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不吃藥的魚:生態養殖之五相

從事生態養殖,特別辛勤。

生產者每天各個時段在各魚池邊轉來轉去,沿著池邊巡視 ,或停留,或用手捧水嘗試池水,為的就是觀察池中五相:1.水相 2.藻相 3.魚相 4.吃相 5.土相。

據以調整:1. 餌料 2.水質 3.溶氧

以因應池中各項生態族群產生之物理變化,池中五相的物理變化相當細微,觀察時心神要靜要定,不能走馬看花。有時候初學者看到眼睛打結,都不一定看出端倪。

各相變化(轉壞)速度各不相同,通常變壞速度較轉好為快。若其中有2相甚至3相一起產生變化 ,有加乘效果出現,那就會代誌大條囉!

魚群一定會有狀況產生:

1.輕者,在岸邊迴游,但魚還會有一定的警覺性,不容易被人、鳥、狗…捕獲。
2.嚴重,就會浮頭,行動遲緩,類似呆滯的樣子,容易被野鳥,野狗吃食。
3.更壞,就會看到魚身翻白,快要沒救了。

這時,沒耐心、怕損失,或習慣用藥的生產者,就會直接投藥控制各相的狀況。用藥的治療相對於生態養殖者慢慢調整,是較容易控制、較簡單,不易產生損失。

但是生態養殖者的池子,因為採共生混養,放養底層、表層,及迴游性魚種,也會區分植物性蛋白及動物性蛋白魚種,養殖密度較低及池水生態本身就有一定藻類、菌類維持平衡。

若要變壞,速度也會因池水條件較優而延緩。池相的變化,比方以人來說,就好像從人身外觀(臉、舌、皮)來論斷是否有任何毛病。若有人異常狀態,100%會從身體的某個部位發出訊息作為警示,告訴主人,身體必須休息,多喝水或該就醫調養。

中醫會依身上的訊息及人所說出的狀況來論症、下藥,將病症從根排除。西醫則藉由各種儀器來檢察,產生各項數值,再由各數據的上下標準數值來論斷問題嚴重程度。

可是能讓儀器檢出的病症,通常都已經病情嚴重,因為太輕微的病症,多半無法顯示,而胡亂開藥試療效,等個一週或一個月看有沒有效果。

西藥通常都有副作用,排除甲症,多了乙症(甚至甲症只是表症被排除,並未從源頭根除)。就像吃抗生素治感冒,其實感冒絕大多數都須5-7天的期程,就會因身體的免疫系統而痊癒。大多數不是因為抗生素而治癒的。

我們從事生態養殖很少像西醫般拿著各種各樣的檢驗儀器,驗水、驗溶氧、驗酸鹼,驗出一大堆數據,再根據數據投入各種藥物控制,或殺,或滅。然後等待一段時程,來退藥,力求無毒。

我們比較像中醫,著重觀察。

1.看水:
察看池尾是否有泡,有異常。
察看水車打水後的水流,泡沫是否過多,及大小狀態。
察看池水的顏色,判斷水的屬性。
嘗一口池水,體嘗鹽份及澀度。

2.藻相:
藻類是池水好壞,很重要的一環。
若是池水變化,藻相一般也都會跟著變化。

3.看魚:
游的快不快樂,是否會在池中玩耍、嬉戲、翻身、跳躍。
魚鱗是否鱗光閃爍。

4.索餌:
吃餌的狀況是否搶食,有無底餌未消化。

5.底泥:
魚池養殖期若較長,或養殖狀況較差。
底泥的狀況是否容易分解出異常的氣泡,溶出異常的物質。

若各相起了小狀況,就須進行調整。減料、引水、增氧,以各種不同的物理方式,視發生的根源進行調整。

調整務求池中生態平衡,各物種不論大小、是否具有經濟價值,都能均衡發展,都應該被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