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洄瀾鐵馬 有機農業服務學習行旅側記(下)

在光復糖廠募基金

離開鳳林早餐街後就往光復騎行,先去馬太鞍濕地一遊。大家看了阿美族有智慧又環保的巴拉告抓魚陷阱;也在綠園餐廳旁的小溪脫下鞋子,將平日受束縛的腳丫子放在清淨泌涼的水中。偷得這浮生半日閒,人生一樂。

接著就前往光復糖廠。來此除了慕名吃冰,也是肩負此行服務學習最重要的任務–幫畢士大教養院募集基金。由四個男同學撐開一幅2公尺多長的紙布幔。初始只見同學們不好意思地將橫條幾乎遮住自己臉部,開始喊:「我騎一公里,你捐一塊錢,送愛到畢士大教養院…」。女生們則3-4人一組展開募款工作。只要有捐款者務,必請其簽名;真的是一塊也不嫌少。

很高興多數遊客極熱烈地回應了我們的訴求。最後結算有近六千元的捐款,加上沿途後續及我們全體的四仟元認捐,萬餘元善款已匯寄予畢士大教養院。這是此次服務學習的實質收益;而無形的收獲,相信也深入參與同學的內心,日後能推已及人將愛心廣佈出去。

8

  • 大富(派出所)翁警官也響應我們的活動

大富派出所的「鐵馬驛站」

離開糖廠續往瑞穗前行,天上飄起小雨,但影響不大。此時又是緩上坡,雖然辛苦些,但已騎了二天,只要拿出意志力撐下去就可以。原預計要從台九公路橫切過自強外役監到193縣道。

不巧剛到路口,正看到工程人員攔起施工中無法通行的警示欄,只好繼續往前走台九。終於在大富派出所的「鐵馬驛站」遇到好心的翁警官,告訴我們直接從派出所的路口左轉直行就可接到193公路。我們在此行中唯一停留過的鐵馬驛站中休息半晌;雖然沒有實質的需求,但能享受特別給單車騎士的服務氛圍,這份用心令人感激。

聽說是前任花蓮縣警察局長因自己是單車騎乘愛好者,為給騎士一個後勤的支援,而首開先例在花蓮辦鐵馬驛站。我想好的政策,若有一些感同深受者的推動,必然更加符合民意。而我們的大富「翁」警官也響應我們的活動,捐了此行雙倍的公里數呢!

往193的這條小徑前半是下坡,可輕鬆地欣賞兩旁綠景;惜乎後半是上坡路。眾人騎的氣喘吁吁,約有三分之一能直接騎到頂點接上193縣道;其餘就只好下來緩步牽車,保留點體力,留待後用。

9

  • 張吳瑞益農友的草生栽培柚子園  生機盎然

轉做有機的柚子園

我們之後與花蓮縣政府的許志銘技士會合,前往張吳瑞益農友的柚子園參觀。農友雖已70多歲,卻還健朗親自耕作偌大一片果園。他的果園採草生栽培,只在特定季節以割草機除草、而不用殺草劑。原慣行農業的收穫,在施用有機農法後約僅有原來的五分之一產量,但價格無法是慣行產品的5倍;這就是有機農業目前的主要難題。若產量在技術克服後,可以達到慣行的二分之一,而價位能稍比慣行者多二分之一來看,就有較合理的生產條件。

感謝老農友熱情款待他種植的香丁,有一股微酸的柑橘香味,市面上並不多見。我們聽農友聊他轉作有機的心路歷程,有同學感性地落淚。農業若要有未來,我們需要讓更多孩子,有機會接觸到農業。如此我們不僅才有新生代的農夫,也才會有願意去支持友善生產的消費者。

離開農場時雨已稍大,眾人穿起雨衣小心翼翼地騎下坡。在到晚上住宿的青蓮寺前,我們先去瑞穗街上吃晚餐。原要去吃有名的張家肉圓,當日(週日)雖較平常多賣一倍的量,但也早早賣完;也就只能簡單嚐了店內的其他小吃。一個產品的口碑是須一段時間醞釀的;在與張老闆聊天過程中,就是一道人生的小吃呢!

