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台灣新物種—纖紅蜻蜓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台北市立動物園研究團隊合作,發現台灣蜻蜓再添一新種、「纖紅蜻蜓」,此一發現並刊登在國際知名分類學期刊《Zootaxa》。

林試所表示,2007年,曾服務於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吳韋廷,在林試所蓮華池研究中心轄區附近沼澤,採集到一種身分待確認的紅腹蜻蜓。

經過林試所森林保護組葉文琪及台北市立動物園的陳賜隆博士、唐欣潔共同合作,確認是台灣首次發現的新物種,因為該雄蟲腹部纖細且呈現鮮紅色,故取名為「纖紅蜻蜓」。

「纖紅蜻蜓」除了是台灣的特有種,也可能是該屬成員中,唯一只分布在單一海島且範圍最狹隘的種類,目前僅出現在南投縣境內。「纖紅蜻蜓」因為棲息地鄰近農墾地或人類開發頻繁的地區,極易遭受人為的干擾與破壞,發表時即已被研究團隊建議列入「瀕危保育物種」名錄。

纖紅蜻蜓棲息環境鄰近農墾地或人類開發頻繁的地區,極易遭受人為的干擾與破壞。(圖 / 林業試驗所提供)
纖紅蜻蜓棲息環境鄰近農墾地或人類開發頻繁的地區,極易遭受人為的干擾與破壞。(圖 / 林業試驗所提供)

葉文琪說,台灣已知的蜻蜓目昆蟲約有150多種,包含體型粗壯的「蜻蜓」以及身材纖細的「豆娘」兩個家族,都是水邊常見的昆蟲,成蟲雖然有發達的雙翅,以捕食空中飛行的其他昆蟲為生,但幼年期是在水中度過,稱為「水蠆」。在湖泊與溪流等淡水棲地中扮演著指標性角色,一旦環境受到干擾,牠們的群聚組成與數量也會跟著發生變動。

台灣地處熱帶及亞熱帶,生存其間的蜻蜓目昆蟲,以喜好溫暖氣候的種類為主,但仍有少數適應溫帶冷涼氣候的類群。這些少數的溫帶物種,可能在冰河擴散的時代,為了躲避酷寒的氣候,向南遷徙到本島並殘留下來,其中又以紅腹蜻蜓屬的種類最具代表性。

葉文琪指出,台灣過去記錄的紅腹蜻蜓屬成員共8種,廣泛分布在北方鄰近地區的種類。其中本島較常見的「黃基蜻蜓」主要生存在中高海拔山區;而「焰紅蜻蜓」則偏向出現在低海拔山區;另外,過去在大台北地區,曾有許多紀錄的「赤衣蜻蜓」則已多年未曾再發現;其餘種類,不是紀錄不確定就是僅在秋季短暫出現的迷蜓。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