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邊境檢驗今(3)日發布檢出多項生鮮農產品不符合規定,日本草莓農藥不合格達6件,中國大閘蟹驗出戴奧辛超標,越南蚵驗出諾羅病毒,另有羅馬尼亞鮮菇含有重金屬鉛,墨西哥海膽驗出重金屬鎘等不同毒物。人體若攝取過量農藥和重金屬,恐導致不同器官受損,至於戴奧辛已被明定為致癌物質,食用將增加罹癌風險。目前食藥署已通知違規業者退運或銷毀,並防止針對違規多次的進口國農產品加強抽驗率。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重金屬與戴奧辛不易從食材中移除,消費者僅能透過減少食用動物脂肪組織與內臟減少攝取量,主要仍須政府仔細抽驗為消費者把關。至於農藥與病毒殘留,消費者則須清洗食材,並且確實加熱烹煮來降低食安疑慮。
進口水產有重金屬、戴奧辛,草莓、白米農藥殘留超標
食藥署於1月3日公佈邊境檢驗違規食品資訊,17件不合格品項中,有6件日本草莓農藥殘留不符標準,檢出農藥包含氟尼胺與賽安勃。也有印度白米驗出農藥第滅寧跟馬拉松,羅馬尼亞進口的新鮮黑喇叭菇更是含有重金屬鉛。水產品則有中國活大閘蟹戴奧辛含量超標、墨西哥海膽卵檢出重金屬鎘,以及越南鮮蚵驗出含有諾羅病毒。
針對以上檢驗不合格的農產品,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陳慶裕表示,已經依規定要求違規的進口商退運或銷毀全部產品,並未流入市面。近期違規進口商若進口相同產品,也會加強抽驗比例,例如目前違規的進口草莓廠商需逐批抽檢,直到後續5批檢驗皆合格,且合格草莓重量有超過本次不合格重量的3倍,才會下降抽檢率。另外,食藥署已於去年12月21日發函要求日方於 112年 2 月 5 日前,提出書面資料說明不合格原因及改善與預防措施。針對檢出戴奧辛之養殖場(盤山縣東方旭海水產養殖場,註冊號:2100/AC001),則是自今日起暫停受理輸入查驗申請。
重金屬、戴奧辛損害人體器官,諾羅病毒會造成食物中毒
本次食品檢驗有農產品含有重金屬鎘跟鉛,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近年海鮮經常驗出鎘含量超標,推測是環境污染導致。若人體長期食用,會讓腎臟功能受損,以及骨頭病變而容易骨折。至於鉛過量則會損害人體多種器官,出現貧血、心血管疾病等症狀,嚴重甚至出現神經病變。
至於從大閘蟹檢出的戴奧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致癌物質,容易儲存在魚、肉製品的內臟、脂肪組織裡。顏宗海解釋,戴奧辛多源自化工產業,像是燃燒塑膠不完全而造成污染,若人體長時間攝取,會增加肝功能、免疫系統受損、罹患腫瘤等危害。
顏宗海也說明,白米驗出農藥馬拉松,屬於有機磷的殺蟲劑,因為具有神經毒性,人體大量攝取會出現噁心、嘔吐,嚴重恐會導致呼吸衰竭。而從鮮蚵檢出的諾羅病毒,會導致人體急性腸胃炎,也因為感染性強,若未妥善處理會容易引起大規模食物中毒。
本次日本草莓不合格農藥為氟尼胺或賽安勃,據《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目前氟尼胺殘留容許量上限為0.01 ppm,而賽安勃不得在草莓中檢出。顏宗海回應,兩種藥劑屬於低毒性農藥,且未有明確數據顯示對人體是否會造成損害,仍須依既有規定對違規產品進行處置,確保消費者食安。
食藥署加強檢驗,消費者需確實清洗與烹煮食物
陳慶裕說明,白米、黑喇叭菇與海膽的進口商與出口國,皆是首次違規對應的農產品,主要針對單一廠商加強抽驗。而越南鮮蚵與日本草莓在近兩年皆有違規紀錄,目前整體抽檢率都加強至20%至50%,違規廠商需提高到逐批抽檢。中國大閘蟹則是100%逐批檢查動物用藥殘留量與戴奧辛含量,本次出現違規後,亦會維持相同強度進行檢驗。
農產品含有重金屬或者戴奧辛,因為不易去除,顏宗海認為,「消費端能做的有限」,只能盡量避開動物、魚類產品的肥肉、內臟組織,並且多攝取纖維以降低毒害風險。最主要仍須避免農產品在源頭受污染,以及邊境查驗須仔細抽驗。
關於農藥殘留,他建議先以流動水沖洗10分鐘以上,如果是草莓等表面較凹凸的農產品,消費者可以購買軟毛刷,沖洗時刷洗表面。至於諾羅病毒,則需要確實加熱、煮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