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好農壯遊(4)找出本土大豆復育之路

台灣在民國五十年的時候,全台大豆(含黃豆、黑豆、毛豆)約有六萬公頃的耕地面積,但開放國外大豆進口以來,大豆的耕作面積卻不斷在縮小,如今,台灣每年進口230萬噸的黃豆,但台灣內部的種植面積卻只剩數十公頃,大豆和小麥堪稱是台灣內部需求和自給率最不成比例的兩種重要作物。

為了重新恢復台灣的大豆栽培,喜願小麥契作團於今年成立大豆特工隊,希望為本土雜糧復耕寫下新的里程碑(註1)。為了找到適合的好種子,施總兼還耗費了一番心力,好不容易得到了台南3號(黑豆)、台南選1號(黃豆)、高雄8號(黃豆)、高雄選10號(黃豆)以及花蓮1號(黃豆)等豆種,開始了艱難的復耕之路。

本次好農壯遊的旅程中,農友特特地前往高雄農改場拜訪有「毛豆王子」之稱的周國隆博士,欲求得關於種植大豆技術的專業知識,重新找回本土大豆的種植之道。

毛豆,原來是大豆的青少年時期!

周國隆博士是國內的毛豆種植專家,故有「毛豆王子」之名,國人平時愛吃的毛豆,就是大豆於R6綠莢成熟期(即全株的鮮莢80%達飽滿時)就採收下來的部份,豆莢呈綠色,帶有茸毛,故名「毛豆」。

原本周國隆也是研究一般大豆種植的學者,但評估台灣小耕地面積種植較國外大規模耕地無競爭力,遂轉而研究與推廣可外銷日本的冷凍毛豆技術,近幾年出口日本的台灣毛豆逐年提高,幾乎佔日本進口毛豆的三成七。與農改場契作的農民土地多為大農場類型,最少100甲,最多400甲,而毛豆專用的鮮莢採收機,一台要價近一千四百萬,這對一般小農而言,都是天文數字般的投資價格。

周國隆表示,很高興看到施總兼帶領的契作團在種植本土小麥上已有了很成功的斬獲,這是民間帶動官方的成果,最近政府相關部門正準備投入小麥種子的研究,針對施總兼表示很難找大豆種子,他則回應農改場這邊有非常多,歡迎取用。 IMG_1574 IMG_1558
↑(上
右)大家在高雄真地聽周國隆博簡報(上左)周國隆博士(下)農友正在看農改場裡的毛豆田
IMG_1616IMG_1231

找出最適大豆種 應對未來風雨無常

雖然農改場願意大方提供種子,不過施總兼表示,適合種毛豆的品種不見得適合拿來種大豆。他補充,政府唯一有發展研究過大豆的時候,是想在台灣發展生質能源,要研究「能源大豆」,結果計畫不了了之,但許多好的種子都在那時候被用掉了。

針對大豆種子的改良,大豆特工隊成立的幕後推手之一,墾丁畜產所的陳嘉昇博士也表示:

「現今對育種比較隨便,以前一個品系的產生要花至少五年的時間,得在全台灣各地試種過,無太大差異後,才可以發表。大豆尤其對環境很敏感,雖然台灣這麼小,但各地的氣候環境還是非常不同,然而今天許多新品系並沒有試驗到很周全,就公布發表了,也難怪並不是全台灣都適合種。」

施總兼說,今年黑豆的契作總面積為七公頃,產量很接近及格邊緣,品質還可以,南部的種植技術相當成熟,但五公頃的黃豆則不太妙,尤其秋冬這波下不停的雨,使大豆種植情況不樂觀。但農友們也發現,高雄種10號與高雄8號是較耐濕冷的豆種,雖然豆株看起來較低矮,但豆莢內的豆子仍然很飽滿紮實,而這兩個品種都不是新品種。$0$0「也許我們應該停止追求新品種,而要回頭找看,可能以前的豆種才最適應現在的氣候。」施總兼說。IMG_1218

IMG_1226
 雨打斜的大豆(品種為「高雄選10號」),雖然看起來歪歪倒倒,但剝下來的果實看起來還算結實,有機會成為灣未來大豆復育的適種品種。

極端氣候 雜糧復耕之路難上加難

除了種子,天氣與極端氣候,是大豆栽培面對的痛苦挑戰。

今年是喜願大豆特工隊的「春秋元年」(分為春作與秋作),元年就遇到秋冬不正常的大雨,使南部的農友實在是「凍北條」,由於情況慘烈,施總兼將今年大豆的種植視為「育種年」,希望留下較健康、品質較好的品種,讓明年有好的開始,而今年的損失就當作是繳學費,期待來年風調雨順,「這次是請農友們試手感,培養和豆子的感情,明年才會更好。」

