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吃鮪魚罐頭時,聽的到海浪聲嗎?

文/孫介珩

編按:本文作者任職於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文章轉載自作者臉書

那天在車站碰到了扈嘎,才想起半年前有請她幫我在法國的超市裡拍當地水產罐頭的照片,事隔數月,她不僅去了超市,還把罐頭買了回來台灣,於是我們就在一個星期四的夜晚,展開了罐頭的一段小研究和討論。

在法國布列塔尼南部地區,圍網捕撈沙丁魚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這裡每年產出一萬五千噸沙丁魚,一半是供給生鮮市場,一半便是供給罐頭公司。然而,九零年代開始,當地有一些環保團體認為圍網會對生態造成破壞,要求政府限制這種漁法作業。

為了回應環保人士的呼籲,當地的十八艘小型圍網船組成了「布列塔尼藍色協會」,開始自我規範出海的船隻及作業天數,並且,在使用他們漁獲的罐頭上印上捕撈的時間、捕撈的地點、捕撈的漁船名、捕撈的漁法等資訊。讓一切的捕撈訊息透明化。

同時,「布列塔尼藍色協會」不斷改良漁具,減少混獲和捕撈到幼魚的機會,也成功申請到了法國官方的食品標章「紅色標籤」 (Label Rouge),肯定其漁獲的新鮮及品質,他們更努力爭取國際認證單位「海洋管理委員會」(marine stewardship council, MSC )的肯定,希望他們百年來所使用的漁法和傳統漁場能夠符合永續的標準而延續下去。

扈嘎說,在她去的那間超市裡,有紅色標籤認證的罐頭並不會比一般罐頭貴很多(大概台幣八塊),這類罐頭受到消費者的喜愛,被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銷售。

在法國,吃沙丁魚罐頭,就跟喝紅酒一樣,會看製作的時間及原料的季節。魚罐頭買回來往往會擺個幾天後「翻面」再擺個幾天,讓罐頭裡的沙丁魚可以完全浸泡在初榨橄欖油中。也因為罐頭上清楚標示了捕撈時所有的重要資訊,於是人們在食用的時候,就和嘴裡的海鮮、和海洋有了連結(就像小當家吃蝦子都會聽到海浪聲一樣)。

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觀念都能與時俱進,是這個小研究的心得。

如果在一個自詡為海洋國家的島上,正鰹被當成鮪魚,鮪魚被當成海底雞,消費者從來沒有被告知(或是也從來不關心)吃進去的魚肉來自那裏?怎麼來的?那我想這不是海洋文化,也不是海鮮文化,這可能就是…沒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