10

  • 希望讓學生深入農業的小農座談

小農開講

晚上住宿的青蓮寺香客大樓,建有約10年歷史;可睡5人的大通舖,每間有衛浴設備。每人一晚僅收200元住宿費,實是學生或背包客的好選擇。許技士晚上安排了當地一群小農與學生們座談。真感謝他的用心安排,及農民朋友願意空出時間與這群不太能幫上忙的「小朋友」們「開講」。小農們還問「小朋友」如何解決有機農業產銷的問題?

出席的除了下午柚子園的張吳老先生,還包括外型酷似賓拉登的退休原住民陳義勇老師。他的「賓拉登」果園名稱,也就是他的造型,堪稱絕配。畢竟是當過老師的他,妙語詼諧與大家聊有機農業;中間幾位小農也分享自己的經驗,同學們也有提問。這個互動狀況是在課堂上少見的景像。誰說知識一定要在課堂上學習?問道於老農也可以學到許多人生智慧。

吉蒸牧場

當晚氣流不穩定,一夜下雨不斷。翌日一早出發時雨勢稍緩,但仍需穿雨衣騎乘。由許志銘先生帶路來到吉蒸牧場,參觀范紀明先生的酪農事業。諾大一片地,由范先生夫婦兩人打拼出今日的規模,是青年創業的楷模。可惜有同學提問:有無牧場實習機會? 范先生回應:目前因較無食宿空間及人手去帶實習生,故未開放實習。

但言談間,個人揣想另一考量是:現代年輕人多吃不得苦;牧場的工作不像其他光鮮亮麗的工作,如要清除動物排泄物、餵養飼料等較粗重工作,現代年輕人自小鮮少從事此類勞動,恐適應不來。從中看到一些傳統產業的變遷或無奈。但若有抱負者願從事此類較粗重工作,有機會去爭取從事者,我們的農業才能後繼有人。

吉蒸牧場的鮮乳是採用低溫殺菌,其低溫保存條件極為重要。因產品走較高價位,據說只在有機商店銷售,並未在一般市面上展售。確實,我們之後轉往其牧場附設餐廳用早餐特餐,純濃的一瓶香醇鮮乳加上兩顆牛奶鰻頭,眺望周遭雨後的清麗山嵐及秀姑巒溪,誠然是一個美好的早晨。眾人不捨如此時光,故稍多停留到九點多方啟程前往此行最後一個參訪點。

由吉蒸牧場出來,首先經過秀姑巒溪的泛舟中心。有不少遊客不畏猶春寒料峭的四月初,仍整裝泛舟去;。沈浸在山水交會的大自然裡,這應是人類內心原初的期待吧!

11

  • 收割甘蔗後就要榨汁了

甘蔗園與手工黑糖

高寮社區由193縣道入口,即是通往赤科山的小路。以古法製作手工黑糖的黃明傼和太太林秀桃的家,是在山腳下的傳統平房;蔗園就在住家旁,種植面積亦不大。但走在前往蔗園的小徑上,卻發現不少的小小昆蟲;園內亦看到不少的生物。顯示這片蔗園,提供了不少生物的棲息空間或避難所。

初抵即先去蔗田砍甘蔗。這種製黑糖的白甘蔗,即是我小時穿梭在蔗田間的品種。可惜因自產的成本遠高於國外進口的蔗糖,而使台灣製糖業一落千丈。台糖公司只好轉型。旁邊亦有一小池塘,主供儲水備用。源源不絕的山泉水由自接管路泪泪而來,拿來輕沖先前每個人體驗砍蔗的收穫;只須將蔗葉撥離,蔗身外表的斑駁點狀則不需刷洗;主人說這些才是黑糖富含礦物的精華。

或許以都市人或門外漢的眼光來看,水不時湧來又流失好浪費;以及只因蔗身呈烏黑似不衛生?可是深入想:這些水不是回歸土地,以滋養生物重新循環利用嗎?如同用來生產僅2%GDP的農業用水,卻被認為佔用70%的全國用水;這些水不是在正常生態系或地下水形式而如常循環嗎?

