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微風市集創立8年多,每週六日都有近60個攤位,已成為高雄最具指標的小農市集,前年他們和餐廳、書店、背包客棧結盟,持市集VIP會員卡就能享餐點或商品折扣,最近食安風暴頻傳,申請會員數暴增一倍。高雄市微風市集志業協會總幹事林憲輝說,希望這個模式能擴展到全高雄,一鄉鎮一友善餐廳,從食衣住行育樂打造大高雄綠色友善生活圈。
高雄首創市集、餐廳結盟

推開YaYa綠廚房貼著「微風市集」標章的玻璃大門,各式各樣無農藥的番茄、芭樂、柑橘映入眼簾,隨意用木箱裝載,就是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他們全是來自高雄在地的農產品,除了在這裡吃、這裡買,你還可以在每週六日的微風市集,親眼見到這些水果的生產者。
微風市集是南台灣最具指標性的小農市集,網羅高雄近60個友善、有機農民,2007年創立後,口碑一傳十、十傳百,目前每週六日固定在鳳山婦幼館、新客家文化園區、蓮池潭物產館、大統百貨和平店開攤,年營業額破千萬。
YaYa綠廚房是高雄第一個和微風市集結盟的餐廳,老闆張維真曾是朝九晚五的銀行業上班族,挑嘴的她,每天都為了外面油膩膩的便當掙扎,「中午沒辦法煮,晚上回家累得跟狗一樣,也無心煮飯。」前年妹妹為了氣喘的兒子,動念開友善食材餐廳,他則為了捍衛「吃的基本權利」,一起撩落去。
去年1月開幕後,微風市集的食材成為餐廳的首選,市集總幹事林憲輝輾轉聽聞後心想,何不互相結盟,讓有時不想煮飯的家庭,在外有好選擇。雙方對友善食材都有概念,一拍即合,去年7月正式宣告結盟。
餐廳的招牌菜「蒜煎鹽漬豬五花佐時蔬」,採用的就是高雄農友朱明發在田寮種的牛番茄、京水菜,牛番茄輕微烤過後,配上鹽漬了兩天的花蓮網室豬五花,口感清爽又健康。

買菜兼吃飯,發揮1+1>2的友善力量

「以前找一樣菜要問十個農友,現在到市集有幾十個選擇。」張維真笑說,自己完全是門外漢,妹妹也沒有餐飲經驗,一開始為了找友善食材,開著車繞遍高雄農場,非常沒效率,微風市集聚集許多農友,幫餐廳做了初步把關,找起食材更方便。不過她強調,自己還是會親自拜訪農友,確保品質。
YaYa綠廚房距離大統百貨和平店僅五分鐘車程,每周日微風市集擺攤時,農友可以順路送食材到餐廳,省下宅配費用,也避免無謂的包裝浪費;張維真則在店裡寫下生產者姓名、農場,消費者吃了喜歡,可以直接到市集給農民鼓勵,市集也會擺放餐廳DM,逛完市集就能到這裡吃頓健康的午餐。
張維真透露,有些熟門熟路的客人,知道餐廳週日進貨,周一自動報到買水果,也有人看了微風市集的宣傳,特地跑來吃飯,由於雙方的客群對友善農業有一定認同,透過結盟宣傳,彼此都能獲得很好的廣告效益。

食安事件後,會員數增倍360

微風市集先前就推出集點會員制,消費累積滿1萬,還能升級VIP,市集產品打九折,去年開始推動結盟計劃後,到其他結盟商家也可享餐點優惠或價錢折扣;近兩個月食安每週一爆,市集平均單週會員申請數,從5、60人暴增到百人,目前已有上萬名會員,近2千個VIP,平均一年營業額成長13%。
林憲輝說,只要是具有友善理念的業者,都是市集結盟的對象,當初和YaYa結盟後,發現成效不錯,陸續和獨立書店「三餘書店」、背包客棧「叁捌旅居」、「迪立印度健康蔬食坊」等9家業者結盟,希望從食衣住行育樂,打造大高雄綠色友善生活圈。
透過結盟,不僅可為消費者整合友善店家訊息,個別店家也能互相支援。例如結盟的廚藝教室辦活動時,會先帶著學員到市集採買,市集辦產地旅行,也會入住結盟的背包客棧,參與產地旅行的多半是外縣市或外國人,拜訪這些具有在地特色的「景點」,個個充滿好奇心,非常驚艷。
目前友善生活圈的範圍仍集中在高雄市區,林憲輝希望未來能慢慢擴佔,讓每個鄉鎮都有一間友善餐廳,市集則扮演推廣理念、食育的功能。「你知道燕巢的芭樂比其他地區多了一種酸味嗎,因為我們這裡是鹼性的火山地形;路竹的番茄特別甜,因為那裡靠海、土壤鹹⋯⋯。」他滔滔不絕訴說著高雄的特色,希望藉由綠色友善生活圈,讓更多人認識這塊美麗的土地,以及土地上認真生活的人們。
註:綠色友善店家詳見微風市集官網http://blog.breezemarket.com.tw/?page_id=5670
YaYa綠廚房相關資訊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2013yaya?fref=ts
(本文為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專案贊助人事經費,但完全不干預新聞選題與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