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拜耳屏科大簽訂策略聯盟 開發微生物菌農業資材

台灣拜耳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於六月簽訂策略聯盟MOU,「未來將投入開發生物資材,利用微生物菌誘導植物體產生抗病能力。」身為全台灣首間與拜耳簽訂MOU的大學,屏科大校長戴昌賢宣誓,盼能與台灣拜耳合作將植物醫學做得更好,而微生物資材絕對是一大合作重點。

拜耳:微生物製劑市場需求有上揚趨勢

「雖然化學農藥還是有其必要性,對拜耳而言,發展低毒性化學農藥是確定的方向;但拜耳確實有觀察到生物製劑市場需求有上揚趨勢,拜耳也很支持,未來將會逐步引進生物製劑。」台灣拜耳作物科學部總經理杜月惠表示,但不能以此簡單討論「生物製劑是否將取代化學農藥」,畢竟此為兩種不同的市場方向,各有各的市場需求。

「現在已經有化學藥劑誘發植物抗性,下一步就是利用微生物。」戴昌賢表示,由於大眾越來越擔心化學藥劑會對人體、環境產生負面影響,「傳統農藥不僅飄散問題嚴重,當地非標的生物、益蟲也都會因農藥消失,甚至農作物也有農藥殘留的食安疑慮。」希望能減少化學農藥使用。

「但若是微生物菌就不用擔心。」戴昌賢進一步表示,透過篩選特定微生物菌刺激植株,植株會敏感、自主產生抗性,以此降低病蟲害對作物的傷害,「而未來若能彰顯成功,甚至能更減少農藥使用量。」其實就類似人類打疫苗的概念。

本土微生物菌披衣技術,運用於熱帶果樹

台灣拜耳早在2011年與屏科大合作開發「先知稻」種子披衣技術,將專用藥劑包覆在種子外層,誘導稻苗產生抗性,抵抗稻熱病、紋枯病、捲葉蟲、二化螟蟲等病蟲害,「讓農友從插秧到孕穗期間都不必下田噴藥。」台灣拜耳作物科學部產品開發部主管林文毅表示。

既已有先知稻基礎研究理論,「接下來就是要針對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甚至果樹進行生物資材技術開發。」主要與台灣拜耳共同執行合作計劃的屏科大植物醫學系助理教授楊永裕指出,目前合作計劃將著重於「將本土微生物菌應用在本土作物上。」因此現鎖定檸檬、鳳梨、芒果等南台灣熱帶果樹為重點試驗作物。

屏科大植物醫學系助理教授楊永裕(攝影/孔德廉)
屏科大植物醫學系助理教授楊永裕(攝影/孔德廉)

動物用藥疫苗將是發展重點

除了以微生物資材誘導植物抗性之外,戴昌賢指出,動物用藥疫苗也將是一大發展重點。對此,台灣拜耳主要負責大型經濟動物的動物保健行銷經理陳冠豪表示,未來將找機會前往屏科大了解雙方動物用疫苗的開發合作可能性。

但陳冠豪也坦言,據了解,目前屏科大動物用疫苗主要著重於豬隻、雞隻疫苗,「但台灣拜耳的豬隻疫苗已經蠻完整。」除非有新疾病、新疫苗,雙方會比較有合作機會。

而針對動物用疫苗,陳冠豪表示,台灣拜耳將以「雙價、三價疫苗」作為下一步開發重點,「也就是類似二合一、三合一概念,看準疫苗施打時間,將同時間施打的疫苗就結合在一起。」台灣拜耳預計最快將在2019年推出一支母豬用雙價疫苗。

屏科大:將與台灣拜耳持續擴大合作

「台灣拜耳的研究理論做得很好,而屏科大可以把他們的研究跟屏東在地產業結合得很好。」戴昌賢表示,此言正好呼應楊永裕稍早的發言,「南台灣的檸檬、鳳梨、芒果是一大發展重點。」對此,杜月惠也表示,若雙方成功開發出微生物資材,台灣拜耳有很好的經驗、設備協助大量生產。「屏科大與台灣拜耳的合作會持續、且不斷擴大。」戴昌賢表示。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攝影/孔德廉)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攝影/孔德廉)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