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設計師的綠色流浪

文: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
圖:楊天豪

楊天豪在學時主修景觀設計,他時常思考:除了單純產出設計作品外,能否有更進一步的作為?接觸了眾多環境議題及永續的概念後,天豪找到了一個方向──永續設計。天豪認為「永續設計」不只是設計師的事,也是每個人對於生活想法的分享。因此,他很樂意到各地與聽眾交流討論,希望大家也因而更了解永續設計的意涵,並開始在生活中多做一點改變和努力。

講座的一開始,天豪提到全球暖化及氣候變遷的議題,並舉生活中的實例,包含今年夏天台北39.9°C、菲律賓遇到史上最強的颱風「海燕」的侵襲、…。他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對全球暖化的觀點:「我們都可能會為了50年後可能的罹癌風險而先買保險,為何我們不從現在起,為地球暖化多做一點準備,而不是去爭論到底全球暖化存不存在?」天豪認為「永續設計」是21世紀人類與地球共存的新觀念。為了尋求永續設計的既有案例和經驗,天豪背上背包,展開探訪歐亞城市的永續設計建築之旅。

在近百日的旅程中,天豪共去了9個國家,包含日本、德國、中國大陸、蒙古、拉脫維亞、波蘭等地。沿路拜訪的永續設計讓天豪嘆為觀止,例如日本澀谷車站不用空調或暖氣就能達到自然的溫度調節;傳承千年的蒙古包巧妙利用熱對流讓室內既通風又溫暖;波蘭華沙大學圖書館以斜面的綠屋頂集採光、雨水回收、室內降溫等好處於一設計中;德國魯爾工業區的廢棄瓦斯槽經巧思改造後成了頻繁利用的藝文活動場所…。這些建築在在表現了永續設計的核心概念,包含廢棄物利用、就地取材、節省能源及廢棄物等。不可否認的,台灣在實行永續發展,包含永續設計方面仍有許多進步空間。

最後,天豪以一個「小礦工的故事」,將此趟旅行比喻成進一座偌大的礦山挖寶:他在9個國家挖出了許多可貴的小鑽石,卻發現背後藏有更大的財寶是他無法帶走的,需要大家合力繼續挖掘。如果再挖到真正的寶藏前放棄,之前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費的。而他今晚的分享希望帶給大家挖寶的動機,勉勵大家多關心、多為永續設計做一點努力。本次講座與國科會科學到民間合作,內容將上載網路,敬請大家廣為推廣宣傳。(http://case.ntu.edu.tw/SciMonthly40/sm40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