進一步增加農民收入,建立自己的品牌,讓台灣國家隊放眼全球。

現階段不考慮開放外籍勞工,澳洲打工度假可參考

《遠見雜誌》16日舉辦「50大黃金青農」記者會,林聰賢在會上表示,青農對於品牌建立、產銷履歷、有機農業都有很大的共識,能夠創立新典範,成為一場「年紀的革命」,林聰賢強調現在必須從市場導向思考,反轉過往生產導向的思維。

林聰賢表示,現在農村仍有沒在種田或是沒在工廠工作的人力資源,這些老農其實依舊有體力、經驗,因此希望能夠打造農業師傅團,導入季節性缺工,作為短期人力的應用。林聰賢強調,現階段並不考量開放外籍勞工進入農村,若是農村都由勞工進駐,而非農二代、農三代回鄉,反而會變成資本化市場,這並非台灣農民樂見,因此還是必須要讓真正農民回到農村。

林聰賢也表示,澳洲盛行打工度假,而台灣人去澳洲也多半從事農業工作,未來希望也能帶動外國青年來台打工度假,不過詳細措施仍需跟勞動部商量。

(左二)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攝影/劉怡馨)
(左二)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攝影/劉怡馨)

十年三萬青農大軍,一年增加200名新血

另外,在青農政策方面,「十年三萬青農大軍」已是新政府既定政策目標,去年底為加速培育新農民,才喊出擴大辦理「農業公費生專班」,讓公費生在校前三年學習務農專業、最後一年派至農場實習,畢業後也須留農工作四年,以此作為農業長期人力培養,盼能提升新農留農率。

「十年三萬大軍是一個政策理想。」農委會輔導處處長朱建偉表示;至於政策理想真能實現嗎?朱進一步計算,目前有嘉義大學、明道大學、屏東科技大學開辦農業專班,預計一年可增加200名新血,而宜蘭大學也預計在107學年度投入專班之列;另外,農委會還有與國教署共推「獎勵高中從農方案」,輔導處也推估,一年也可再增加200名生力軍;再配合百大青農等政策,慢慢滿足農業長期人力需求。

林聰賢:彰化以南、台東的台糖地,可協助青農擴大經營

但青農投入農業界,土地、資本兩問題始終是青農卻步的原因。針對土地問題,林聰賢表示,如果要擴大農業規模,以前都是靠小地主大佃農自己媒合,不過私有地往往回到代耕業者,因此,現在政府盤點公有、國有地,像是彰化以南、台東的台糖土地,只要青年農民有需要,農委會都會協助擴大經營面積。

青農:水產有前景但周轉金高,農委會:可申請信保基金

另外,在資本方面,林聰賢也說,若青農有意願擴大經營自創品牌,在第一階段投入資本,農委會也願意提供低利、免利息貸款給青農。不過,經營水產養殖產業的青年農民王哲謙就指出,「水產蠻有前景,但就是資本額高。」投入水產行業,負擔最大的部分不是地租、設施等資本,「而是魚苗、飼料等週轉金。」動輒上看數百萬元,但由於不屬於資本,核銷有難度,而難申請低利貸款。

對此,朱建偉回應,雖週轉金難申請低利貸款,青農卻可以考慮擬定經營計劃、申請「農業信用保證基金」作為週轉金,甚至500萬元是免息,若青農有需借貸到3,000萬元以上,農金局也會將該經營計劃提交主委核准;朱再三強調,青農提出經營計劃之必要;林聰賢也表示,3,000萬元天花板都是可突破的。

青農打品牌多有機友善,發展智慧農業

另外,青農也在自創品牌市場上做出一番好成績,彭杏珠表示這50大青農大多都是有機農業或是友善農業,其中自創品牌的更不佔少數。台中青農黃閔陵表示,自家經營有機香菇11年,一直嘗試把企業化資訊帶入農業,做企業化經營,2年前成立全國第一個菇農自營品牌,打進香港、泰國等市場,黃閔陵強調「品牌經營才是別人搶不走的」。

農委會不斷強調有機農業、友善農業,但青農提出有機農業成本高,價格浮動又與其他農產品一樣,對此,林聰賢表示未來會將有機認證成本降低,建造更友善的有機農業環境,另外,也藉由整合第三方認證標章,讓消費者更能認識有機農業,在通路端方面,林聰賢也說未來將建立良好契作關係,將與其他國家協定,未來我們的有機農產品也能外銷至國外。

在智慧農業方面,林聰賢也表示,應該結合早期農業機械和現代感測技術,整合成一套省工模式的模組。而遠見雜誌總主筆彭杏珠也提到,彰化縣酪農陳國顏以科技管理羊隻,在羊的耳朵上加裝電子耳標,可以此監測每日羊奶產量、健康指數等,甚至羊隻一有異常都會馬上感測,可說是智慧農業的典範。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