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帶骨牛開放進口,他國牛肉急叩關

加拿大帶骨牛肉將在年後叩關,目前加拿大屬於狂牛症風險可控制區,根據台大教授吳焜裕2011年最新的風險評估報告,國人一輩子吃加拿大帶骨牛肉,感染新型庫賈氏病的風險是百億分之一,比美國牛高出20倍,不過曾赴加拿大考察的台大獸醫專業學院院長周晉澄表示,加拿大每頭牛從出身開始就建立身分證,做得比美國牛還嚴,但還是希望主管機關開放後,能落實產地標示,讓消費者自由選擇。

最快2月中可吃到加拿大帶骨牛

台灣在2007年6月開放加拿大去骨牛肉進口,經濟部再加碼,昨天協同衛福部、農委會、外交部,大動作宣布開放加拿大30個月齡以下的帶骨牛肉、生鮮或冷藏、冷凍牛骨、牛舌、牛鞭、睪丸、尾、橫膈膜、其他冷藏或冷凍食用牛雜碎,以及其他已調製或保藏的牛雜碎,換取TPP貿易利益,將比照美國「三管五卡」,預計2月中生效。

狂牛症正式名稱為牛海綿狀腦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會導致牛神經系統受損,腦組織萎縮變成海綿構造的微小空洞,染病牛隻剛開始會驚恐易怒,因此俗稱狂牛症,慢慢變得後肢無力、動作不協調,最後倒地死亡。

研究指出,造成狂牛病的病原是一種變異的普恩蛋白(prion protein, PrPC),牛隻可能是吃進受到普恩蛋白汙染的飼料如骨粉、肉骨粉,而人類感染變異普恩蛋白則稱為變異型庫賈氏症(variantCJD,又稱新型庫賈氏症),伴隨意識不清、失志、行動能力失調。

牛隻容易感染變異普恩蛋白的特定組織與器官,通稱之為特定危險物質(SRM ),高風險部位為牛腦、脊髓、迴腸與扁桃腺等。

由於普恩蛋白高溫烹煮也不會被破壞,新型庫賈氏症無藥可醫,世界各國對於開放牛肉進口非常敏感,加拿大自2003年4月到2011年2月,有18起狂牛症案例,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狂牛症風險分為三個等級:風險可忽略(Negligible BSE risk)、風險已控制(Controlled BSE Risk)以及風險未定(Controlled BSE Risk),加拿大和美國、台灣同屬第二級風險已控制區,日本則在去年2月被OIE改為風險可忽略區。

加拿大帶骨牛食用風險高出美國20倍

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姜郁美表示,根據台大環工所教授吳焜裕的風險評估報告,國人從出生到80歲都吃加拿大帶骨牛肉,罹患新型庫賈氏病的風險為千億分之1.22,台灣牛肉進口比例高達94%,加拿大牛肉在我國市占率僅0.3%,「開放加拿大去骨牛肉讓各國多元進口,沒什麼不好。」她強調,食藥署評估風險後,還四次親赴加拿大考察肉品加工廠、屠宰場,經過八次專家會議討論才放行。

但吳焜裕在2011年底的最新報告,調整了部分環境參數,讓研究更嚴謹,加拿大帶骨牛的風險上升為百億分之一,相較於他在2008年評估的美國帶骨牛風險千億分之2.72,加拿大帶骨牛風險高出20倍。吳焜裕解釋,由於加拿大染病牛有18隻,美國只有3隻,因此加拿大風險評估才會比較高。

但風險和攝食量有絕對的正相關,吳焜裕說,由於國人吃牛肉的數量落差很大,在95%信賴區間,風險最高可達千萬分之1.03,這份報告只是提供風險數據,各國如何管理、經貿利損等等,則是政府決策時要考量的方向。

學者、食藥署:加拿大牛有身分證,管理比美國嚴

周晉澄也表示,這些風險應該都是在可接受的範圍,雖然加拿大的評估風險比較高,但加拿大的管理可以比擬日本,全世界數一數二嚴格。

2003年起,加拿大政府就頒佈法令,要求每隻牛從出生就要建立身分證,包括來自哪個牧場、曾經生過什麼病、吃過什麼藥、送到哪個屠宰場,都要一一紀錄,產品上還有追蹤條碼可以搜尋;美國雖也有追蹤系統,但沒有強迫推行,因此美國牛的風險,不一定比加拿大低。

食藥署也強調,加拿大管理比美國嚴格,加拿大政府也允諾,若出現狂牛症疫情,第一時間會通報台灣,食藥署可以馬上頒佈行政措施因應。

canada2
加拿大牛隻耳標追溯系統示意圖。來源:CCIA簡報

荷蘭、日本、法國、義大利也想進口

不過有學者擔憂,開放加拿大帶骨牛恐門戶洞開,未來會有更多國家要求進口。姜郁美坦承有許多國家來叩關,目前已經開始評估荷蘭牛肉,最近會實地考察,日本及法國、義大利也都蠢蠢欲動,但會考量各國管理制度、牛隻年紀、狂牛症記錄等,做最嚴謹的評估。

根據2012年統計資料,台灣人最常吃到的是澳洲牛,佔肉牛市場46%,第二、三名分別為美牛24%、紐西蘭23%,台灣自給率僅6%,農委會表示,加拿大牛價格介於紐澳和美牛,可以帶動各國競爭,不會影響國內肉牛產業。

周晉澄則說,原則上當然是都不要開放比較好,但既然無法避免,就要好好管理,做好完整的風險評估和溝通、積極查廠,不要開放狂牛症高風險區進口;最重要的是落實產地標示,包括營養午餐、路邊小吃攤,甚至軍隊膳食,必須讓資訊透明,民眾才能選擇;此外,還要教育民眾狂牛症的風險、認識產地,民眾若真的有疑慮就減少食用,讓業者自然淘汰。

姜郁美表示,《食管法》規定,不管是包裝或散裝產品,都必須明確標示牛肉產地,火鍋店、路邊攤、營養午餐、加工肉品也不例外,民眾若有疑慮可以自己選擇。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