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溼地三代班-打造不一樣的濕地童年(上)

冬至剛過,吃完湯圓,迎面而來的是冷颼颼的寒流,對一般人來說,這是迎接跨年的倒數時刻;而對沿海地區,這是搶鰻金及烏金的時候。鰻魚苗在寒冷的水溫中從河口上溯,但近幾年因為全球氣候暖化、洋流改變及沿海環境劣化的關係,數量急遽下降,價格高的令漁民養不起;而幸好,烏魚並沒有減少,前陣子,看見新聞上烏魚子在街道上並排羅列的畫面,彷彿是漁村在過年前提早慶祝的豐收慶典。這樣的熱鬧景象,讓我想起11月份時「里山倡議」研討會場外,被「成龍溼地三代班」主任QQ湄宣傳得香氣四溢的雲林縣口湖鄉烏魚子。

12月起,沿著金湖村慢行,便可見到道路兩側露天曬烏魚子的畫面。烏魚子前端的白色綁頭,是嘉義、雲林、彰化一代在取烏魚子時的特有綁法。(綁頭:為避免烏魚卵流出,將切口綁住)

沉沒的村落

記得第一次從台61線經過口湖村,兩側碧波浩渺的溼地中,插著一支支電線桿的不協調場景,直接引起心中的大問號;後來,才在里山會場中,經由觀樹教育基金會洪粹然執行長的簡報中了解,原來,電線桿之下,原是田間小路,在民國75年的韋恩颱風過後,因為海水倒灌,將原本的農田淹沒為濕地,成了現在的樣子。這些泡在水中電線桿,經過多年仍屹立不搖,似乎是為了提醒我們,環境變遷的正在進行式。

除了地層下陷導致許多土地浸泡在海水中,口湖與其他沿海聚落一樣,面臨人口外移,居民老化的問題。以成龍村為例,從80年到100年間,成龍國小的學生數由173人減為目前的65人,留在村中的,多是老人及新移民。成龍村的新一代,國、高中後便至嘉義、台中等地就讀,從此在外地工作,成龍村變成口中的「老家」。

民國75年的韋恩颱風過後,口湖鄉原本的農地成為濕地,許多人家的祖墳被泡在鹹水中。

成龍三代班,帶動第三代

面對耕地變濕地,沃土變鹹土,成龍村附近的土地很難再從事以前的農作,也因為無法耕作(連綠肥都難以栽種),在農業法規認定上,連休耕補助都拿不到,當地的居民有苦難言,政府也愛莫能助。總算,林務局在2005年,想到了一個折衷的辦法,以生態休耕的名義,編列預算補助10年,希望將溼地就地保存,成為水鳥及其他水生物的復育場所。但是,這樣的生態休耕,即使帶來了大量的候鳥在秋冬時過境停棲,卻帶不回離鄉的遊子。

因此,在2009年,觀樹教育基金會受到林務局的委託辦理「成龍溼地社區參與學習計畫」,成立「成龍溼地三代班」,開始對社區進行一些改造計畫。三代班主任QQ湄說:「這裡的小孩,除了家裡、就是學校跟廟邊可以玩,其他地方都泡在水裡了。但是,我們要把濕地變成一個很好玩,得天獨厚的遊樂區。」濕地偵探社就是這個概念下成立的。成龍國小下課後,小朋友會去看公佈欄,看今天有什麼活動,在哪裡集合,不用老師家長的三催四請,就會迫不及待地趕過去。

現在,是冬候鳥過境的季節,小朋友就擔任鳥類調查員的角色,從望遠鏡中,觀察鳥類的行為、紀錄鳥種的數量,「目前最多的就是紅嘴鷗、裡海燕鷗跟赤頸鴨啊!別的地方還不容易看到呢!」。濕地成為野外學習的教室,更是下課後的遊樂場,跟其他學校交流時,他校的小朋友會問說,「聽說你們學校附近就有很多的鳥,是真的嗎?」成龍濕地成為了成龍國小學童驕傲的所在。

今年,更在小朋友的推波助瀾下,大人們也成立了「環境解說讀書會」,從書本上談論的理論中,發掘日常瑣事中生活與環境的關聯性,也從彼此的對話中,分享小朋友實地觀察中的喜悅與背後的價值,形成一種正面的親子教學相長的過程。在未來,這個環境讀書會還要走出去,為大家介紹成龍溼地生態、文化的種種,也為將來成龍村走向生態文化生活博物館的軟實力,奠下基礎。

三代班帶著小朋友們進行生態調查,讓他們從了解生活環境開始,體會身在成龍村,打開門就能看見稀有鳥類,是種不一樣的驕傲。
過年前來成龍溼地,可見遷徙的雁鴨科鳥類在此停棲,最常見的就是赤頸鴨、尖尾鴨。圖片是人工放置的木鴨,吸引雁鴨來此聚集。

藝術漁村

學童的開心笑容,帶動了村裡的活力,但是,人口不斷流失的事實,讓整個村落倍感冷清。在地的居民,大多從事水產養殖,因為水產不似農作,對環境(水質、水溫)的變化是即時反應、極其敏感的,因此,養魚的人幾乎是全天的投入在養殖工作中,對生活周圍環境的改變,即使有感,也無暇多想。

為了讓村民討論他們與這塊溼地的關係、了解環境對人的重要性。成龍三代班於2010開始,著手規劃「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上網徵件,以漁村、漁業、濕地生態為主題,創作大型的裝置藝術。2012年的主題,是「誰來晚餐」,從來自60個國家、180位提案者中,邀請其中6位,以水產養殖為主題,利用天然素材(竹子、牡蠣殼、麻繩、泡在水中的棺材板(?)等),創作出融合於在地環境的地景藝術,讓參觀的人,在溼地漫遊中,體驗到漁村的生活型式。

在藝術節中,村民也可參與藝術家的創作,不管是提供材料、實際動手製作或是帶著外人導覽,原本對西方臉孔懷有恐懼感的居民們,能夠藉由藝術的對話,化解語言隔閡,小朋友甚至會主動向遠方親戚炫耀,「我們村裡有很多外國人喔!」阿公阿嬤也很開心,因為整個村落由於新能量的進入,終於活絡起來。

藝術節結束後,部分藝術品仍留在溼地中,三代班並與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合作,以家屋、建築為主體,在成龍村內設置大型固定的裝置藝術,打造未來漁村生活文化的戶外展示空間。現階段,遊客量並不是三代班的主要目標,而是藉由溝通、對話,拉近村民生活與溼地的關係,讓溼地不再是居民眼中生活的掠奪者,而是有共存共榮的可能。

以紙塗上樹脂、噴上防水漆製成的水鳥紙雕,經風吹日曬可維持個把月沒問題。成龍村處處可見使用天然素材、與環境融合的藝術創作。
成龍溼地三代班以貨櫃拼裝而成的賞鳥亭,透過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觀景窗,窺見不同視野下的溼地風情
三代班與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合作, 在成龍村內設置大型裝置藝術,希望打造漁村生活文化的戶外展示空間。(圖片引自里山倡議研討會簡報檔)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