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土礱米、番庄茶:找回大南埔農村活力

提到苗栗南庄,一般人馬上就會聯想到以「桂花巷」聞名的南庄老街,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它境內還有個南富村,當地人俗稱大南埔。

嚴格來說,它是位於三灣鄉與南庄鄉的交界處,這是一個約莫一千五百人的農村,當地人以客家族群居多。如果沒有深入了解,這個連南庄鄉公所的觀光地圖都沒有多加著墨的小農村,很難想像曾經是個繁華的商業交通要道,這代表鄰近的村落必須得經過大南埔才能相互往來,因此過去非常多人聚集到大南埔做生意,諸如煤礦業、製茶業等不同的產業都曾興盛於大南埔,它甚至是整個南庄鄉的大穀倉。只是在連接三灣和南庄的苗124線道路開通後,這段榮景也逐漸黯淡逝去,人潮不再往返於此,說它是沒落的農村真的不為過。

因為社會變遷,農業早已不是國家主力發展的產業,為了就業機會,大南埔的年輕人口多半選擇到外地工作,大南埔的勞動力普遍老化,偏偏農事需要極大的體力,年事已高的老農民即使有心也難以負荷這些工作,種種因素讓多半晚輩不願意回鄉接手做農,最後農田只能選擇休耕。看著自己已經休耕又雜草遍布的三分田,農民張明彩淡淡地說:「沒辦法,我的腳不好,年紀又大,我已經八十歲了耶!」

不願坐視農村消亡 青年回鄉推社區營造

清華大學人類所學生邱星崴是大南埔子弟,有感於家鄉面臨的結構性困境,農村消逝的危機更不能再忽視,決定回到大南埔推行社區營造,重新學習做個真正的在地人,為此還成立大南埔農村辦公室,希望透過青年人進鄉行動,發掘大南埔的農村價值與文化特色,也找出重新發展農產業的可能性。

邱星崴認為,必須讓村子的居民了解土地仍有存在的價值,不是只有它的價格,這必須一步一步地實現,得先讓土地活化,「活化不是拿去蓋房子,而是讓土地復耕。」當然仍會有居民對於他們的行對感到疑惑不解,邱星崴都會簡單跟居民解釋說:「現在產業都外移,只有土地搬不走,土地最基本的產業就是農業,那農業就是我們大南埔的基礎,」以後就可以保留土地給後代。

目前他們已在大南埔進行訪調將近四、五年的時間,主要目的就是要透過拜訪農民,發現農民故事,這樣就可以為農產品附加價值,「知道農村有生產哪些作物以及作物背後的生產條件後,那我們如何能維持這些生產條件?」邱星崴提到,搞清楚農民的生產條件與產銷通路,就能開發農產品,也能幫助農民把缺乏的部分補起來,「其實我們的工作就是當農民與大眾的轉譯者。」

他也補充,最近訪調才發現大南埔有一戶養羊人家,養了兩百多頭,剩餘的羊奶不知該如何處理,剛好有南庄的朋友會做冰淇淋,「將兩者結合的話,也許就能賣個在地羊奶冰淇淋。」

不再只是展示品 未來土礱要繼續碾米

其實來到大南埔就能發現當地的產業文化特色,有製作土礱的最後傳人林裕祥在自家設立的「土礱間」,擺放他所收藏的土礱,在碾米機發明以前,大家都是把土礱作為磨去米殼的工具,之後就逐漸沒有人再繼續使用這個工具了;另外也有老礦工張榮福在南埔國小對面建造的「礦業博物館」,收藏以前礦坑所使用的器物,以及他所蒐集的名冊、文獻等。


右為土礱師傅林裕祥
左為大南埔農辦專職工作人員賴咏華,目前積極與林裕祥學習土礱技術


圖為林裕祥收藏的土礱,他更在大南埔設置土礱間供訪客參觀

對此,大南埔農村辦公室希望寫出土礱的故事讓更多人看見,更安排專職工作人員賴咏華與林裕祥學習土礱技術,當作技藝傳承,「土礱如果只是學會卻不拿來磨米,那就是骨董,是博物館的化石,」邱星崴認為,米才是土礱的靈魂,所以要持續磨米讓它持續運作,「重新賦予保留土礱文物的意義是我們要做的事。」

「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土礱推廣出去?」大南埔農村辦公室成員傅偉哲說:「剛好台北有彎腰市集,我們覺得米和土礱兩者是可以做連結,」就是專門販賣用土礱碾米的稻米,「當時也在想有沒有比較適合做糙米的品種?」結果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