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米格魯八年不見天日,動社呼籲加強稽查動物藥物實驗管理

藥物、化妝品上市前經常需要動物實驗,長期關注動物議題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去年底接手八隻即將「退伍」的實驗米格魯,卻發現他們八年來不見天日,每隻都有心臟病,有些甚至會睡在自己的排泄物上;動物社會研究會今開記者會,批評農委會監督不周,一個實驗機構,平均每四年才會被查核一次;農委會允諾今年將會增加查核次數,從一年40場提升到50場以上。

實驗米格魯八年不見天日,打針自動伸出手

P1140260
動社主任陳玉敏呼籲主管機關儘快補漏洞(攝影/林慧貞)

「這隻叫大衛,雖然很安靜,但看到同伴要被打針,總是第一個挺身而出」、「這是法蘭克,腿最短的一個,很會撒嬌,把牠的飯拿走牠會哭給你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邀請立委林淑芬、蕭美琴,及動物實驗相關主管機關召開記者會,現場帶來八隻實驗米格魯,志工們一一細數牠們的特徵,這些實驗犬看似乖巧可愛,實際上卻滿身是病。

動社去年底偶然接手八隻用於「藥物動力學實驗(PK)」的米格魯,雖然實驗機構聲稱,實驗沒有生物危險、放射線、化學危害,犬隻也受到良好照顧,但12月13日研究會接出這八隻狗時,卻發現牠們畏畏縮縮、不敢出籠子。

由於長期被關在實驗室,這些米格魯行為出現異常,動社委托台大動物醫院診療時,牠們一反動物習性,不僅乖乖翻出肚皮,聽到要打針時還會自動伸出手;八隻米格魯八年來沒有見過陽光、踏過草皮,即使經過一個月和人互動,一到記者會現場,仍然縮在一團,甚至不敢自己走路,讓在場志工相當不捨。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表示,診斷結果讓他們十分驚訝,這八隻實驗米格魯全部患有心臟病,部分有脾臟腫瘤、慢性胰臟炎、寄生蟲等,其中兩隻被取名為操老面、阿肥的狗,生命只剩兩個月,和實驗機構的說法大有出入,「這樣的狗做動物實驗,數據會準確嗎?」質疑農委會把關不力,衛福部主管藥物卻不關心動物實驗品質,同樣難辭其咎。

P1140289
圖片來源:動社

台灣實驗動物機構比英國還多,四年才被查核一次

這樣的實驗犬2012年有453隻,十年來,台灣有一千一百多萬隻脊椎動物被用於科學實驗,其中犬隻有3941隻,超過一半被安樂死,倖存下來的實驗犬,還可能被轉用其他實驗。

台灣每年有上萬件動物實驗,根據《動物保護法》第16條規定,動物實驗必須向農委會提出申請,實驗機構設置3~15人的「動物照護與使用委員會或小組」,至少需有一名獸醫師或由農委會訓練合格的專業人員,由實驗機構自主把關。

農委會統計,2012年台灣共有213家動物實驗機構,但是僅有76個機構編制獸醫,24個外聘非全職,也就是說,超過一半以上機構完全沒有專業獸醫。

此外,動社批評,由於人力不足,農委會一年只稽查40個實驗機構,一家機構,平均每四年才會被稽查一次,根本無法管控動物實驗的品質,而且現行法令,並未規定實驗動物的來源,也未有實驗動物收養機制,這些生命往往難逃安樂死。

農委會畜牧處動物保護科科長林宗毅表示,農委會去年大幅修正動物實驗相關法規,今年起,實驗機構提出計劃時,照護小組必須詳述實驗動物來源、如何處置、有無照原定計劃進行;也會將稽查頻度提高到50場以上,要求地方政府配合稽查轄內實驗機構,平均每年不合格機構大約有3、4場。

不過林宗毅也坦言,稽察人力確實不足,目前稽察重點在小型實驗機構,國內實驗機構太多,規模較小的違規機率較高,農委也希望能整合,勸導業者委托大型機構作實驗,但目前並無強制的退場機制。林宗毅強調,目前採外部稽核手段,讓業者落實照護小組的功能,不合格者農委會不再允許計劃,「業者實驗計劃不過,新產品就無法上市,對他們影響很大。」

P1140301
動社提出的訴求(簡報來源/動社)

動社呼籲衛福部參與藥物動物實驗管理

雖然動物實驗的主管機關是農委會,但藥物多需動物實驗,陳玉敏說,衛福部曾向她表示,不會介入動物實驗,僅會請廠商提供相關數據,「動物實驗草草率率,接著就進行人體實驗,這樣的藥安全嗎?」呼籲衛福部不要置身事外,和農委會一起組成稽察小組。

衛福部風險管理組副組長李明鑫表示,藥廠近年已經很少用動物實驗,多半是非活體,衛福部每三年也會審查一次藥廠實驗室。

至於實驗這八隻米格魯的機構是否有過失,農委會表示還要再詳細瞭解狀況;但陳玉敏說不會公佈實驗室名稱,因為實驗室大可將狗默默安樂死,卻願意讓他們接手,動社不希望批判單一機構,政府擔起把關責任,才能改變制度。

這八隻米格魯目前開放認養,詳細資訊可上動物社會研究會網站,請上研究會網站http://www.east.org.tw/或電洽:(02)2236-9735~6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