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用植物園開幕,發展本土中藥產業有望?

位於新北市平溪區的「衛福部國家藥用植物園」昨日開幕,先前因水土保持和基礎建設問題而延宕工程,遭媒體諷為「蚊子館」;如今選在植樹節前開幕,四月起將採預約登記制,供學術單位研究、參觀與保存藥用植物種原。不過,中醫藥界專家建議,藥用植物園的定位不應侷限於研究和教學,更應扮演火車頭,帶動本土中草藥產業發展。

目前僅供研究教學,還未發展將技術移轉給國內生產者

國家藥用植物園是由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提案和負責,1998年開始興建,總面積為91.78公頃,約3.5個大安森林公園大。當初計畫分三期完工,斥資一億元,但因地處水源保護區,加上第二期承包商試做時偏離原設計路線、侵入民地,打官司而延宕工程,第一期工程經費約七千萬元,剩餘的經費已繳庫,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副所長邱文慧解釋。

目前先展示第一期完工成果,會將重心放在研究當地原生植物、引進農改場已種植成功的中藥,以及培育台灣本土藥用植物。中醫藥研究所副所長邱文慧說,園內現有面積為840平方公尺的苗圃,分成八區種植114種植物種原,包含當歸、丹參、何首烏、台灣肉桂等,但若要大規模量產供藥用或分享技術,現階段還無法馬上達成。

1509828_706172936170459_1271126721921344314_n
藥草園(攝影/趙敏)

中藥多依賴國外輸入,本土中草藥產業鏈難建構

11046720_706169639504122_1294448955353304662_n
國家藥用植物園目前規劃八區,主要種植原生植物、中藥植物種原及台灣本土藥用植物。(趙敏攝)

台灣因地理位置和氣候因素,本地自產中藥不多,藥用或食用的中藥八成仰賴中國大陸輸入,但中國大陸在中藥材管制、輸入與檢驗方面時常令台灣業者頭疼,因此,發展本地中藥業變得勢在必行。

「哪天中國大陸突然斷貨,台灣可能就沒藥用了,」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說,看到藥用植物園開幕很欣慰,可惜參觀完一輪還看不太出規模與願景,「國家藥用植物園有責任帶動本土中藥產業,讓台灣的中藥有自己的根,而不是只依賴中國。」

然而,要發展本地中草藥產業並沒有那麼容易,因中藥著重「道地性」,種原、栽種地區不同,都可能影響藥效,臺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憲昌說。

另一點要考慮的是,儘管台灣各地陸續有農民栽種中藥,但本地中藥還面臨能否合法使用的挑戰。邱文慧舉例,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輔導當地農民種植當歸、丹參等中藥材,並經研究驗證具活性與有效成分,但目前還無法大規模取代中國大陸的中藥,甚至有些本地生產的草本植物還未列入《臺灣中藥典》,只能當成保健食品使用。

「從研究、利用到法規核准,都是環環相扣,」邱文慧說,未來將持續和國內農改場交流,著重本地藥用植物種原保存,也會在園區內試種中藥,讓學生可以見識到藥材的原植物樣貌,而不是只看到市售的乾品。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監事長張景堯也建議,希望透過國家的力量,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在藥用植物園投入研究後,掌握正確的種原與適合種植的場所,將技術分享給國內廠商或農民,扶植本地中藥產業。

11018609_706161112838308_1735644013940651340_n
福部國家藥用植物園昨開幕,目前僅供學術單位研究參觀,但中醫藥界有專家認為,應將願景放在研發技術並帶動本土中草藥產業發展。(趙敏攝)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