「2011年的平均日氣溫比二十年前高了0.5度,雨水年與旱年從相差兩倍增加為三倍,但降雨日數卻比二十年前下降了15%。」在周國隆博士介紹毛豆生長的簡報裡,列出了近幾年台灣氣候變化的數據,而這些數據也揭示了極端氣候時代的來臨。

「種大豆要跟種小麥的思考剛好相反,小麥不要你顧,但大豆需要農人每天照顧,因為大豆對日照和溫度格外敏感,只要外在環境一有什麼改變,大豆可能就會產生變化。」陳嘉昇對農友說。

雖然面對這麼多艱難,但在台灣輪作雜糧依然是面對極端氣候下的最佳選擇。大豆本身是糧食作物,是重要的食物原料,而禾本科植物又有固氮的功能,也就是種植大豆本身等於為土地施加天然的氮肥,對於維持土地的永續使用有很大的效用。

謹慎規劃 要本土大豆走出不一樣的路

本土大豆有種植和收成的雙重難度,而種植成本也相當高,周國隆精算,大豆平均每公斤田間生產成本是17.6元,若再加上機械化採收損失率2元及乾燥費成本5元,生產成本總和為23.6元,但日前卻有新聞報導,大同醬油向農民收購黑豆的價格為一公斤才27元,這樣算下來農民根本不合,「農人種植大豆要特別小心,大豆價格起伏非常大,尤其黃豆特別容易崩盤。」施總兼提醒。

施總兼和農民一路走來,只有「謹慎」兩字可以形容,施總兼認為,不論要種植什麼,收成、價格、加工端需求,產銷秩序一定要規劃好,要不然到時候虧錢的鐵定是農民。「種多少?產銷多少?不要太複雜。」施總兼笑稱喜願契作團是享受「低調的奢華」,默默地朝目標邁進。

施總兼說,當初他留鬍子,是代表期待小麥的收成,若收成好,就會一次把鬍子剃光,象徵好收穫。這次契作大豆,他則是把頭髮全剃,成了光頭,若看到他的朋友見他一直光著頭,就表示大豆沒有收好。「別人都是吃什麼像什麼,我是種什麼像什麼。」

總兼摸著光頭笑著說。「希望下次大家遇到我的時候,頭髮有了,鬍子也刮了。」

註一:雜糧作物泛指稻米以外的糧食作物,舉凡玉米、小麥、大豆、甘藷皆為雜糧作物。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32%,然雜糧卻不到1%,而大豆在其項目甚至100%仰賴進口(2008年數據)。過去一年國際糧價平均上漲了25%,其中玉米漲了52%,小麥上漲49%,大豆漲了28%,台灣數十年來皆倚賴國外雜糧進口,糧食安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故民間呼籲政府應重視並恢復雜糧的種植,以提高國內糧食自給率,面對未來可能缺糧的處境。

延伸閱讀
好農壯遊(3) 老農+小農的麥田見學
為期三天的好農壯遊,其中一個行程是拜訪麥田見學計畫的橋德國小,他們在今年十一月底,於校園內開闢了20平方米的面積,讓師生們一起種小麥,也勤勞更新在喜願小麥生產履歷上的種植紀錄。就算行程再緊湊,壯遊團這群熱血的「老農夫」一定要見見這些優秀的「小農夫」。
好農壯遊(2) 安慰受傷小麥之旅
在台灣推廣「本土小麥雜糧復育」的施明煌先生,與契作的農友們於上週展開「好農壯遊」環島行程,拜訪各地種植小麥大豆的農友,以觀察不同田區的環境與作物生長,交流種植經驗和技術。上下游新聞市集全程參與「好農壯遊」,記錄這一趟頗具里程碑意義的「本土雜糧復育 環島之旅」與農民見學過程。
好農壯遊(1) 小麥、大豆復耕農 充電之旅
頂著寒風,由喜願行施明煌總兼領隊的「好農壯遊」團,共20多位參與小麥、大豆復耕的農友進行3天環島觀摩行程,拜訪各地農友,並與育種專家學者交流耕作、加工、產銷等知識;此行,可說是台灣民間努力提升糧食自給率的里程碑。
全台40小學大集合:麥田見學,GO!
「農友,對不起!我們來晚了」。有鑑於「食物教育是環境教育中與個人切身最密切的一環」,長期推動台灣本土小麥種植的「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與今年七月新成立的「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選在號稱全國農業首都的雲林,合作發表「麥田見學」培育計畫。目前全台已有40所國小與在家自學團體響應。
台灣小麥,好久不見!專題導覽
台灣的小麥需要練習,從產到銷,從精神鼓勵到實際支持,都需要大家來牽成。上下游 News&Market 自製專題「台灣小麥,好久不見!」訪問了這一波小麥革命的重要推手,是他們的態度與堅持,開展出了新的可能。讓我們一起來到麥田現場,為台灣小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