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喊里山,一邊在農村放廢棄物│平靜農村起波瀾,馬頭山被蓋掩埋場

在高雄旗山、內門、田寮三地的交界處,有一座獨立山頭,因狀似駿馬而被稱為馬頭山,是當地農民的信仰中心,人稱「白馬將軍」。

2015年6月,馬頭山東側一處28.7公頃的山谷,被廢棄物處理業者富駿公司申請開發為乙級廢棄物掩埋場。一時之間,馬頭山地區的斷層現況、惡地環境的地質是否存在地下水、水源有沒有可能被汙染,以及掩埋場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到底有多大?在在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包含生態界的學術泰斗陳玉峯、世界知名的陸蟹學者劉烘昌、名導演王小棣和柯一正等,都公開呼籲,馬頭山蘊含豐富生態,不應貿然開發。

然而世居在馬頭山的居民最擔心,當整體生態受到威脅、耕種環境被污染,過去累積的農業文化無以為繼、生活方式受到侵擾,更別談未來的農村發展,那麼農民還有機會可以在馬頭山安居樂業嗎?

76歲的薛梅(左)就住在掩埋場基地的隔壁,如果未來開發案通過,她家三合院後方,與掩埋場只有一牆之隔。 對薛梅來說,務農就是生活的意義,直到掩埋場開發案出現,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失去農業這一輩子的工作。

76歲的薛梅(左)(攝影/李慧宜)

菜有草香、農家有愛,順其自然過生活

東西向的台28線是北高雄的重要幹道,西起靠海的湖內、東抵內山的六龜和茂林,這條路不只連接高雄的山與海,也是早期漢人在台南和高雄之間移墾遷徙的主要道路。

馬頭山位於台28線上,路的北側是馬頭山主體,路的南側有一處小埤塘叫做「馬槽」,終年出泉,水源來自馬頭山底下的地下水。

88歲的洪春水,住在馬槽邊,名字裡又有個「水」字,大家都喚他「阿水伯」。雖然他年邁行動不便,不過現在依然勞動過日。阿水伯和妻子兩個人一起在平緩的山坡地上種香蕉、芒果、龍眼和番薯,屋旁還有一處六、七十坪的菜園,種滿各式當季蔬菜和自家留種的野菜。

春天乍到,阿水伯的菜園裡,龍葵長得最茂盛。小白花剛開、嫩葉正新鮮,整片園子都充滿草香。一看到鄰居黃惠敏帶人來拜訪,阿水伯熱情地拿出鐮刀割下一大把龍葵塞進環保袋,恨不得要把這片園子送人似的。

背駝得厲害的阿水伯在採收龍葵時手腳非常俐落!(攝影/李慧宜)

消失的梯田、走入歷史的薑黃,馬頭山曾是高雄的里山

陽光灑進阿水伯的家門,阿水嬸隨著光線不斷移動正在日曬中的皇帝豆和荷蘭豆種。世居馬頭山,阿水伯靠山吃山,就算年事已高,務農收入已經不如過去,但至少還勉強過得去。兩老的生活,過得倒也愜意無比。

阿水伯說自己國小畢業後開始獨立務農,他在平緩的坡地或梯田上種稻,一分地可以收五、六百斤的稻穀,到了二十歲左右,他跟著其他農民一起種薑黃,全部都外銷到日本去。想起以前的事,阿水伯笑容滿面。他說:「外面的人都以為這裡很貧窮,其實馬頭山附近的土地,土壤可是很肥的,我種的薑黃至少一塊都有三、四斤!」

民國40年到50年之間,日本商人在台灣南部收購薑黃作為染料用,旗山是全台產量最多的產地。阿水伯說當時他體力正好,對農業很有熱情,所以他不只種自己的田,也跟台糖租地種薑黃。他說:「我一共種了五、六分地,可以收到上萬斤的薑黃。」當時三斤新鮮薑黃煮熟曬乾後剩一斤,一斤3到4元,是很好的價格。

阿水伯覺得自己很幸運,曾經經歷最鼎盛的農業時期,而且這輩子到目前為止雖然遇過十幾次旱災,但都平安度過,「五穀種作和人都要喝水,還好我住在馬槽邊。」

聽到要拍照留念,阿水伯趕緊牽起老伴的手(攝影/李慧宜)

