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報導「牛奶駭人」爭議不斷,衛福部昨天邀請四位專家、實驗主持人銘傳大學教授陳良宇以及商周副總編劉佩修,召開五小時專家會議,發現陳良宇檢測出來的代謝物質譜圖,和資料庫有不小差異,連測出來是什麼東西都無法確定,且自創萃取方法,也說不清如何從代謝物回推藥物。食藥署副署長姜郁美說,這份報告參考程度不高,不打算再重複實驗,希望風波就此停止。
質譜比對有差異,連代謝物都無法確定
衛福部昨天邀請2位質譜分析化學、1位乳品加工、1位動物營養代謝專家、陳良宇以及商周副總編劉佩修召開會議,一路從傍晚6點討論到11點,食藥署今天指出,陳良宇的報告缺失不少,從樣品萃取方式、代謝物判定、推測源頭都有問題。
他雖提供四篇參考文獻,但萃取方式和文獻關聯性不高;代謝物的質譜圖,和比對的資料庫也有差異,而且未能解釋如何判定這些代謝物來自抗生素、避孕藥、鎮定劑等藥物。
據指出,陳良宇提供四篇參考文獻,但在場專家認為,文獻和他的萃取方法關聯性不高,陳良宇才解釋那是他自創的方法;此外,代謝物的質譜圖形,對照他檢附的資料庫標準圖落差不小,專家問陳良宇設定的比對條件是什麼,他卻說是研究人員設定的,他也不清楚;專家詢問,如何判斷代謝物來自抗生素、避孕藥、鎮定劑等藥物,他僅出示一個化學網站,說自己可以從化學結構推測代謝物的來源。
姜郁美表示,陳良宇是早期研究,食藥署必須考量測代謝物有沒有意義,才會繼續研究,但昨天與會的專家認為,食藥署不必再照他的方法重複檢驗,若陳良宇有興趣可以繼續研究下去。
姜郁美也透露,商周用密件寄送實驗室名稱和地址,「是一個實驗室,但沒有食品檢測認證。」
商周品牌公關部總監林秋寶則說,已經將全部資料都交給衛福部了,不會再多做回應;目前還沒有收到酪農協會的存證信函,還不會有下一步動作。陳良宇的手機則未開機。
食藥署不對外公佈陳良宇檢驗方法
台大動物科技系教授陳明汝認為,媒體為民眾把關是好事,大家都可送檢,但要用正確的方式,檢視報告是否夠成熟。
她說,牛奶事件看出民眾對於食品的不安全感非常高、對政府不信任,這次事件雖然付出的社會成本很高,但社會也因此上了一課,例如民眾更能知道檢驗方式、政府平常做了什麼把關、檢驗;政府也可以知道民眾的疑慮在哪、動物用藥管理是否有遺漏、如何對外公佈資訊、國外怎麼做。
不過姜郁美說,食藥署不會公開陳良宇的檢驗方法,當初是因為陳良宇沒有依食管法第40條,公布檢驗方法和單位,才會發文請他繳交給衛福部,「不然我們也沒辦法判斷研究內容。」
記者追問,食管法第40條是要求「公佈」,公佈對象是否指大眾?陳良宇要不要對外公佈?若有學術單位希望看檢驗報告該向誰索取?姜郁美沒有直接回答,只表示,希望之後民間發佈檢驗能在報導中載明檢驗方法、單位等,若外界想知陳良宇的檢驗方法,可以直接詢問他,「但若他不願意提供,目前也沒有相關罰則。」
牛奶案似乎已被定案了,證據不足,然真的如此嗎?還是又被農委會搓掉了?為何身為消基會的陳教授,在沒看到任何證據時,就一口咬定是檢驗有問題?衛福部找專家開了一晚的會,只在能否推斷有雌激素避孕藥,而忽略掉代謝物可能是真,然推斷錯誤之可能性。
學過農藥代謝都知,四氯苯醌也可能是五氯酚的代謝物,可能非原銘傳陳老師所推斷的避孕藥,然五氯酚因其可能致癌而被禁用,當然這也需證實。這只是個例子,然衛福部的專家們完成沒討論,真是專家嗎?應是乳品代言會議吧。而衛福部也只想在食安會議前把案子結束,跟本無意追蹤,慘啊!政府態度不積極,叫人民如何安心?
牛奶真的安全嗎?永遠沒答案,商周,您敢追嗎?
有人說,商周應把資料給政府,然後讓政府追蹤,現在,政府知道了,又如何?公然吃案啊!
消基會?上下游?也不見了,碰上農民及綠色執政縣市的大廠,統一,就轉彎了嗎?
不敢註明自己真實身份來發言,卻有臉出來嗆消基會、上下游、商周與政府不敢追,好像也沒高明到哪裡去。
不過我認同你說的啦,衛福部與商周不可以私相授受,應該把陳良宇的檢驗報告內容、檢驗方法與委託的檢驗實驗室公開攤在陽光下,讓大家公評。現在擺明了是官方與黑心媒體抬面下有交易,彼此給台階下,想要把事情搓掉。這不行的。
牛奶安不安全!?我覺得商周應該到乳牛戶去Long stay看看,然後再做一篇報導,這樣對酪農戶才算公平,不要一有問題就推給財團.給政府,但實際了解現場狀況的人又有多少,一篇初期研究報告就誣衊整個產業,妳們覺得對於每日辛苦工作的農民公平嗎?….一直去漠視本土的農業,甚至傷害本土農業,難道以後所有的東西都要從國外進口嗎??…..這一陣子也有很多的畜產專家,獸醫師提出他們的看法!?….但是網路上還是一堆酸民…一直在倡導牛奶不安全!!….好阿..如果真是如此…以後媽媽給小孩喝奶粉,是不是要去控告這位母親蓄意殺人…..食品安全不能無限上綱…..畜牧業要不使用藥物的難度很高,牛就像人一樣會生病會感冒,重點在於如何安全使用藥品,這篇報告對於畜牧的現場人員來說是很荒謬的,因為真的酪農沒有”動機”去使用那些違法的藥品,如果陳教授的實驗真的驗出這些東西,我想他應該先去研究是不是誤判,或是環境汙染所在成的,又或是由其他管道進入,等釐清真相後在報導,而不是這種不負責任式的報導!酪農的產業是很小的,在三聚氰胺爆發前,每年需要政府的扶植才能生存,在三聚氰胺事件後,這個產業才能保留下來,就我的了解越來越多的第二代也不願接手,若是大家再不好好珍惜,以後大概只能喝進口保久乳了..!!!….至於牛奶安不安全…..我告訴你…如果你判定牛奶不安全….那麼我告訴你….台灣95%以上的食物你都不能吃!!!…(粗估有機產業佔5%,雖然有機也不見得安全!!)…..如何判斷!!?….因為我本人就是畜牧業者..!!…