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奮鬥與仰望:給2012年的明信片

過去一年中,台灣農業伴隨著氣候的詭譎與大選緊張的局勢,屢屢被搬上新聞台面。

從6月底「夏至」至7月初的「小暑」,旺盛的陽光使南部香蕉大產,市場反應不及,供需失衡,導致價格直落,而氣溫提高的同時,日夜溫差卻未有明顯增加,不只是病蟲害頻率提高,連帶水稻抽穗捻實都受到影響;

時間繼續再推至7月中水稻收割,連續一兩週的午後陣雨攪亂了全台農民收割稻穀的行程,農民擠隊安排收割機,淋濕的稻穀不僅使公糧收購時,重量估計增加誤差,稻穀烘乾時間也必需延長,最慘的是還留在稻桿上的稻穗已經開始發芽,農民只能哭笑自已種的是最夯的發芽米;

隨即明智的農委會接獲上級交辦,開始研究公糧濕穀收購辦法,果不其然10月份二期稻作收割時又碰上連續幾天的陣雨可以派上用場,台灣農業史上第一次的公糧濕穀收購正式對台灣農民亮相,先不談公糧濕穀收購的技術問題,里程碑所呈現的是這不幸的開始,全台灣最大宗生產作物-水稻,在官方的農業施政中,已全面性的面臨全球氣候異常的挑戰。

毫無疑問農民是靠天吃飯,數百年來台灣的農民即是按著24節氣規劃農業生產工作,所以俗語說:「種田無定例,全靠著節氣」;今年農曆年來的早,去年田裡面的活還沒忙完,緊接著馬上又要開始規劃來年田裡的種種工作,農民依然會按著24節氣種植,來年24節氣依然會很準,「雨水」時會下雨,「驚蟄」時打雷,只希望24節氣中間的日子能風調雨順。

的確,21世紀台灣農業的挑戰除了面對種種的貿易、市場供需問題,氣候異常將成為台灣農業最大的壓力,農民勢必要改變過去慣行農法,包括品種選擇、肥料選擇、施用量與次數、灌溉管理等各種田間管理方式,以面對詭譎的氣候。

一如往年,我在年底時挑選兩張2011年農耕工作中所拍的照片,作為今年明信片的背景,然後為它們下了標題,分別是「仰望」與「奮鬥」,期許來年在田裡豐收時可以抬頭看看天空的寬廣,以洗滌自已以為人定勝天的無知心理,亦是低頭看看田裡生命的美好,或許小草那「奮鬥」,從各種壓力中挺過來的精神,可以激勵在低潮中的生命;

當然這份「期許」也與上下游的讀者們互相勉勵,同時鼓勵鼓勵這個台灣史上第一份網路農業新聞平台,在來年持續帶給大家豐富的新農業觀點,加速台灣新農業轉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