橙蜜香小番茄,從美濃紅到馬頭山

馬頭山山腳下有一座「馬雲宮」,是掩埋場基地對外進出的必經之地,自從要開發掩埋場的消息傳出來之後,農民們天天守在這裡埋鍋造飯,希望可以阻擋掩埋場的興建,一直以來的靜謐農村也開始有了波瀾。

黃素秋,今年66歲,出生在馬頭山下也嫁到馬頭山下,為了保護農村反對掩埋場,她每天都到「馬雲宮」報到。從打掃、料理,到綁布條、喊口號,她樣樣都親力親為毫不含糊。就算沒特別的事,農忙之外的時間,她也是要去馬雲宮走走跟鄉親聚在一起。

問黃素秋會不會覺得務農沒有未來?她瞪大眼睛回答,「我種香蕉、種番薯、種玉米、種破布子,還有綠竹筍、麻竹筍,不只自家吃也可以賣。最近五、六年,還種美濃那邊很熱門的橙蜜香小番茄,生活很忙碌,收入很穩定。務農讓我可以好好過日啊!怎麼會沒有未來?」

農民在馬雲宮旁埋鍋造飯準備要長期抗爭(攝影/李慧宜)
錦義叔是馬雲宮的總管,大小事情都由他張羅。為了保護香蕉園和菜園,他堅持反對掩埋場(攝影/李慧宜)

2018年一月初,正值橙蜜香採收的季節,雖然今年疫病嚴重,不過還是需要人手。黃素秋很不好意思的說:「我每天在馬雲宮幫忙,只要農忙我會順便在那邊跟大家講缺人手,到了下午或隔天,有空的人就會主動到我的番茄園來,沒有人會跟我拿工錢。我們這裡的農民就是這樣,大家你幫我我幫你,省的工錢就是賺的收入。」

但是一想到掩埋場,黃素秋臉色一沉,「可是我不知道以後掩埋場蓋下去,我的埤塘會不會出問題?我的農地會不會受到影響?」

透過互相幫忙,農民可以安然度過農忙的考驗(攝影/李慧宜)

農業是生活方式、農村是互助社會,掩埋場一蓋,農民還有機會嗎?

馬頭山周遭環境以山坡上或溝底的台灣原生刺竹林為核心,刺竹林外圍有香蕉樹、芒果樹或龍眼樹,緩坡上會種植玉米、地瓜等旱作,較低窪的地方通常是天然埤塘或人工水池,而水邊則是婦女長期管理的自家小菜園,這一切鑲嵌在山區的農業景觀,正是最典型的里山內涵。而住在這一代的農家約莫百來戶,散布在緩坡邊或凹地處,跟平原上聚集的農舍聚落很不同,部分農戶甚至在周遭一、兩公里內都沒有鄰居,過去要有重要的婚喪喜慶,大家才比較有機會可以聚在一起。

可是掩埋場開發案使得在地農民更為團結,農民們在馬雲宮開會,也在此地交換農事經驗和勞動力需求。前觀亭國小的校長、現擔任反馬頭山事業廢棄物掩埋場自救會發言人的龔文雄是農家子弟出身,他完全可以體會農民對掩埋場的擔憂。他強調,「不要說掩埋場可能造成的污染問題啦!光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就會讓這些農民受不了。」

龔文雄解釋,農業是一種生活方式,人類在自然環境的不同條件下,發展出各自獨特的耕種型態與集體社會文化。一個農民的背後是一個農家,眾多農家形成農村,人在生態系統之中尋求平衡之道,創造永續的生產與生活。

農業不是工作而已,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攝影/李慧宜)

富駿公司的乙級事業廢棄物掩埋場開發案,已經進入環評大會的階段,3月2日下午兩點,高雄市環保局將繼續召開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掩埋場目前的正反爭議,主要集中在「現地的斷層情況」、「惡地地質是否存在地下水」、「地下水有沒有可能被汙染」,以及「掩埋場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衝擊到底有多大」等四個主題上,可是對每天在馬雲宮守著的農民來說,掩埋場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不只是科學數據的實驗和分析而已。

農民們擔心,當整體生態受到威脅、耕種環境被污染,過去累積的農業文化無以為繼、未來的農村發展也會隨之停滯甚至消失,那麼農民還有機會可以在馬頭山安居樂業嗎?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