再者,這些甘蔗不是長在乾淨土壤上的作物,全株只要可食及利用又何髒之有?多年來在產銷過程中,多數人失去了那一條連結線;農業是想像中的一層網或不拉開的落地窗簾,看不過去,陽光也照射不進來,在昏睸中掌握不了我們的未來。

將輕刷完的整枝甘蔗砍成2-3節,經過甘蔗榨汁機壓榨出汁後,再以濾網砂布過濾雜質,之後就將甘蔗汁倒在大灶上,以慢火熬煮3-5小時。中間須不時攪動,以免底層燒焦。我們由於時間有限,以大火將之縮短為2小時;因此就須時時在意拌攪。

12

  • 自製黑糖好玩但可不輕鬆

藉著空檔也參觀農場主人的小果園,好多不同可食或可入藥的植物,集中在一小片住家前的林園中;除了方便利用、又兼具造景美觀而怡人,充分展現主人生活的樂觀自在。我們在此享用主人的炭烤地瓜,女主人的肉絲炒麵,以及大受歡迎料多又實在的酸菜豬肉湯;大片大片的三層肉,搭配微酸的客家酸菜,這滋味令人回味至今啊!

我們邊吃邊聽黃老先生的阿公講古故事,如何在八七水災後由嘉義坐車走路、又翻山越嶺地來到此處落腳。也聽兒子明傼大哥的有機農業甘苦談。他們家所有農產品,幾乎都是自己生產及加工。產品包括:苦茶油、油菊、手工黑糖、黑薑糖、梅子蜜餞等。

很快的,蔗汁已熬煮收汁成濃稠狀汁液;將之倒入四方形的不銹鋼平底盆中,稍微抹平靜待冷卻,再以特製雙併美工刀裁切成黑糖塊。在這過程中,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嚐這猶溫燙的新鮮黑糖;甜滋滋的味道想必甜蜜在心頭。

主人體諒我們預算有限,只以最低的收費讓我們有吃又有拿(黑糖)回家。鄉村人的人情味令人感動。我們在「糖足麵飽」後,非常不捨地告別製糖人家,要騎往此次旅途終點的玉里車站。一路上仍見綠油油的稻田,鋪在縱谷的丘陵、平原上。希望這片未受工業污染的糧倉,未來仍能持續地對抗氣候變遷,從土地供養出給在這片土地上辛勞耕作的農夫,或遠離土地但賴以維生的許多都市人。

13  

  • 在製糖人家大合照圓滿此行 要回宜蘭了

結語

農業是所有國家社會的根本,工業發展的再好,若無農業何以為糧?現今以農業僅佔GDP2-3%的藐視論調,是未能窺見台灣未來面臨的困境。要讓農民有基本的生活依靠,是政府的當前要務。莫待這批老農退休,農事或農藝無以傳承時,再來問我們的糧食那裡來?

這趟服務學習之旅,要感謝許多不管是在文中提及、或所有情意相挺的朋友;包括協力單位:日和教育基金會的企畫推廣組長林倬立小姐,隨行照料這群大孩子;以及在地花蓮朋友林在田先生提供隨行車的義助。讓我們的服務學習得到安全、又滿滿的收穫。希望讓這群年輕人了解農業的多樣性,包括:農人生產的作物多樣性、農人脾性的性格多樣性,體會到生物多樣性的精髓就在「不同就是大同」的涵義中。

想想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能發揮或展現的能力或有不同,但每個人都是生態系的一分子或社會一員。生物需要食物,如同舊版’鄉間小路’封面標示的:「人人日進三餐能說農業無關?」。希望藉此可以培育更多關心農業的種子。

我相信只要能拿出一份體貼心,來照顧我們的農業、感謝我們的農民,未來我們就比較不會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我們才能保有留給後代子孫一個較乾淨的環境,而不要他們指著我們說這是「一群不負責任、不具遠見的揮霍世代」,庶幾保有生而為一個人的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